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组合作模式下评价规则的制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谈小组合作模式下评价规则的制定

张平

犍为县罗城初级中学

摘要:初中学生处在一个身体和心理急剧变化和成长的阶段,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稍有不慎,学生的人生航向就可能发生极大的改变。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需要学会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保障学生顺利进行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的根本,就是评价规则的制定和执行,本文将从评价规则的制定方面进行纲领性的描述。


关键字:指向性;统一性;奖惩性;阶段性


在制定评价规则前,我们应当明确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学生。

首先,应当培养遵纪守法的学生。第十八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国社会步入了法治建设的快车道,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勿以善小而不为。

其次,应当培养有担当的学生。有担当,即是有责任感,若学生心存责任,则会对法律和规则心存敬畏,在做大部分事情之前都会三思,即使犯错,也敢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改正错误,这样的学生将来也定会是奉公守法的人。

再次,应当培养懂得感恩的学生。卡耐基曾说:“感恩是极有教养的产物,你不可能从一般人身上得到,因为忘记或不会感谢乃是人的天性”。感恩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感恩贯穿每个人生命成长每个阶段,感恩也让我们更容易与他人和谐相处,帮助我们拥有更有意义的人生。感恩能力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往往会更有发展前途,擅长感恩的人,往往会更受人欢迎,也会得到更多人的支持。

第四,应当培养会合作的学生。现代社会是个充满竞争的社会,但是,在竞争的同时,更加要求合作,如果没有合作,任何事都将一事无成。

第五,应当培养会学习的学生。学会学习不仅仅是掌握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而是要通过不同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学习生活品质,在学习中身心获得发展,不断超越自我。也就是说,学会学习的实质是学会整体成长为人,具备可持续自主发展的能力。学会自己认识世界、发现世界、理解世界的同时,拥有健康、充实、明亮的自我。

最后,学生作为发展的人,应当具有开放性思维。学生只有在思维方式和思想上有所突破,才有可能取得崭新的成就,才能让学生以崭新的心态去对待自己的生活和学习。

鉴于以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小组合作模式下评价规则应当具有以下特点:

一、规则的指向性。

通常教师用来勉励学生的,是褒奖;而使学生成长和班级发展的根本,是基于学生培养目标的德育和学习表现。如果学生获得褒奖不是靠德育和学习表现,而是靠哗众取宠和空洞无物的说教,则会使学生越来越怠惰,进而影响班级风气和凝聚力。

在规则制定时,要引导学生必须通过德育和学习表现的提升来获得褒奖,若不专注于德育和学习,就得不到褒奖。学生看到奖惩都以德育和学习为标准,那么学生便会专心于德育和学习表现的提升,而不会轻易谋求哗众取宠和空洞无物的说教等其它事务,这样一直坚持,学生在德育和学习方面的提升就会越来越多,班集体就会整体良性循环。如果教师用空洞无物的说教来教育学生,班级凝聚力就会被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

只有将教育学生的重心都放在德育和学习上,学生才会专注于德育和学习的提升,在德育和学习方面用奖惩来鼓励上进、激励后进,师生关系才会真正亲近,学生才会致力于德育和学习表现的提升,学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制定评价制度时,需要有奖惩作为教育学生的辅助手段,对学生的教育有常法,班级管理才会有成绩。

二、规则的统一性。

规则要做到全班统一,形成了统一的班规,学生对规则才会有明确的认知,才会感觉到公平。学生对规则有明确的认知,班委便不敢谋私;学生觉得公平,才会心情舒畅,才不会轻易违规违纪。班规制度明确、班委不敢谋私、学生心情舒畅而不易违规违纪,那么学生就不会对班委和教师有太多不满,就会一心一意地按照既定的培养方向去努力拼搏,平时言行稍差的学生在表现较好的学生的影响下,也会竞相效仿,归正自己的言行。

各组的组规和措施必须与班规一致,或者在班规的基础上进行延伸。教师和班委不得随意更改班规,所有人在班规面前一律平等,这样,无论教师和班委如何更迭,只要规则不变,既定规则就会被无条件地继续执行下去。同时,减少了班委在班级管理时需要熟知各组组规的时间,也避免了因各组组规不一而导致学生认为待遇不公平。

三、规则的奖惩性。

法规,是用来爱护学生的,尤其是遵规守纪的学生。加强惩戒,学生在违规违纪前则会三思由此而要付出的代价,减少违规违纪发生的几率;慎用褒奖,学生才会珍惜褒奖,因为轻易可以得到的东西很难被珍惜,褒奖少了,惩戒才有威严。用惩戒消除惩戒,班级才能做到班风正、学风浓。加惩戒于违规违纪,长此以往,即使不再用惩戒也能将事情办成,这样的班级就会有竞争力。

对于不愿意提升的学生,用惩戒为主的方式来激励他们,并在方式方法上加以指导,他们一定会勇于提升自己;对于愿意提升自己的学生,用褒奖的方式来鼓励他们,他们就会进一步提升自己。不愿意提升的学生愿意提升、愿意提升的学生进一步提升,长此以往,这样的班级就会逐渐变得强大。

四、规则的阶段性。

规则不是一天产生的,而是在实际教育教学中不断摸索而得出的,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各有不同,决定了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不会是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制定规则的第一阶段,应制定原则性的规则,确保学生不会犯原则性的问题,如关于完成作业、迟到、打架斗殴等方面。在第二阶段,应就第一阶段规则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并制定相应的规则。后续阶段规则的制定和执行中,对已定规则进行固化,并根据各班的实际问题补充新的规则,直至规则渗透到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几乎再无新规则需要加入或学生能及时自我纠正时,班级的评价体系才是真正构建完成。

总之,评价规则的制定和评价体系的建立,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需要师生不断地重复“发现-总结-纠正-再发现-再总结-再纠正”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让师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