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郦泺静

浙江省诸暨市天马实验学校


【摘要】传统模式下的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属于两个独立的个体,虽然教学理念倡导需要以小学教学作为初中学习的基础,但实际教学方式与方法上并未得到展现,学生学习阶段转变后往往学习效果会发生不同的变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现状与成因展开分析,再结合小学六年级文言教材内容,探究具体可行的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初衔接 文言文 教学策略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阶段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可以让学生尽早接受文言的滋养,纯净语言,培养语感。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衔接,让学生可以适应教学内容的转折,深化对文言文学习的认知,更好的感悟文言文学习的魅力,进而更好的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实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一、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现状与成因分析

结合相关的教学调研与实际教学经验不难发现,部分学生小学语文学习能力较强,当进入初中后学习效果明显不如小学阶段,而一些小学语文学习效果有限的学生进入初中阶段后学习能力明显增强。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重点在于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存在差异性,小初的教学衔接与学生的适应能力都会对学习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

首先,以小初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涉及的内容以古诗和短篇古文为主,学生不需要进行深入探究,仅是需要理解大意和能够背诵即可,学习压力较低,学生的学习参与效果也就越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篇幅不仅明显提升,并且知识内容的复杂性也更强,学习压力远高于小学阶段,自然也会制约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以小初两个阶段的教学方法分析,小学阶段的古诗文教学进度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能力相符合,并且课堂中讲授的知识不多,给予学生更多反复吸收的时间,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得到很好的保障;初中语文教学的教学任务与课时压力较大,教师需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为学生讲授更多的文言文知识,一些重难点以外的知识内容都是简要讲解,并且由于文言文知识特征影响,教学氛围相对枯燥,学生的兴趣和课堂参与度都较为有限。

最后,以小初两个阶段的考点分析,小学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字词积累,展现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丰富学生识字量即可;初中文言文教学不仅要求学生背诵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全文,学生还需要进行大量的填空或阅读理解题目练习,考试的难度也有所提升,既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还要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部分考试中涉及的文言文材料并非教材中的,学生如果理解能力较差将难以顺利完成解题。

二、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衔接

1.明确小初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差异

前文提到,小初两个阶段的文言文在教学内容、方法以及考点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对于学生文言文理解掌握的效果也有所区别。因此,为更好的增强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效果,语文教师需要从教学目标入手,在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要求,以此为基础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的渗透,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文言文课文情感理解能力,使学生完成教学阶段转变后的文言文学习适应能力得到提升。

2.制定适切的小学文言文教学目标

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观念,深入探究小学和初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存在的差异性,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中既要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也要进行初中文言文教学目标的渗透与拓展,使小学文言文教学可以发挥出媒介作用,既要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训练,深层次探究文言文的主旨与感情基调。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在重复阅读中对文言文进行鉴赏,以此促进学生文学审美情趣与理解能力的增强,为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创造优势。

(二)教材内容的衔接

1.比较小初衔接年段的文言文内容

影响学生初中文言文学习效果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小学和初中文言文内容的差异性较大,根据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来看,所涉及的文言文主要有四篇《伯牙鼓琴》《书戴嵩画牛》《学弈》《两小儿辩日》,单篇字数仅百余字;而初中阶段所涉及的《蜀道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邹忌讽齐王纳谏》等文言文的字数远高于小学阶段,生僻字、古今异义等内容的复杂性明显增强。很多小学语文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内容并非单元教学重点,仅是要求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和背诵即可,教学过程中也不会进行过多的针对性讲解,从教学内容的角度限制了学生文言文知识储量的丰富和理解能力的提升;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来说,其重要性显著增强,学生需要在理解背诵的基础上学会自主探究,从不同角度理解文言文的内涵。

