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给够,理讲透,异常生也走寻常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1

情给够,理讲透,异常生也走寻常路

陈小敏

广东省深圳市育才中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可能每个班里都会有少数同学存在异常情况,需要班主任重点关注,他们虽然人数不多,但是却需要班主任投入相当多的精力和时间,因为爱出“幺蛾子”的多是这几个人。细细分析一下我们班的这类学生,他们的异常状况多数与学业压力有关,我姑且把它称之为学业压力型异常。命名这个概念时,我心里也在犹豫,高中生,直面高考,有学业压力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正常的事情你不能用正常的心态来应对,这就异常了。在分班后我明显感觉到班上有这样几个学生,他们的共性是之前在平行班里成绩优异,分班后由于成绩排位有了变化,之前的优势没有了,段考屡试屡败,丧失了获能感,很焦虑,想放弃。这样的学生,在我们的工作中没法回避,必须直面。针对这部分同学,我觉得用起来比较有效的方法是:一、带着同理心去关注他们(共情);二、夸大亮点(努力把他们身上的萤烛微光夸成星辰大海,放大他们的哪怕是一微米的进步);三、多给他们积极的暗示。

举一个例子,小童就是这样一个学生,分班后刚开始一段时间表现还算积极,但是在接连两次段考中她都成绩排位靠后,接着就开始表现出消极的态度,不爱说话了,喜欢看没什么营养价值的网络小说,自习课时常一个人到后楼某间空教室上,每次找她谈话,疗效只有几天。上学期临近期末考试的一天,晚上11点还没回宿舍,也没回家,失踪了,宿管给我打电话时我已经睡着了,迷糊中听到消息,我瞬时清醒!这太可怕了!我当时非常真切地体会到了“一颗心就快要跳出胸膛”的感觉。(你们想,一个学困生,临近期末考试,半夜玩失踪,这情况哪个班主任第一次遇上能心不慌?)好在学校有非常成熟的应对措施,迅速成立了包括校长、主任和年级组长在内的紧急寻人小组,很快找到了人,她在哪?原来她第二段晚自习开始后跑去后楼教室,结果一个人在那里睡着了。所以就是她睡了一小觉,学校从校长到保安10多个人大半夜的折腾了两个小时。在庆幸找到人之后,我心里十分恼火,我想是之前对小童太温和了,明天一定要严厉地批评她。(讲到这里我插一句,咱们班主任在平时尽心尽力做好本职工作,如果万一出现什么突发情况,也不要过于惶恐,因为有学校各级领导在做我们的坚强后盾。)那天晚上大惊吓之后我就失眠了,然后开始反思,为什么之前跟小童说了那么多次上晚自习的规定,可就是没效果呢。是我没讲清楚吗?如果不是,那问题出在哪里?这时我想起在参加心理培训课时学到的一句话——“同理心,打开学生心门的钥匙。”当老师无法理解学生的某些行为时,在沟通中试着和学生共情,用同理心来走近她,让学生自己说出心声,告诉你原因。于是我就转变了想法,设想如果我是小童,为什么对班主任三令五声的自习课规定置若罔闻?原因不该是我没有严厉得批评她,而应该是我没有打开她的心门,走进她心里,让她真的听进去,我没有促成她形成改变现状的意识。这样想着,我心态也平和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让她有所改变得从长计议。第二天我找小童进行了一次深度谈话,运用同理心的策略,对于她前一晚的行为我没有指责和严厉批评,虽然我看出来她已经做好了迎接批评的准备。在表达了前一晚师长们对她的担忧之后,没有揪住这件事情不放,而是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小童自己反思了分班后的表现、心态的变化、目前的现状。以往我两之间的谈话都是我说,她在那垂着眼听,偶尔有敷衍式回应,这次她说得多,而我只是传达出这样的信息:我很担心你;只要你愿意说我就乐意听;如果你想对现状做出改变,我非常愿意提供帮助,竭尽所能。当时从她的表情上我能感觉到她有触动,这种感觉是以前谈话时不曾有过的。之后,对小童的表现我格外留意,会寻找、创造机会夸夸她。上网课时,每次批她的作业我都写一两句鼓励的话,跟家长也有较多的沟通,表达对她的信心,段考在年级进步了100多名,我更是在班级公开表扬。现在她对班务也更热心了,前段时间在家长群里收班费,我又赶紧抓住时机鼓励她。(截图)此外,我还时常给予她积极的暗示,比如经常在课间说一些“今天你上课状态真好”、“最近表现很不错”、“作业完成有进步”之类的话。

我能感受到小童的变化,虽然成绩还是不理想,虽然作业完成度还是赶不上很多同学,但是和之前比,她的笑容变多了,我知道她已经在努力改变。在促成她的这种改变的过程中,我在深度谈话时运用同理心策略、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发现亮点并给予鼓励和积极的暗示的做法应该是发挥了作用的。这个阶段的孩子们还体会不到杨绛先生笔下那种“人生最曼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的境界,他们渴望被更多的看见,希望有满满的存在感。而同理心策略、积极的暗示和夸大亮点正是可以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