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环境对血液病的影响越来越大,随着我国工业化速度越来越快的规模的不断扩大,血液病越来越威胁着我们的健康。血液病非常复杂,护理起来需要专业知识,本文就血液病护理的一些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 标签: 血液科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血液病是原发于造血系统或影响造血系统伴发血液异常改变的疾病,临床表现以出血、贫血、发热为主要特征,患者容易出现头晕乏力、身体虚弱,甚至一过性晕厥,跌倒风险高于其他住院患者。有调查指出[5],年龄、体力、改变体位、疾病环境因素、照顾不当等均为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的高危因素,中班和夜班为跌倒意外的高发时段。

  • 标签: 血液病 护理 高危 防范
  • 简介:[摘要] 概述血液住院患者跌倒的特点及影响,浅析导致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对患者进行有效的预防护理,不断提升护理工作质量,降低跌倒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安全,为跌倒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血液病 跌倒 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液对于现代临床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血液内收治的大部分患者都是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这是患者治疗的重要场所,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更加容易遭到破坏,并且更加容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袭击。医院的感染管理本身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而护理工作的整体质量会对医院感染的管理水平产生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控制并减少血液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了解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开展综合化的管理,只有这样才能够使管理质量得到提升,保障未来的血液治疗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 标签: 血液科 医院感染 护理管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血液护理实施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并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医院血液收治的78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39例,分别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安全管理护理,经过一段时间后,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模式下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是实验组的穿刺针以及连接管口的脱落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97.44%,对照组患者的总满意率为43.59%,两组之间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护理实施安全管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血液科 安全管理 临床分析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血液包括什么病?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的诊疗范围包括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血性疾病及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红细胞疾病主要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贫血,包括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 标签: 血液科 造血系统疾病 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缺铁性贫血 巨幼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 作者: 王立梅王立英张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卫生事业管理
  • 创建时间:2016-05-15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第5期
  • 机构:【摘要】目的:探讨在肿瘤血液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与体会,旨在提高肿瘤病人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自2015年全年本科树立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调整护理工作模式,在肿瘤血液科实施优质护理配套服务应用。结果: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提高,医患、护患纠纷明显减少;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技能得到提高。开展优质护理应用前后护理质量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根据应用结果和个人体会可以得出,开展优质护理应用并且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血液常见真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及其干预对策。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1年9月住院的85真菌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病历。总结病人院内深部真菌感染的原因、临床特点及护理措施。结果85位患者感染部位最常见为肺部,有55人,占64.7%。结论真菌感染是血液病常见的并发症。加强病房消毒,实行隔离管理,对高危人群进行监测和采取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加强卫生常识的教育,发病早期使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是预防血液真菌感染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深部真菌感染 危险因素 护理干预 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对血液的护理安全管理情况进行了临床分析。方法:随机抽取了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60例血液患者,将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均有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而实验组则应用安全管理护理的方法,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可以发现,实验组患者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要明显比对照组低,实验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是93.33%,而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满意率是73.33%,数据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在血液应用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获得患者的满意度,可以在临床上大范围的进行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血液科 护理安全管理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9年~2022年上半年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的医院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进行治疗的患者感染情况以及感染部位分布情况。结果:2019年1月~2021年12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医院感染感染例次率及千日感染例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22年1月~6月感染感染例次率及千日感染例次率均高于2019年~2021年度。2019年1月~2022年6月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医院感染部位主要集中于血液、下呼吸道、上呼吸道等部位(P

  • 标签: 血液科 医院感染 感染部位 医院感染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对血液护理安全的影响。方法:便利选取云南省某三级综合医院在血液就诊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予以风险管理,对比护理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较对照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增高,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在血液的日常护理工作中,运用风险管理,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获得较高的患者满意度,为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科 护理安全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液疾病患者应用集束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2.1-2022.12接收到的合适的患者90例,根据护理不同分组,对照组进行普通护理,观察组构建护理敏感质量指标模式护理,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为(94.68±2.37)分,比对照组高,引发护理风险事件的比例为0.00%比对照组的11.11%低(P

  • 标签: 血液科 护理 敏感质量指标 构建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血液内科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采用营养风险评估表调查血液内科200例新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结果本组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22%,其中血液系统恶性病营养风险发生率最高为31.7%,65岁以上血液系统疾病营养风险发生率为19.5%。结论血液内科新住院患者营养风险比例较高,需要加强临床营养评估及营养风险患者的营养支持。

  • 标签: 血液科 营养风险 营养现状
  • 简介:摘要用药安全问题一直以来被国际上高度重视,它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息息相关。血液患者由于自身的特殊性,须格外重视安全用药问题。为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应注意保管好药品,分类放置,某些特殊性药品严格按照存放条件保存;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考核用药安全知识,培养护士养成在给患者用药之前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的习惯;严格遵照医嘱、药品使用说明书上的药品用量、用法、使用时间等;针对常用药品服用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建立一系列的应急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血液科 用药安全 注意事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护理手段预防动静脉内瘘围手术期急性闭塞事件的发生。方法对实施动静脉内瘘手术的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观察,术前评估凝血状态。治疗组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对照组安慰剂对照,术后观察伤口渗血情况,加强功能锻炼,密切观察瘘口震颤和杂音,及时向医生反馈信息。结果治疗组通过加强护理观察,未发生急性闭塞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虽然手术方法直接关系到内瘘手术的成败,但密切、合理、得当的护理可以避免不必要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急性闭塞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液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筛选2015年血液收治的患者131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自6月份开始,科室开展风险管理,6月份之前收治的患者为常规组,6月份开始后收治的患者风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满意率比较采用阶梯法,为满意、一般、不满意。结果风险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4.37%,较比常规组患者的83.33%的满意度,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风险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23%,较比常规组的15%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血液科 护理风险管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