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小学小古文阅读 教学策略探究

王佩林

河南省灵宝市第三小学 河南省灵宝市 472500


摘要“小古文”这个词,最初是2006年由原《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先生提出的。古代人用文言文写成的文章,叫做文言文。“小古文”,顾名思义,是指浅近易懂、篇幅短小、语言精练、含义深刻的文言文,相对来说它是更适合儿童阅读的的文言文。小古文教学是文言启蒙的重要途径,能夯实孩子们学习文言文的根基,培养小学生对小古文的鉴赏意识,引导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传统文化智慧。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策略

2017年部编语文教材把更多传统文化内容编入其中,文言文比例大幅增加,古诗文从原来的69篇增加到124篇,增幅达80%,其中小学阶段的小古文增至16篇。如何快速减轻新增古诗文给学生带来的压力,培养孩子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成为小学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课题组成员在小古文的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探索出小古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一、注重诵读训练,激发学习兴趣 

小古文浓缩了汉语言的精华,节奏感强,具有韵律美和韵味美。在教学中,我们以读为主,让学生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好停顿,熟读成诵,感受小古文的节奏美,从而让孩子先从口头上亲近小古文。

小古文中常常出现生僻字,它的语言组成方式又与现代文不同,因此从字音到节奏都不好把握,所以我们尝试在诵读环节中,以多种形式的读来促使孩子们形成语感。首先,教师范读。教师范读时,速度放慢,在读准字音的同时,强调停顿,让学生初步感知小古文的朗读节奏。其次,按节奏读。教师给出全文停顿标识,告诉学生停顿的层次与方法:句号处的停顿要长一些,逗号处的停顿可以短一些,词与词之间的停顿可以再短一些。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教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读出“声断意连”的节奏和韵律感。然后,去掉标点读。让孩子们学着古人摇头晃脑地读一读,告诉孩子标点就藏在自己心中,藏在自己晃动的节奏中。让孩子们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初步掌握小古文的节奏特点,体味学习小古文的乐趣。最后,图文对读。当学生对小古文的“声断意连”有了初步感觉,能够自由读出停顿后,可趁热打铁,出示一句小古文配一幅插图,让学生展示读,比赛读,小听众及时点评,激发孩子朗读的积极性。在此之后,还可以师生接读,男女生比赛读,运用多种方法,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不断加深熟练程度,从读准字音、读好停顿,再到读出小古文的节奏感与意蕴感,最终水到渠成走向“熟读成诵”。

二、理解重点词语,感悟语言特点

小古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文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我们采用借助课下注释、借助课文插图、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文白对读等方法帮助学生去理解字意。如“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让孩子说说“尝”是什么意思,当学生回答后追问是从哪里知道的,由此引出借助课下注释学小古文的方法。再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尝”在现在是什么意思,感受“尝”字的古今异义。“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一句中“折枝”的意思很多学生认为是树枝折断了,教师要引导学生看文中插图,学生一看就白了,是树上的李子又大又多,压弯了枝条。“竞走”在现代汉语中指的是一种体育项目,在文中指争着跑过去。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影音等展示“竞走”的不同意思,增强小古文教学的趣味性。教师还可以引导学文白对读,在对比中梳理小古文的特点,进一步美感受到小古文的简洁之美、隽永之美。

、淡化词句解析,强调整体感悟 

很多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能力的提升,情感的熏陶。教师在教学中不能逐词逐句的分析讲解,要引导学生结合课下注释从整体上把握小古文的意思,感悟主人公形象。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在简约的语言文字之下,隐藏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隐藏了一个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智慧少年。教学中我让孩子结合注释同桌互相说说文章的意思,然后出示一组插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讲一讲这个故事。在点评中引导学生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看到路边李树多子折枝,他们会怎么想?会有怎样的对话?看到王戎不动,人会怎样追问?王戎心里会想些什么?让学生把这些想象融入到故事中演一演。学生在说、讲、演中一步步读懂小古文的内容。表演结束后,采访观众:文中说“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你认为诸儿与王戎到底谁动了,谁没有动?你觉得王戎一个怎样的人?此时,学生情感涌动,思维活跃,对王戎这一人物形象的感受也就水到渠成了。

四、加强拓展延伸,传承中华文化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理解古诗文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我们可以在学生读懂文本的基础上,挖掘文本中蕴含的成语,延伸到相关的诗词、乐曲等,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拓展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觉,热爱中华文化。

1、小古文,拓展至古诗词。教学《王戎不取道旁李》一课,我由课文引出成语“道旁苦李”,拓展到后人的诗句“吾辈幸味苦,得似道旁李”,“又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知君先竭是甘井,我原得全如苦李”,“道旁苦李犹垂实,城外甘棠已布阴”。成语、诗句走进文言文,既加强积累,又加深对文言文的内容和思想性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对经典古文地向往,发掘经典古文宝藏,一举多得。

2、小古文,拓展至经典乐曲。《伯牙绝弦》这篇小古文成就了一对名人,一首名曲,一处名胜。在学生感受到俞伯牙和钟子期“知音难觅”的友情后,我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带着孩子们静静地欣赏,感悟山之巍峨,水之浩瀚,乐曲之美妙,传统文化之博大精深。梁启超的《中国少年说》激励一代代中国少年自立自强,如何让我们新时代的少年将这种爱国之情传承下去呢?我将中央电视台经典咏流传栏目中张杰演唱的《少年中国说》引入课堂,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唱起来。将经典和流行有机结合在一起,让经典文化渐渐深入我们的骨髓,作为一种营养流进我们的血液里。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古文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教师要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带着兴趣去读,在反复诵读中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感悟文中之道,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升入中学学习文言文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潘虹斐.多维诵读有效感知与积累小古文探究[J].能力培养研究,2017(7),40. 

[2]陆娟萍.“读演”小古文阅读课程的建设[J].教学与管理,2018(9),20. 

[3]吴鑫云. 小学高段“小古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11),23. 

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小古文教学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JCJYC2002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