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3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吴艳芹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教学研究室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一切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提高学生的阅读文本数量和阅读理解能力,是当前教师教学的重点。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分析问题;研究对策

随着国家以及社会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也对之提出了更多、更高层次的要求。语文阅读教学,也不仅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从而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和文化能力。如何提高阅读教学课堂质量,是语文教师所一直在思索的重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逐渐总结出一条独特的教学路径。本文就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希望能够供大家有所借鉴。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语文,是一门帮助人们感悟生活和体验生活的重要学科。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社会基本技能和基本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方式。阅读教学,对于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是语文教学中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阅读是决定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阅读,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只有能够掌握和了解题目内容和文章内容,才能够根据根据所获信息总结语言而取得好的成绩。其二,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并且帮助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每一篇文章都有其必要的逻辑体系和写作思路。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文章的基本写作方式和表现手法,并且能够掌握多样的阅读技巧和鉴赏方式。其三,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本都是极具意义的较为经典的具有真善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必然会深入文本之中了解其中内涵,从而获得内心的启发和感悟。其四,阅读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和能力。语文,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学生的不同的文本阅读的过程中,能够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中华文化和历史内涵,了解世界发展历史和文化发展史。总而言之,阅读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的过程,其能在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内在品格和文化修养。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1、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占据着课堂的主要角色而成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则始终作为一个倾听者的形象而存在。这种教学方式使得课堂逐渐丧失原本的生机与活力,也难以满足当今时代对于教育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帮助者,学生则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它要求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心理需要和学科知识而进行教学设计。然而,任何事情的改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必定要经历一段较为曲折的发展过程。当前,许多教师将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拥有大量的时间阅读文本和感受。另外,许多教师在给学生讲述教材阅读文本的过程中也会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来让学生进行回答,增强师生互动。然而,其本质上依旧是在延续以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这种教学方式貌似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由,然而却忽视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表现在自主时间的多与少,而是取决于教师对于学生的关注和对于阅读课堂的思考。在让学生自主阅读的时候,教师要设计一定的阅读时间并且适时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之中获得启发。在教学问题设置时,教师要根据教材文本和学生能力而设置多样的、有层次性的、有启发性的问题来确保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从而真正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2、忽视学生阅读理解感悟

当前,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般是让学生标出段落、阅读文章进行段落分层、总结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这种教学流程。其实,对于教材文本的主要思想和写作思路,教师在辅助教材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说法中已经有了较为明确的认识和答案。学生也能够根据平时的阅读方式很快找出文中的主要思想。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则比较强调结果,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和把握文本内涵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之下,学生普遍都是在被动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讲授的内容,而并没有完全获得其对于文本的真正理解和深入感悟。学生只是站在教师和大众的视角之下进行文本阅读而认识和了解普遍的想法和见解,却并没有从中获得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文章,是生活的凝练和升华。其实,每一篇文章都有着不同的解读,不同的内涵。当我们所看的角度不同,必然也会有着不同的阅读感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应该只是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和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能力。只有真正深入文本之中获得阅读感悟,才能够真正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真实含义,从而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

3、忽视学生发散思维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一切为了学生的成绩”这种教学理念依然盛行。许多教师将考试和学生的成绩放在课堂教学的首要位置,并且在课堂中讲述与考试相关的抽象化、理论化的知识。考试中所会考到的内容和重点,则成为教师教学的首要内容和唯一目的。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往往会重视教材知识的提高而忽视思维的培养,重视必要技巧的掌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随着社会的逐步发展,教育不再只是为了考试为目的,其更关注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发展。陈旧的模式化的知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教育对于学生发展的要求。考试中所考到的内容也不仅仅是教材内容的完整转述,而是进行一定的改造和转变而形成的较为系统和科学的知识和能力考察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数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所必须要关注到的重点话题。语文教学,从来都并不拘泥于某一具体而特定的答案,其拥有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阅读文本的过程,也不只是寻找表现手法、中心思想的过程。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造活力,才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内容并且将其转化为智慧而为自己所用。当前,语文阅读题目也都是选择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多层次的、综合性的内容,注重于学生自我能力的发展和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

1、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针对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进行研究和探索后,众多教育学者逐渐认识到这种教学理念的局限性和制约性。让学生重新回归课堂之中并且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成为当前所流行和具有科学依据的教学理念。任何学科都应该将重视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能力发展。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以及能力需求而进行教学设计,与学生在课堂中多多交流和互动,引导学生慢慢感受阅读的乐趣。例如,在《秋天的怀念》一课中,教师要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文章优美地句子,抓住人物地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地内心世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先以一则视频作为导入,带领学生在视频地作用下走进文本,引出文章教学主题。然后,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并且回答“史铁生遭遇了怎样可怕地灾难,你能够体会到他当年的心情吗?请简要用一个词概括他的心情。”这个问题。在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同桌为小组进行探讨和研究。然后,学生则可以举手回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自己所想到的词语并且说出其中原因。教师则要仔细聆听学生的回答并且提出适当的问题和做出正确的引导。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教师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交流和展示自我的平台,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真正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

2、采用启发性教学

启发性原则,在我国已经有着较为深远的历史,其最早是由孔子所提出的。启发性教学,就是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来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慢慢引导学生去深入文本之中感受其人物的情感、语言的特色、思想的深邃等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文本世界。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情景教学的方式来使学生深入情境之中去感受文本情感和内涵。例如,《春酒》是一篇比较具有诗意的散文作品,其语言有着浓浓的艺术色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从文本细节之中体会春酒中的美好的情感,感受作者的乡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同学们,说起过年,相比大家心中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你眼中的过年是什么样子的呢?你们家乡那里有没有什么习俗呢?”作为导入,让学生联想自己过年的经历和回忆,感受过年的气氛和对于故乡的浓浓的情感。在文本细读和精读阶段,教师可以在课件上展示其中的“她总是笑眯眯的的说:‘大约摸差不多九十六。’”等句子,让学生模仿和感受人物的神态和动作,体会人物当时的情感。“恨不得”“我端着、闻着,走来走去”等词语都体现了“我”的童真。在学生模仿和想象人物动作、神态等的过程中,自然将自己带入角色之中,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

3、提倡个性化阅读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主体,其都有着独立而个性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所以,这就导致了每一个学生的阅读喜好、阅读习惯、阅读方式、阅读思维等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喜欢看那些比较安静、平和的抒情散文,有的学生喜欢看那些神奇玄幻的仙侠作品,有的学生喜欢悲哀缠绵的美好爱情作品。与此同时,对于同一个作品,学生也都有着不同的解读和思考。所以,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在多样的文本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思维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课文阅读活动,让学生挑选自己所喜欢的书籍进行阅读并且在课堂中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书中的内容并且介绍给全班同学。在学生选择书籍的过程中,要将自己所选择的作品书名交给老师。教师则要对这些作品进行筛查或者做一些修改,选择适合初中生阅读的具有极高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收获。在课文阅读介绍课中,学生可以自己准备课件和演讲稿进行上台展示,说出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和感悟。除此之外,在课内阅读课中,教师也可以给学生设置一些拓展研究题目,将不同的阅读文本进行比较或者延伸,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并且获得不一样的阅读理解,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虽然当前语文阅读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依然延续着以往的固化的思维方式而缺乏生机与活力,但是许多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已经认识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并且努力创新多样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作为一名语文教学工作者,本人将始终秉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知识、感悟生活、陶冶心灵。

参考文献:

[1]谢兴.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06):115-115.

[2]崔步金.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6(12):91-91.

[3]陈小华.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6):126-126.

[4]张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17)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