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档案产生而产生的。先秦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先秦学者在他们从事书籍、文献、档案的整理和编纂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编纂原则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编纂成果。先秦编纂理论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编纂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今天研究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及其编纂思想是对档案编纂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个课题。据本人所知,目前有关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著作还不多且缺乏资料性和系统性较强的研究成果。我撰写这篇论文,是希望在掌握较准确,较充实的资料基础上,对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有关

  • 标签: 先秦 档案文献 编纂工作 编纂思想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9-02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0-21
  • 简介:1988.p7.  [8][9][10][11][12][13][25][28][30][32]谈迁.国榷[M].北京,1998.p1.  [18][明]谈迁.北游录·纪文[M].北京,谈迁把这件事的原委都记录到《国榷》中

  • 标签: 思想刍议 编纂思想 谈迁编纂
  • 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广东新会人,字卓如,号任公,别号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他既是我国近代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更是一位史学巨匠。他于20世纪20年代完成的《中国历史研究法》及《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对我国近代史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本世纪我国最早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是梁启超多年研究中国史学的治学经验总结,其中也涉及了不少关于档案的论述。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梁启超对档案方面的见识也是比较早的。戊戌变法前六七年,

  • 标签: 梁启超 《中国历史研究法》 编纂思想 20世纪20年代 史学理论体系 史料
  • 简介:从2000年初,江泽民同志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来,尤其是从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发表以来,广大方志工作者也和全国人民一样,都在认真学习和努力实践。中国思想理论战线上的这种新形势已经大大促进和必将继续促进方志思想的不断更新。根据笔者对当前方志思想理论界的宏观扫描,以为现阶段中国方志思想变革的基本趋势主要体现在如下诸个转化匕。

  • 标签: 方志思想 方志编纂 方志工作者 国人 论战 努力
  • 简介: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简编》是我国第一部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系统叙述中国历史的著作。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该书注重社会经济结构分析,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推动力,运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是具有会通意识且资料翔实、语言生动的通史典范,其编纂原则对今天的通史编撰仍具有极其宝贵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 编纂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2-14
  • 简介:赵翼还指出,而特别指出在史书编纂时多载经世致用之文,他在《札记》卷二《汉书多载有用之文》中指出

  • 标签: 史书编纂 编纂思想 赵翼史书
  • 简介:傅振伦(1906-1999),字维本,直隶(今河北)新河县城召村人。1929年7月毕业于北京人学史学系。历任北京大学助教、故宫博物院占物馆科员、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讲师、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等职。他学识渊博,著作颇丰,有《中国方志学通论》、《傅振伦方志文存》、《中国史学概要》、《博物馆学概论》、《刘知几之史学》、《中国古陶瓷论丛》等著作20部,论文不包括未发表的数量达400多种,约370万言,涉及方志、史学、科技史、瓷器、考古、博物馆、图书馆等诸方面。他是当今为数不多的能在众多科研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著名学者之一。

  • 标签: 中国史学 方志学 刘知几 考古 古陶瓷 直隶
  • 简介:马端临编纂的《文献通考》贯通历代典章制度,明晰历史演变过程,找宋亡之原因,取灭国之经验。他注重史料来源,综合分析,力求全备。他首创辑录体目录,通裁别识,独立不惑。他在编纂文献过程中,谨慎存疑,不妄臆断。马端临专注学术二十余载,兢兢业业,终成《文献通考》。本文从马端临的生平出发,通过列举总结他在编纂《文献通考》时采用的原则和方法,探讨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启示。

  • 标签: 马端临 《文献通考》 档案文献编纂 辑录体
  • 简介:不断发展的西方史学思想,丰富和刷新着人们认识和表述历史的方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志为史裁,借鉴、引进中外史学思想对于拓宽方志理论思维,创新方志编纂方法,促进方志学科的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历史时间、历史意图、历史话语权、叙述的原点、叙事的本相、配景模式、荒野说等西方历史编纂思想,进行了"史为志用"的引申和联想,通过向历史领域的"引智",为方志理论增添了源头活水。

  • 标签: 史学 西方 借鉴 地方志
  • 简介:黄宗羲是明末清初伟大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在史学上,他开清代浙东史学之先河,影响后世甚巨。兹将其历史编纂思想和史料学观点分论如下:一、历史编纂思想在黄宗羲的学术思想中,尊经重史是极为重要的内容。他继承自南宋以来浙东史学派'言性命者必究于史'的传统,~①针对元明以来学者空谈性理、耻言事功、不重视史学的状况,

