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资料与方法纳入标准:①2012年4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诊断为结节性甲状腺肿或甲状腺癌,接受甲状腺全切除术(对甲状腺癌患者联合中央清扫术)的患者;②手术由同一手术组完成,术者经验丰富,解剖娴熟,操作精细;③第一次行甲状腺手术;④术前血钙及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均处于正常水平。

  • 标签: 甲状腺 中央区淋巴结 甲状旁腺功能
  • 简介:PTC近年来呈高发态势,尽管多数患者生存预后良好,但疾病复发并不少见。外科手术治疗仍是其最基本的治疗方式,手术首先涉及腺体的处理及颈部中央淋巴清扫的问题。在临床实践中,手术指征、具体的手术范围仍存在诸多的争议。本文对PTC、包括微小癌的腺体切除、中央淋巴清扫的指征、范围及主要的手术并发症情况逐一阐述。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微小乳头状癌 腺体切除 中央区淋巴结清扫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央淋巴阳性与侧淋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预防性颈淋巴清扫的5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资料.女36例,男14例.结果根据患者中央淋巴阳性数目分为3组:中央淋巴转移数=1(A组,n=21),中央淋巴转移数=2(B组,n=11),中央淋巴转移数≥3(C组,n=18),各组相应侧淋巴受累的风险分别为47.5%、81.8%、88.9%(P=0.012).单因素分析提示T3~4及中央淋巴阳性数≥2枚是侧淋巴转移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中央淋巴阳性数≥2枚是独立的危险因素(OR4.67,95%CI1~22),阳性预测值为86.2%.结论T3~4或中央淋巴阳性数量≥2枚是PTC侧淋巴转移的高危因素,可考虑行预防性颈部淋巴清扫.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 侧区淋巴结 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中央淋巴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CLNM)强度概念,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颈侧淋巴转移(lymph node metastasis,LNM)危险因素及对其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2009年1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6例行PTC颈淋巴清扫术完整临床资料,根据颈侧淋巴是否转移分为LNM阳性组(75例)、LNM阴性组(31例)。探讨性别、年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肿瘤位置、侵犯被膜、多灶性、肿瘤腺体内分布、肿瘤直径、CLNM数目、CLNM率等转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CLNM强度对颈侧LNM的影响。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是否合并桥本氏甲状腺炎(P=0.087)、肿瘤位置(P=0.249)、肿瘤腺体内分布(P=0.219)、肿瘤直径(P=0.224)与颈侧LNM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侵犯被膜(P=0.030)、多灶性(P=0.031)、CLNM数目(P=0.022)、CLNM率(P=0.001)与颈侧LNM有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LNM数目和CLNM率增加与颈侧LNM呈正相关;当CLNM数目≥4或(和)CLNM率≥20%时,颈侧LNM发生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犯被膜、多灶性是颈侧LNM的危险因素;当CLNM强度:转移数目≥4枚或(和)转移率≥20%时,建议行颈侧淋巴清扫术。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中央区淋巴结转移强度 颈侧区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淋巴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淋巴转移(CLNM)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复发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2009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PTC CLNM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CLNM数目临界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预测侧颈淋巴的复发风险。结果245例患者中,侧颈淋巴复发32例,因甲状腺癌死亡4例。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径、腺外侵犯和CLNM数目>3枚均是影响患者侧颈淋巴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侧颈淋巴复发是无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侧颈淋巴复发的列线图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90。结论基于侧颈淋巴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有助于早期发现侧颈淋巴复发的高危患者,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癌,乳头状 预后 列线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仅中央淋巴转移的甲状腺癌患者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科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27例患者进行甲状腺VI淋巴转移区域清扫手术结果术后27例甲状腺癌患者只有1例患者淋巴大于1cm,其余都小于0.5cm。27例中无手术死亡。其中有2例在3年后出现Ⅱ,Ⅲ淋巴转移,就进行了二次进行颈部淋巴清扫手术,术后疗效良好。结论本文手术是对于甲状腺癌病灶小于3cm,未侵及被膜,并且在手术中冰冻切片证实仅仅存在VI淋巴转移的患者,仅仅进行VI淋巴区域清扫手术,而未行传统的清扫术式。该手术具有科学创新,值得探讨。术后仅2例出现Ⅱ,Ⅲ淋巴转移。本手术非传统颈清切口,因为手术切口小又不影响喉返神经的解剖显露及VI淋巴清扫,患者心理压力小。本手术在临床上值得提倡。