2.注重小学文言文内容的有机拓展

小初文言文教学衔接需要从教材内容入手,既要教师转变教学观念,也要认识到小初文言文教学为一个完整的整体,进而运用多元化教学方法细化教学内容,增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为提升小初衔接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需要丰富文言文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布置拓展性文言文作业,如学习完《学弈》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对孟子的生平事迹进行了解,掌握孟母三迁等经典典故。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阅读相关的短篇优秀文言文作品,比如选择《世说新语》《韩非子》《淮南子》等故事性与趣味性较强的文言文书籍,或是为学生推荐《曹冲称象》《夸父逐日》《桃花源记》等简单的初中文言文内容,让学生在初步阅读中大致理解初中文言文的形式,通过阅读学习增强自身的理解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适应初中文言文教学。

(三)教学方法的衔接

1.激发学生浓厚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为深化小初衔接文言文教学效果,教师应当注重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的培养。文言文具有较强的韵律性特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语感和节奏,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以确保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准确性,以此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中的意识与感情基调。文言文语感和节奏的掌握离不开反复阅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重复阅读,并对学生的阅读过程给予针对性引导和纠正,小学阶段学生文言文阅读语感与节奏养成后,在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中也会变得游刃有余。例如,在学习《两小儿辩日》时,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完成课堂教学目标,首先,语文教师可先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向学生介绍孔子的生平简介,以及有关孔子的典故,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分层,引导学生对照文后的注释熟读课文,使学生扫除理解障碍,更好地掌握文言文的阅读技巧。再次,教师可以运用合作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组学生对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积累,并合作翻译文言文内容。这样,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意识,而且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也会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最后,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再次让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上一篇课文《学弈》,学生会在一次又一次的训练中加深理解,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与文言文有关的视频,如《中国诗词大会》《传唱经典》等节目的片段,让学生对文言文产生崇拜感,对经典诗文中的人物、风俗、典故等产生兴趣,从而进发出求知欲,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文言文的内驱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教师要注重小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不能仅是依赖教师开展学习,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使学生可以更好的适应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比如诵读习惯,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养成良好的诵读文言文习惯,对于理解文言,把握文言内容,培养文言语感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师要采用比赛、激励等多种方式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文言诵读习惯。再比如“利用工具书”进行文言文学习,是初中阶段文言学习的要求,也是理解文言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教师要强调其作用,同时在文言学习过程中引导学生反复实践体验。可以问“哪个词的意思你已经懂了?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知道的?”让学生分享借助工具书理解文言的经验,使他们在分享的过程中收获成就感,强化其运用这一方法的兴趣与动机,并逐步成为习惯。初中阶段,文言文内容的复杂性更强,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查阅习惯,通过教辅材料或是互联网进行文言文的解释搜索,如果在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初步养成这一习惯,将大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使其消除对文言文学习的畏难情绪,体会到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四)教学考评与学生心理的衔接

1.小学与初中文言学习评价的不同。从小学教学考评的角度来看,教师更加侧重于鼓励性评价,通过表扬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的认知与学习错误纠正上有待优化;初中的教学考评则更加客观和完善,会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以及考试成绩等多项内容进行评价。

2.小初衔接文言学习评价需要过渡。对于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来说,教学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性和学习自信心都会产生不同的影响,为避免小学生进入初中后不适应,教师在教学评价中也应当有一个过渡过程。学生的心理衔接主要是指当学生进入初中后会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面对新的老师和同学可能存在紧张感,也会因此导致学习退步的情况,更严重者出现厌学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对原因进行探究,为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从而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实现科学的心理过渡,从而为文言文教学创造有利条件。

统编教材背景下,语文教学更加倡导学生知识整体性的构建,语文教师应当深刻认识到文言文学习的系统性,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需要重视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衔接,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与知识内容的拓展,强化学生的思维认知,让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兴趣,进而更好的促进小初衔接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海平. 中小学古诗文衔接课程实践的思考[J]. 中小学语文, 2019(18).11-13.

[2]文霓裳.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 中学课程辅导, 2019, 013(005):128.

[3]朱琳. 用任务"链接"文言文教学[J]. 中学教学参考, 2019, 000(013):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