  • 标签: 历史编纂 史料学 学思想
  • 简介:陈恭禄(1900-1966),曾在金陵大学、武汉大学、西北大学及南京大学任教,在中国近代史及近代史史料的研究领域成绩斐然,特别是其在民国时出版的《中国近代史》颇受学界赞誉,直至今天仍被推崇。但他除了写有大量近代史的论著外,还曾写过《日本全史》、《印度通史大纲》,并著有《中国史》第一、二册及《中国通史》④,在写法及史观上也极具特色,体现了陈氏通史思想的特点。本文即从他的中国通史著作出发,考察其通史理论内涵及其著作中的传统与西方史学的成分,关注其表达通史观念的方法。

  • 标签: 《中国通史》 编纂思想 《中国近代史》 《中国史》 金陵大学 武汉大学
  • 简介:【摘要】在史学著作内容编排上,萧一山遵循“政治、经济、文化均衡铨叙”、“详近略远”的编纂原则,并充分关注社会下层群众的历史。在体裁上,萧一山以“新史学”标准判定传统体裁的优劣,其《清代通史》在章节体的框架下,借鉴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的写法,相较传统表现出较大突破。在语言表述的审美上,萧一山清新流畅的文笔颜受学者推崇,这对改进当前史学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 标签: 历史编纂 学思想 思想实践
  • 简介:<正>浅论年鉴与地方志的异同和相互借鉴高邦云在《楚州今古》2009年第4期上发表文章,就志、鉴的异同和相互借鉴的现象进行简要的论述,分析志、鉴二者之间的关系,力求对下一步新方志续修工作和年鉴编辑工作起到一

  • 标签: 年鉴编纂 用志 续修 志书质量 编辑工作 修志
  • 简介:河南省地方史志编委会主任邵文杰1988年10月在检查驻马店地区修志工作时讲话指出:在新志中最重要的是写好共产党志。因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党领导的革命斗争,就没有新中国。建国后,党领导一切。现在虽然党政分开,但总的讲仍然是共产党领导的。在政治编中,不能因为突出别的内容,就把别的内容摆在共产党前头。现在编纂的有些县志和志稿,对共产党写得不很成功,多是开始写县委会,接着写党的代表

  • 标签: 方志编纂 修志工作 地方史志 志稿 专志 分志
  • 简介:<正>坚持"四要"办好年鉴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在《河南史志》2010年第2期上发表文章,回顾《郑州年鉴》的编辑出版历程,提出要办好一部地方综合年鉴,必须做到"四要":一要深刻认识年鉴的独特作用。二要合理配备年鉴的编采队伍。

  • 标签: 年鉴编纂 史志办公室 地方志书 地情资料 以事系人 中国地方志
  • 简介:续志编纂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秉笔直书,存真求实,从而保证所修志书是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统一的一代信史。

  • 标签: 邓小平理论 续志 指导思想 实事求是
  • 简介:笔者曾参与首轮《宝应县志》编修,时隔十余年,“重操旧业”。被聘为二轮修志责任编辑,负责民政等六篇的分纂。不久前,收到县民政局编志小组报来的十余万字的资料长篇,经过半年的阅读、研析、加工、订正,初已成型。编志之余,引发了较多思索。试对前志《民政篇》和续志《民政篇》(初稿)在编排、内容、语汇上进行对照分析。

  • 标签: 方志编纂 礼记 民政局 责任编辑 二轮修志 县志
  • 简介:《宋文鉴》的编纂凝聚了吕祖谦的文学思想与学术关怀。吕祖谦秉持融会理文的文道观,以编纂《宋文鉴》为契机,致力于弥合自北宋以来文道分裂与对立的局面,对于南宋中期文坛中兴局面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推进之功和启示意义。《宋文鉴》是吕祖谦开创的历史谱系学中关键的一环,它将当代纳入其中,通过诗文把北宋一代的历史关节、治体统纪建构在古今连贯、前后延续的历史序列之中,并"约一代治体归之于道"。可以说,《宋文鉴》是全面认识吕祖谦文学与学术思想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面相,无论在宋代文学思想发展史还是学术史上,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不可忽视的地位。

  • 标签: 吕祖谦 《宋文鉴》 文道观 历史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