  • 标签: 甲状腺癌 VI区淋巴结转移区清扫手术 转移
  • 简介:摘要肿瘤引流淋巴(TDLN)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所到达的淋巴,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可以同时对肿瘤微环境和TDLN进行免疫调节,将TDLN作为靶点来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增殖效果更好。探索TDLN的免疫功能及临床价值,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肿瘤 引流术 淋巴结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肿瘤引流淋巴(TDLN)是肿瘤细胞通过淋巴管道所到达的淋巴,免疫检测点抑制剂可以同时对肿瘤微环境和TDLN进行免疫调节,将TDLN作为靶点来恢复抗肿瘤T细胞的增殖效果更好。探索TDLN的免疫功能及临床价值,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方向。

  • 标签: 肿瘤 引流术 淋巴结 临床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淋巴清扫术在临床颈侧淋巴阴性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PTMC)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临床颈侧淋巴阴性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行患侧甲状腺、峡部切除及对侧甲状腺腺叶次全切术+中央淋巴清扫术,术后长期随访.结果24例出现中央淋巴转移,48例未出现中央淋巴转移,随访1.5~4.5(3.4±1.1)年,4例患者出现喉返神经麻痹,均在4个月内恢复正常.4例患者术后第3年发现颈部淋巴转移,余患者均未见转移.结论临床颈侧淋巴阴性PTMC患者易出现中央淋巴转移,行中央淋巴清扫术对临床颈侧淋巴阴性PTMC有较重要的应用价值,可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颈淋巴结清扫术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临床颈侧淋巴结阴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侧颈侧淋巴转移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对侧中央淋巴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甲状(旁)腺疾病外科诊疗中心行甲状腺全切+双侧中央淋巴清扫+患侧颈侧淋巴清扫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17例患者,男性87例,女性230例,年龄(41.4±12.1)岁(范围:16~75岁),对侧中央淋巴转移的相关因素采用χ²检验单因素分析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有气管前淋巴、喉前淋巴、患侧中央淋巴及对侧中央淋巴转移者分别为116、69、269、181例,跳跃性转移者16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对侧中央淋巴转移与性别、肿瘤最大径、被膜受侵、气管前淋巴转移、喉前淋巴转移及患侧中央淋巴转移有关(P值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rs=0.162,P=0.004)、肿瘤最大径>10 mm(rs=0.184,P=0.001)、被膜受侵(rs=0.135,P=0.016)、气管前淋巴转移(rs=0.394,P<0.01)、喉前淋巴转移(rs=0.272,P<0.01)及患侧中央淋巴转移(rs=0.203,P<0.01)是对侧中央淋巴转移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患侧颈侧淋巴有转移的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如存在男性、肿瘤最大径>10 mm、被膜受侵、气管前淋巴转移、喉前淋巴转移或患侧中央淋巴转移等因素,对侧中央淋巴存在转移的可能性较高,可考虑行双侧中央淋巴清扫。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颈淋巴结清扫术 肿瘤转移 因素分析,统计学
  • 简介:摘要淋巴浆细胞淋巴瘤(LPL)是由小B淋巴细胞、浆细胞样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的肿瘤,可累及骨髓、淋巴和脾脏等部位。骨髓穿刺活检多见,淋巴为首次活检诊断极具挑战性。该文讨论肺癌术后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滤泡间大量浆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支持B细胞和浆细胞,分子检测B细胞克隆性重排和MYD88突变。LPL形态学及免疫表型与其他小B细胞淋巴瘤类似,给临床病理诊断带来困难,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需提高警惕。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临床颈淋巴阴性(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清扫的范围.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106例cN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中央淋巴清扫术的临床资料评价其疗效.结果28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患者术后20~48h内出现面、手足麻木或抽搐,经补钙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4个月出现同侧颈部V淋巴肿大,针吸细胞学检查示颈部淋巴见可疑异型细胞,再行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炎性肿大.全组患者获得6~66个月的随访,未发现颈部淋巴转移,目前均健康存活.结论中央淋巴清扫术创伤小,安全可靠,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用于cN0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是可行的.

