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与福建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唯物史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7年5月19日-21日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国防大学、井冈山干部学院、北京市委党校、福建师范大学等3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中国社会科学报》、《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福建日报》等报刊的编辑、记者近50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 标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学术研讨会 唯物史观 中国社会科学院 福建师范大学 邓小平理论研究
  • 简介:'中国近现代基本问题研究'学科设置和建设已历8年。进一步加强该学科建设,需要继续从多方面作出不懈的努力,而认真研读中国共产党的文献,是带有强根固基性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充分重视研读综合反映党的各个时期历史的系列文件选集或文献选编;充分重视研读其他多种形式的党的文献及相关权威研究成果;充分重视以科学的态度研读党的文献。

  • 标签: 中国共产党的文献 中国近现代史 基本问题 学科建设
  • 简介:冯契教授的新著《中国近代哲学的革命进程》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42万字,观点新颖、资料翔实,逻辑严密,具有高度学术性和可读性。该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全面地论述了从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

  • 标签: 中国近代哲学 冯契 革命进程 中国哲学史 上海人民出版社 哲学革命
  • 简介:鸦片战争代表着“中国”历史的中断,鸦片战争后“天下”为“世界”所取代,“中国”融入了“世界”。从这一语境中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和世界的意义,我们提出和回答四个关键问题:中国近代是谁的“近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性质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是“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是哪种意义上的“科学”。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化”构成了中国融入“世界”的同一过程的两个侧面。

  • 标签: 中国近代史 新民主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列宁主义中国化 “巴黎手稿”
  • 简介: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各国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夺取革命和建设之伟大事业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确保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持续成功的关键和重要保证。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贡献尤为突出,可谓居功至伟。但他的种种独创性的思想理论观点和实践,比如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农民充当中国革命的主力军等等与马克思主义传统观点相异而往往被视作“异端”,不断遭受质疑。但面对时代性的困局,究竟是局限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个别结论和个别观点上而教条式的加以遵循,还是敢于结合具体国情,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加以创造性的使用和发展,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 标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异端” 毛泽东 史华慈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简介:《共产党宣言》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古典著作,与世界各国一样,也一直给日本带来很大影响.本文对二战前日本《共产党宣言》的各种日译进行分类,整理出三条主流:初期社会主义者的翻译、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翻译以及国家机构的翻译,并做以概论.尤其对第一条主流——堺利彦(枯川)和幸德傅次郎(秋水)执笔的相关翻译与当时社会主义运动的相互结合情况做以详细论述,力图判明日本马克思主义普及史上的一个重要侧面.

  • 标签: 《共产党宣言》 堺利彦 幸德傅次郎 河上肇 栉田民藏
  • 简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的基础上,作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的重大论断。回顾改革开放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领导是成功开启改革开放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是我们党的基本经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最根本的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 简介:1946年8月14日,联共(布)中央作出《关于〈星〉和〈列宁格勒〉两杂志》的决议,日丹诺夫就此作了报告,对杂志发表左琴科的小说和阿赫玛托娃的诗歌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这个决议和日丹诺夫的报告曾对我国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长期以来,人们虽然知道这个决议和报告体现了斯大林本人对文艺问题的看法。但并不清楚他对这个问题有哪些具体指示。这里发表的斯大林1946年8月9日在联共(布)中央组织局会议上的讲话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值得关注。

  • 标签: 联共(布) 中央组织 斯大林 杂志 会议 同志
  • 简介:郭湛,男,1945年生于黑龙江海伦。初中和高中先后就读于哈尔滨五中、哈尔滨一中和伊春一中,1964年考入吉林大学哲学系读本科。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读研究生,1981年毕业留系任教,先后获得哲学硕士、博士学位,任副教授、教授,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荣誉一级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教学与研究工作,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学报》主编、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哲学学部委员、学部秘书处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文化观。主要著作有《人活动的效率》《主体性哲学——人的存在及其意义》《面向实践的反思》《社会的文化程序》等,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

  • 标签: 中华文明 世界 哲学 核心理念
  • 简介: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主体内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组成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最终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

  • 标签: 新民主主义革命 伟大实践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简介: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进一步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共识与力量,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个自信",由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主办、中共南京市委党校承办的"毛泽东思想与中华民族解放和复兴"学术研讨会暨全国毛泽东哲学思想研究会第22次年会于2015年7月26日至27日在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召开。来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共中央党校、上

