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高校思政教育研究

许文婷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任务,也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高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的问题,并对高校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路径进行了探究,以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参考。

关键词:立德树人高校思政教育;思政教学方法

1 前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立足于“立德树人”的理念,高校培养人才的方向和目标要服务于国家,现实需求要立足于未来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效地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的整个教育过程中,“立德树人”不仅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行动指南,因此,有必要分析立德树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困境,对充分发挥主体功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思政教育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存在的问题

2.1纷繁错杂的社会现象,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难度

当前瞬息万变的国际局势和花样翻新的社会现象,让思想发育尚未完全的大学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思想困境。而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若想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就必须能够对眼前的现象和变化做出科学、理性且容易接受的分析,对当代大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疑惑和顾虑给予合理的解答。只有这样,才能让思想政治课教育顺利开展。否则,在不能让大学生心悦诚服的理论环境下,进行的一切思想教育只能是与现实脱节的机械说教,无法达到提升思想素质、构建理论支撑的目的。因此,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育,面临着无法与飞速发展的世界实现即时匹配的困境。

2.2立德树人的教育模式有待完善

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由于内容和题材的限制,无法开展相对灵活的教学实践,依然局限在思政课教师的单向输出,学生参与度不高、积极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花样翻新,短视频、直播、多媒体、微课、慕课等手段,也逐渐在高校课堂上出现。教学实践证明,这些新颖的教学模式和手段,因其灵活、生动和趣味性,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然而,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和手段的革新,还处在过渡阶段,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驾驭能力、技术手段与思想政治课的高效融合,还存在较多需要提高的方面。其适用性、兼容性和普适性,还需要更多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探究。在使用过程中,各级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还需继续探索。

2.3对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有待加强

随着我国对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很多高校的硬件设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与改善,但针对立德树人的校园文化建设普遍不够。高校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应该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然而大部分高校对此投入不足,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尤其是对一些普通高校来说,无法找到校园建设的切入点,盲目随从,“使学校周围环境被一些娱乐场所充斥,比如,网吧、游戏厅、KTV等,从而使很多学生沉迷其中,忘记自己求学的根本目的,致使立德树人的教育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由于一些高校不太注重立德树人宣传的教育作用,校园内缺乏浓厚向上的文化氛围致使学生在学校里无法感受到立德树人气氛。

3 高校思政教育贯彻“立德树人”思想的路径探究

3.1创新思政教育方法,利用网络进行在线辅导

教师和学生作为课堂中的教育者和接受教育者,需要以知识为媒介,做到相互沟通和保持对话。在传统高校思政课堂中,教师采用的是单一传授方法,使学生处在被动接受的位置上,教与学的关系被割裂,获得的教育效果不理想。在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指引下,只有思政教育紧跟时代步伐,认识到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关系,并保持有效沟通,才能提升知识传递的效率,增强课堂的活力。第一,思政教师可利用微博、微信、QQ等平台,建立与学生实时沟通的平台,并通过对学生思想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向的分析,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并为其提供建议,获得学生的认可。第二,教师要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在线上学习平台中定期发布可供学生讨论的话题,鼓励学生针对话题内容展开对话,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完成理论知识的应用和转化。第三,教师可在线上平台中定期开设心理辅导课程,为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恋爱观、人生观等,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3.2建设校园文化

每个高校都有属于自己的建校校训。学校应该围绕着校训,发展和建设属于自己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积淀着一定的历史价值,随着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变化,能够在不同的时代里长久地影响着每位学生。校园文化的包含面很广,教学文化、食堂文化、宿舍文化等都属于校园文化之列,学校可以将德育的内容蕴涵在校园文化里,打造文明寝室、文明食堂,培养学生谦让恭敬的品质。在优秀校园文化的背景下,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既能帮助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也能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加健康。

3.3结合实践活动

学校应开展丰富多样的校外实践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以身体力行的方式来教育学生。如组织学生参加支教、敬老等活动,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道德品质。只有让学生亲身经历,身体力行地参与到社会实践的活动中,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完成思想道德的建设川。大学不仅需要传授学生科学知识,也要帮助学生完成从校园到社会的转变,让学生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而参与社会实践就是最好的方式。学校可以与相关义务服务平台进行沟通,在保证学生安全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参加义务活动,完成步入社会之问的一次体验教育。

3.4健全学生德育评价体系

“立德树人”思想的贯彻落实,最终还要回归到育人效果上。当前,高校德育评价体系并不完善,没有形成系统的、客观的评判体系,这不利于检验人才培养质量。高校应健全关于德育成绩的规章制度,借助软件公司开发德育成绩管理系统,通过政治理论测试、志愿者活动的参与度评估、思政系列活动的参与效果评估等给学生评德育分,并及时将分数录入系统。另外,为了引导学生重视德育成绩,可将德育成绩与评优评先、毕业资格挂钩,并为每个学生建立德育档案,以便在他们毕业时供用人单位参考。通过以上措施,高校可以建立起完备、有效的德育评价体系,使育人成效得以持续反馈,从而及时调整思政教育形式、手段,保障“立德树人”思想真正落到实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在立德树人目标下更好地实现思政课的目标,需要不断探索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围绕高校的思政课教学进行探究,不断提高所有高校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正确觉悟,提高我们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坚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地培养当今时代的现代化优秀人才,使得这些优秀人才能够发自内心地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奋斗,同时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拥护我国社会主义制度。

参考文献

[1]甘麒燕,郭曼.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开展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研究[J].智库时代,2020(03):164-165.
[2]谭畅,刘峰.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农林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1):51-52.
[3]付学军.“立德树人”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1):23-24.

[4]姚利民.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的现状与提升策略[J].大学教育科学,2019(5):20-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