  • 标签: 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术 分化型甲状腺癌 颈淋巴结阴性 淋巴结清扫范围
  • 作者: 郑王虎 李超 孙荣昊 税春燕 汪旭 何天琪 蔡永聪 宁玉东 姜健 覃纲 周雨秋 刘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5
  • 出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年第08期
  • 机构: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四川省肿瘤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都 61004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泸州 646200,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四川省肿瘤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都 610041,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 四川省肿瘤研究所 四川省癌症防治中心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成都 610041;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系 610041,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泸州 646200
  • 简介:摘要颈部淋巴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主要的转移方式,其中,中央是PTC颈部淋巴转移的常见转移区域,文献报道微小乳头状癌中央淋巴的转移率为24.1%~64.1%。目前国际上,在术前评估颈部淋巴为阴性(cN0)的PTC手术治疗过程中,中央淋巴是否行预防性颈清扫尚存争议。中央淋巴清扫(central lymph node dissection,CLND)可以根治区域淋巴,但是同时会显著提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关于中央淋巴的研究逐步增多,目的在于让我们对于中央淋巴转移规律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从而有助于PTC患者能够得到更加精确的个体化治疗。淋巴研究对详细认识肿瘤淋巴转移规律及为PTC患者CLND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回顾和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cN0 PTC是否行预防性CLND的现状,中央淋巴及其亚的解剖范围和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9年8~9月开展的9例经舌下前庭入路行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9例均顺利完成经舌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和中央淋巴清扫,平均手术时间171 min;术中出血量约5~20 ml;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33 d。1例出现上门牙松动和下缘牙釉质磨损。所有病例只有1周的下颌部麻木感。术后随访17个月,患者无明显不适感。笔者认为经舌下前庭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和中央淋巴清扫术具有较好的美容和中央淋巴清扫效果。

  • 标签:
  • 简介:中央淋巴转移可发生于高达80%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患者中,但对患者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对临床检查阴性的中央淋巴(cN0)行预防性清扫(pCLD),可清除潜在病灶,有助于术后的准确分期和复发危险度分层,指导后续治疗,并降低再次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但可能增加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并发症的风险。所以,对是否需常规性pCLD,各家指南或多或少有所保留,但对肿瘤较大、分期较晚、多灶癌、有包膜侵犯、或不良病理学亚型的PTC,建议积极的pCLD,同时术中应注意喉返神经的全程暴露和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的保护。大宗的临床研究数据将为争议的解决提供依据。

  • 标签: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 颈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术中行中央淋巴清扫时再分为喉前、气管前、气管食管沟、喉返神经后方等几个区域,对比不同位置肿瘤淋巴转移的规律。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2年1月到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200例,肿瘤位置分为上部、中部、下部,术中行中央淋巴清扫时将中央再分为喉前、气管前、气管食管沟、喉返神经后方等几个区域分别清扫标记,对比病理结果。结果: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位于腺体上部的容易发生喉前淋巴转移,下部的容易发生气管前及气管食管沟淋巴转移,中部的无明显转移规律。结论: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肿瘤位置不同具有不同的转移规律。

  • 标签: 甲状腺 微小乳头状癌 清扫
  • 简介:摘要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殖。好发于儿童,老年人罕见。本文探讨1例发生于老年人的多发淋巴肿大病例,形态学上肿瘤细胞簇状排列伴有噬血现象。免疫表型支持朗格汉斯细胞来源,分子检测存在BRAF V600E突变。发生于老年人的LCH伴有噬血现象病例少见,病理诊断缺乏经验,容易误诊或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淋巴分布于全身,包括体表和深部淋巴结核,为肺外结核的好发部位。有研究统计,本病居肺外结核病的首位,儿童和青少年发病较多,以颈部淋巴最多(各约68%和90%),其次为腋下(各约10%和15%)。深部淋巴包括胸腔、腹腔和盆腔。近年来,随着结核病的逐渐增多,腹内淋巴结核的发病率也有所增加并明显高于其他脏器结核,其误诊率较高,常以并发症为首发表现,应予以重视并提高诊断水平。

  • 标签: 淋巴结结核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