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学地理核心素养下的"心理分组"教学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基于中学地理核心素养下的 " 心理分组 " 教学探究

庄细红

福建惠安惠南实验中学


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核心要义,进而制定出适配于初中学生的地理兴趣教学策略,以期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关键词初中地理;学习兴趣;核心素养;内涵唤醒;心理分组

引言

初中学生正值青春期,自尊心强、自制力差。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往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在这种情况下,本文立足于初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作如下探究。

一、关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要义及其内涵概述

(一)地势、地形的认知程度

“看图说话”是初中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必备的知识技能。因此,初中地理老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如何看懂地图,并且还要懂得引导学生使用地图。老师要不断加强初中学生对方向位置、图形与现实长度、图形案例及注解这三种地理要素的理解能力与认知水平;还要引导学生对地图的图像语言、辅助线操作、逻辑运算等图形图像语言的深度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看图、作图等地理核心能力的提高[1]

(二)空间位置定位识别能力

地理是一门基于人类所处空间位置及地理环境的研究科学。它反映了人类现处地理环境和空间位置的相互关联,以及外在变化形式及内在变化规律。初中老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学生空间位置定位能力的培养,以期在传授地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空间位置感和视觉捕捉和观察能力,有助于初中生地理核心素养及综合能力的提升[2]

(三)地理越界综合思维能力

地理这门学科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交叉学科,其所涵盖的内容繁琐芜杂。如自然要素中的气候地带、海陆位置、热力性质、经纬度、冷热温度差地势高低相对高度等等。培养地理越界综合思维能力便是要对人文自然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考究,进而充分了解地理各种要素之间的紧密关联性[3]

(四)人类与地球协调发展思想

地球的地理环境为人类的发展与演化提供极其充沛的物质条件的同时,对整个民族的文化塑造和人类的性格个性化及差异化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学习地理学科的目的便是探究人类与地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人类可以利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来改变自然的发展,同时自然环境也反作用于人类,进而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人类的行为活动。由此观之,人类与地球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一个自成体系。人类的行为活动和地球的地理环境共同组成了这一自成系统。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学生全球化意识的培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理念,以期提高初中生地理学科的综合素养和核心能力。

二、基于初中地理核心素养内涵,制定“心理分组”教学策略

(一)心理分组教学策略的内涵

心理分组教学策略是基于分组教学法——老师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学习绩效、综合成绩作为划分依据,从而将学生划分成为不同的群体或班级小组,最终通过绩效考核、成绩评定、综合素养、核心能力等多方面、多维度、多层次的检测评定;随后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意识形态和特点再度进行小组细分及小组微调,最终决定学生的组群层次的归属(降级、平级、升级)的一种较为严谨、科学的教学方法。

(二)心理分组教学策略的细分类别

1.外部心理分组模式

不同于传统的地理分组策略对于中学生进行不同年级所进行的小组编排,心理分组教学策略对于中学生的细分完全是以学生学习能力和成绩绩效等学习指标为主要依据,进而对中学生进行小组汇编。

(1)外部心理分组在中学地理教学的实际应用

①按照中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结合心理意愿进行分组

顾名思义,地理学科能力分组就是指:以中学生对地理这么学科的知识掌握水平、实际应用能力及考核评定成绩等各项指数,在结合学生独特的心理诉求进行中学地理分组教学。比如,对初二学生进行外部心理分组。首先,可以根据同一年级的学生地理这门学科的综合成绩、学年成绩进行初步排名,进行初步排名;其次,针对学生的心理诉求和真实意愿,经老师深思熟虑和细致考核后对学生进行小组成员微调。

②按照中学生跨学科能力结合心理意愿进行分组

跨学科能力分组是建立在中学生的学科能力基础之上衍生出来的分组策略。所谓的地理学科能力,即是专门指针对中学生这一门地理科目的认知能力和学科成绩,由高到低划分为1、2、3三个级别的水平组别,由于同一学生各科的成绩和学习能力不同,因此在不同学科中可能被分入不同的水平组。跨学科能力分组在学科能力分组基础之上,根据中学生智力水平高低、学习能力高低、各个学科成绩排名将学生进行由高到低的分组排序,依次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随后,根据学生的心理意愿、感情诉求及综合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和情感诉求,进行二次分组,最后,让各学科老师针对不同课业进行个性化小组教学。比如,老师在传授地理知识的时候,对拥有较高地理能力和水平的学生小组进行A类教学,对资质普通一般的学生进行B类的普通教学,对地理学习能力差的学困生进行个性化的基础针对性的C类教学,以期最大程度上发挥地理学科分组教学策略的优势与特点,进而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充分调动初中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

2.内部心理分组模式

①地理学科内部分组定义

在传统的按年级编排班级的模式基础之上,再根据各班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综合绩效,最后结合学生的心理诉求和情感意愿形成最终的分组策略。

②地理学科内部分组方式

其一、中学地理老师可依据上课传授的不同课业内容,有针对性地学生分章节、分板块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测评,即针对同一班集体的不同学习对象于统一学习内容的不同学习情况,进而对中学生进行初步细分;随后,地理老师再根据学生的心理意愿进行小组微调,分成a、b、c、d几个层次,老师进行分层次教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的同时也贴合了中学生的心理需求。

其二、中学地理老师可以根据相同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将学生同一班集体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媒介分组,随后,老师可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制定出适用于特定学生群体的高效学习媒介,进而将该班学生划分成特点学习小组。比如说:地理课堂上,允许一些同学运用视听工具学习地理知识;允许一些学生在课上自主讨论,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让优等生帮助差等生提高地理学习成绩。

三、立足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析如何高效构建地理"心理分组"

(一)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快乐的学习环境

通常,对中学生而言,其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取决于对该任课老师的印象和信任度。因此,教师要深入地融入学生生活,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全面了解中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喜怒哀乐,真正做到时刻关爱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尽量保持微笑,为学生营造亲切的良好环境。

(二)多样化教学手段相结合、丰富课外活动、倡导学用结合

灵活的教学手段的应用则是学生能在认知上获得认同感的重要保障。例如,用新媒体辅助教学以吸引学生眼球;在直观传授的基础之上创新性的融入任务驱动和自主思考环节。

四、结束语

如上所述,“心理分组”教学策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现实可行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其不仅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而且可以针对每个学生群体的不同心理诉求进行个性化、针对话的分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也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及时完善地理教学策略,以期提高学生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肖福娣.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地理以图导学教学探究[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00(011):37.

  2. 罗艺.基于合作探究的初中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学苑教育,2020(1):80-80.

  3. 基于问题情境的高

  4. 中地理教学的探究与思考——以"水循环"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9,000(010):115-116.

学版,2019,000(008):P.137-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