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家国情怀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

董秀峰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仁里集镇大张中学 251102 山东德州

摘要:家国情怀反映了一个人对国家的责任感、使命感与归属感,是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应当形成的价值取向。当前,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地还存在许多问题,教师需在对此给予高度重视,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初中历史教学的育人目标。基于此,本文从家国情怀的内涵着手,先对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理念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随后对具体教学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家国情怀;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在素质教育改革背景下,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从贯彻学科核心素养着手,找到合适的切入点,提高教学效果,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快速发展。家国情怀作为历史素养的核心部分,对实现历史育人功能的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教师能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对家国情怀理念的应用,开展有效的家国情怀理念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从而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水平。

  1. 家国情怀的内涵

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容,其指的是学习与探究历史的过程中,学生应当具备的人文追求与社会责任。具体来讲,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是为了让他们在学习历史中,从历史角度认识与分析我国国情,正确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树立文化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从而可以逐渐形成健康、进取的人生态度,具有健全的人格。

  1. 初中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理念的必要性

首先,家国情怀一直以来都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为核心的观念,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对学生家国情怀理念进行培养,不能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家乡,还可以促使其自觉承担文化传承的重任。目前,在互联网时代下,多元文化对中学生的思想与认识产生了不小的冲击,教师更应该重视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理念教育;其次,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理念教育时,会涉及许多具有优良品质的历史人物,从这些历史人物身上学生不仅能学到高尚的情操,还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例如,“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对林则徐这一人物的分析,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从而提高学生的品质,健全其人格;最后,在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下,各国之间的文化、经济、政治等交流日益增多,在此背景下历史教育更加需要开展家国情怀理念教育,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对国家的热爱情感,并能深刻认识到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这样才能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1]

  1. 家国情怀理念下初中历史教学的策略

  1. 多样化导入,引发学生共鸣

课堂导入对整节课的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课堂导入可以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进入学习状态之中,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所讲内容的学习热情。但是,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历史教师多采用开门见山的导入方式,这种直奔主题,让学生迅速接触新课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失去学习兴趣。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教师要注重导入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例如,在“中国抗日战争”这部分内容的导入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看《黑太阳731》片段,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有效培养的学生家国情怀理念。

  1. 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家国不是没有情感的政治感慨,所以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念的过程中,教师要融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让学生可以具有全球视野与人文精神。在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中,包容与开放是不可缺少的,不同文明只有相互交流、借鉴,才能更好地发展与和谐共生,若是相互抵抗、对立,人类文明只会逐渐消亡。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中,不同民族文化的交融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当今国家繁荣昌盛的良好局面[2]。所以,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也要体现这样的内涵,以此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的形成。

  1. 运用典型课例,给予学生更多启示

由于学科特点,历史学科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理念方面有着丰富的资源与得天独厚的条件。为了能达到更好的培养效果,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主要还是应以典型课例的方式,开展家国情怀理念教育。例如,在“丝绸之路”这部分内容的教授中,教师需要先让学生明确丝绸之路的开辟是一项伟大的开创性事业,它不仅为东西方文化、经济的交流架起了一座桥梁,更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通过学习这部分内容,学生应被其中所传递的伟大精神与信念所感染到,并可以结合当下我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合作倡议,让学生从中得到更多启示。

在凸显家国情怀方面,教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主要可以从三个层面入手:第一,张骞。作为出使西域的使者,张骞在明知凶多吉少的情况下,自愿为国效力,这只有心中拥有国家情怀的人才会具备这样的勇气。并且,在经过被匈奴人多年扣留的情况下,他仍旧没有放弃回到长安,这正是体现了他敢于风险、敢于推动历史的伟大情怀;第二,丝绸之路中的民族大融合。丝绸之路的开辟,使得中西方文化、经济实现了交流与沟通,促进了民族融合,进一步深化了家国概念,通过对此的了解与学习,学生应对祖国文化感到骄傲与自豪;第三,西域都护府的设置,这意味着从西汉时期新疆天山南北就已经属于中央管辖范围,以此拓展到当今一些外部势力试图分裂国家的行径,使学生能够具备坚决维护国家统一的信念。在完成整个内容的学习之后,教师可以延伸至“一带一路”的合作倡议,让学生可以从中深刻体会到一个国家的概念,培养其民族自豪感

[3]

  1. 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师都是以讲授理论知识点为主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理解与记忆,为了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历史教师务必要革新教学方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使家国理念可以有效渗透到历史教学中,提高培养效果。例如,在“商鞅变法”的教授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与学生的情况,组织学生开展角色扮演活动,由一个学生扮演商鞅,其他人分别扮演不敢搬木头的、想要搬木头的和不想搬木头的人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演绎,以此还原当时的情境。通过这种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了解到商鞅在城门立木头的目的,并逐渐掌握商鞅变法的前因后果,从而真正理解商鞅变法对秦国日后统一六国的重要意义[4]。另外,这也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形成独特的历史价值观,并提高他们探究历史的欲望。

在此期间,教师需要对各个小组的演绎进行评价,并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给予奖励。这样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好胜心,让学生在准备中投入更多精力,从而深入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对自己所演绎的角色进行深度分析,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从中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不仅确保了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也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理念起到了积极作用。

结束语:将家国情怀理念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其不仅可以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且具有爱国精神和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初中历史教师要对此加以重视,除了要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历史教学体系,还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提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实现历史的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马志强. 探索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渗透家国情怀的有效途径[J]. 天津教育, 2020(24).

[2]李严万. 基于家国情怀理念的初中历史教学探讨[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9):0163-0163.

[3]曹桂婷. 浅析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07):93.

[4]唐纪芬. 基于家国情怀的初中历史教学探究[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 000(002):54.

【作者简介】董秀峰,1979年9月,女,汉族,山东省德州市,本科学历,从事初中历史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