  • 标签: 中共南京市委 中共中央党校 中国梦 社会主义价值观 教育部社科司 毛泽东研究
  • 简介:为纪念建党八十周年,推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深入学习和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由全国毛泽东教育思想研究会、陕西省毛泽东思想研究会、陕西师范大学、陕西省社科院、湘潭师范学院、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1年6月19日至21日在陕西师大召开。

  • 标签: 建党 中国共产党 党史研究室 省委 中共 重要思想
  • 简介:[访谈嘉宾简介]陈来,男,1952年生,哲学博士,当代著名哲学史家,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院长。2012年受聘中央文史馆馆员,荣获2015年度孔子文化奖。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华朱子学会会长、冯友兰研究会会长,以及武汉大学、浙江

  • 标签: 中华优秀 价值观传承 优秀传统
  • 简介:作为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两个主流意识形态,三民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有着客观上相似的传入渠道和相同的衍生背景,并且共同促成了"中国"意识的高扬。但在"中国"国情的解读视角上,却存在着儒学本位与现实本位的实质差异,并进而在"知"与"行"、政党与民族、化大众与大众化、旧秩序与新中国等一系列运作层面的关系上,出现了明显的路径分歧。三民主义儒学化暴露出明显的伦理色彩、狭隘视野、精英观念、偏安倾向,最终难脱失败的结局;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立足革命实践,着眼民族大业,深植民众根基,在不断推进中国变革中找到了现实的发展路径。新时期,只有超越儒学化的纠葛,坚守现实实践的客观本位,才能不断促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的新飞跃。

  • 标签: 三民主义儒学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现路径
  • 简介:第四个伟大发现:无产阶级专政马克思说,“‘科学社会主义’,也只是为了与空想社会主义相对立才使用,因为空想社会主义力图用新的幻想欺蒙人民,而不是仅仅运用自己的知识去探讨人民自己进行的社会运动。”①话虽不多,却对我们准确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非常重要。政治理论研究者不能像空想社会主义者那样,

  • 标签: 空想社会主义者 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史考 无产阶级专政
  • 简介:关于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的理论基础,各种教科书都归之于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殊不知,这一提法的首倡者恩格斯只是在举例子的语境中才这样说的。因为,马克思自我认定的一大发现——“无产阶级专政”,就没有在恩格斯的“两个伟大发现”说中占有位置。所以,恩格斯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对马克思盖棺论定的评价是,有“永垂科学史册的许多重要发现”。相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而言,马克思至少有七个伟大发现:(一)人类社会历史规律的研究路径;(二)劳动;(三)人类社会历史的工艺学基础;(四)无产阶级专政;(五)劳动人道主义;(六)剩余价值;(七)唯物史观。这七个伟大发现的实现,有着历时性先后顺序,在内容上也存在着逻辑层次关系。而在七个伟大发现中,处于核心、基础和本质地位的,是马克思对“劳动”的发现。

  • 标签: 伟大发现 研究路径 劳动 工艺学基础 无产阶级专政 劳动人道主义
  • 简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应深入学〉-j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论述,努力发展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标签: 习近平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人民民主
  • 简介:中西方在文化、现代性方面有着诸多共同点,但中西方的政治哲学存在着明显不同,西方自由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政治逻辑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分歧。加强有关中西方权利思想的语境问题的理论思考,有助于对中西方政治生活与政治方式的精确理解,从而促进思想交流,缩小分歧。

  • 标签: 认识论大革命 西方自由主义 中国文化 政治逻辑 语境问题
  • 简介:文章首先阐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生前《资本论》的传播和影响吏,指出随着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资本论》传播到全世界,成为世界文献;马克思主义的影响史实际上是《资本论》1867年发表之后寸真正开始的;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体系,《资本论》对马克思主义作了科学论证。文章接着论述了资产阶级对《资本论》的四种主要攻击形式:(1)攻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本身;(2)把马克思的哲学和黑格尔的哲学等量齐观;(3)把现象作为本质来阐述;(4)思格斯被说成简化者,贬低他对《资本论》所作的贡献。文章对这些攻击形式作了批驳,最后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的任务是创造性地利用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学说。

  • 标签: MEGA《资本论》 编辑史 影响史 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