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路径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路径探究

杨俊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平志小学 广西玉林市 537000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对于学生一生的成长都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我国教育事业整体布局中,德育教育一直都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这一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引导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取向引导自己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真正成为道德与能力共同发展的全面人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的变化对小学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核心素养理念的提出对小学德育教育形成了重要的补充,也为小学德育教育的具体开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思路。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德育 路径探究

引言: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情况更加复杂的情况下,道德素质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对于个人来说,道德素养是个人在复杂的社会情况下保持长期发展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对于整个社会来说,社会居民总体道德素养的提高能够大幅度提高社会的运行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资源浪费,推动社会的快速发展。因此,对于承担着向不断发展的社会提供必须人才的教育事业,必须要承担起新型人才道德修养的培养责任。重视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既是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如何在新的环境下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效率,是当前小学阶段教学所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概述

根据我国关于核心素养概念的研究,我国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可以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这三个层面,具体的培养内容包括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学习能力、生活方式、责任感、创新与实践能力这六个方面,学生这六个方面的培养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良好关系,使学生形成全面发展的能力体系,这样学生在离开学校进入社会后,能够快速的适应各种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快速找到与自身能力相对应的发展方向,更好的实现自身价值[1]

除了各方面能力、技能的培养,德育教育依然是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重要内容,在我国的小学教育事业改革中,德育教育始终放在整体布局的重要位置,众多的小学学校不断探索德育教育的具体措施与方法,逐步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培养目标与其他学科的教学活动相融合,更加重视在学生的综合素质考察中判断、评估学生的自身道德素质,将对学生道德素质提升的作用纳入评价科目教学效果的标准中,使学生道德素质的提升与知识技能的增强紧密结合、同步发展,共同成为学生实现人生理想目标的强大支柱。学生在合适的年纪接受相应的德育教育本身也是教学规律的必然要求,在正确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的引导下,学生能够真正实现全面发展,同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协调实现自身价值与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社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互联网络与智能设备的普及,学生在小学阶段就能接触到复杂、繁多的社会信息,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显然不具备相应的信息筛选能力,在大量网络信息的冲击下,学生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观念极易受到影响,尤其是在缺少指导与重点关注的情况下,学生很有可能接触到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旺盛,价值观与世界观尚未成型,精神世界的可塑性极强,但也正是因为如此,外界不良信息对他们的影响也是十分巨大的。小学德育教育的开展,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提高学生对不良信息的辨别与抵抗能力。有针对性的对网络上出现的负面新闻与不良信息进行剖析与批判,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培养更加积极向上的健康人格。

核心素养下的德育教育不再局限在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同时也包括学生道德审美的培养,鼓励、引导学生从生活环境中发现美的事物、美的现象,能够客观的欣赏美,教会学生如何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尊重并理解他人。在文化课教育中,德育教育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索与实践,建立严谨的科学思维与精神,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更加适合新时期的道德体系。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路径

1.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

课堂是小学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德育教育开展的重要阵地,教学课堂是教学活动中学生最熟悉,也是最容易聚集的地方,发挥课堂在德育教育中的作用,首先需要任课教师具备专业的知识与能力,能够在教导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同时,潜移默化的向学生灌输正确的道德观念。如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古诗文引入中华传统文化,向学生展示我国优秀的传统美德,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体会到来自传统文化的熏陶,学生既具备了人文情怀,同时耶深入了解了中华传统美德。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要逐步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讨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于学生学习以及生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不能再采用耳提面命的教学方法,而是要采取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自己认识到错误所在,发现错误的原因,主动进行改正

[2]

2.组织丰富的校园德育活动

丰富的校园德育活动首先能够使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为学生营造轻松活泼的校园氛围,使学生能够以乐观开朗的心态接受学校教育。校园活动的设计要符合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能力,为学生设置符合能力强度的活动内容,让学生通过团体协作和个人努力完成活动任务,同时教师可以担任组织者和后援的角色,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设备应用的协助,使校园德育活动能够起到激发学生积极性与自主性的作用,以学生真正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引导。小学阶段常见的德育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校园运动会、歌咏比赛、朗读比赛等,重视学生在校园活动中的感受与体验,使学生明白活动中的成绩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成长与发展,使学生感受成功与失败的过程中,感受团队协作的重要、体验到拼搏精神与竞争意识,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校活动养成积极向上、坚韧乐观的品质。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也要能够在校园活动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为自己制定合理的计划与目标,激发、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使学生在不短成长进步的过程中,形成高尚的品德[3]

3.重视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学生最终能够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德育教育的目标和内容都离不开社会的整体环境,更应该以社会实践作为检验的标准。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中,要充分利用课堂与校园,但又不能局限在课堂与校园中,应该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踏入社会,在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中感受德育。社会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可以包括家庭、包括社区以及社会服务,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引导学生了解、认识各种社会组成的性质与属性。如带领学生来到养老院、幼儿园等第,使学生体会到老人个家长的不易,培养学生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品质,组织学生参观自然博物馆、环境保护组织工作,为学生树立爱护环境、保护自然的意识。

结语:核心素养下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阶段,同时也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充分认识到核心素养理念在小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效率和水平,开展有意义的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既能掌握德育理论知识,同时又能够积极的融入社会实践,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琛智.探析核心素养下进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J].财富时代,2020(08):89-90.

[2]袁梅.浅谈核心素养下如何进行小学德育教育[J].南方论刊,2020(08):103-105.

[3]王风宸.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浅析[J].才智,2019(10):45

【作者简介】杨俊,1968.04,男,汉族,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玉州区,大专学历,一级教师,从事小学德育、小学数学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