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浅谈数学教学中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姜燕

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龙江小学校 628317

摘要: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学科、核心学科,应拒绝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深入剖析解读教材,正确分析学情,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自身生活经验,从生活中寻找贴合教学内容的现实问题,通过创设多种情景丰富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和实践活动,让数学课堂更加贴近生活,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主动发现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理论与实践;现状;建议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以来,每次教学大纲的修改,都强调了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从学生的直接经验中获取数学知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正确认识学生,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年龄特点等,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选取适合学生的生活素材。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乡村学校的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学状况是不容乐观的,许多现象需要我们重视:未深入分析解读教材,缺乏正确的学情分析、未提供学生实践操作机会等问题,导致了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陷入泥沼,导致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低下,导致一些学生在儿童阶段就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丧失殆尽。因此,了解目前数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寻出解决之道,对数学教学具有重大意义。

二、数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的现状

(一)、未深入分析解读教材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是乡村学校的数学教学课堂中,为提高学生整体成绩,提升个人业绩,很多教师课堂教学直接按照课本或者PPT教学。教师在出示问题后,未提供学生足够思考时间,动手假设、求解、验证的机会,直接给出提示,让学生跟着自己的引导,得出固定的解题模式。这样的学习是被动地、无意义学习,限制学生思维,知识层面局限。长此以往,学生不仅思维僵化、知识层面狭窄,而且易养成依赖心理,遇到问题缺乏主动解决的心理 ,容易放弃。

(二)、缺乏正确的学情分析

数学教学,要立足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所以教师必须正确的充分认识学生,掌握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所处生活环境和所具备的生活经验。选取适合学情的生活素材,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大胆猜想质疑,动手操作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等,并最终将所学知识运用与生活实际。而教学中,教师未深入了解学生自身特点、成长环境、生活经验等,课堂中所呈现的事例距离学生遥远,不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不了学生学习兴趣。因而导致课堂沉闷,教师一言堂,学习效果较差,更别提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相关问题。

(三)、未提供学生实践操作机会

数学实践活动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一环,是学生自主性学习的体现,是学思维活跃、碰撞的过程,是大胆猜想,动手操作,探究论证的活动。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学生真实感受生活中数学的无处不在,体验数学对生活的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主动将生活与数学相连,用自身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课堂教学中,为追赶教学进度,或课前未认真专研教材,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的实践活动、或一味依赖课件,实践活动很多时候是教师的展示活动,学生充当的只是一个旁观者角色。

三、数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的建议

(一)、贴近学生实际,情境式教学

小学期间,中低学段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性、直观性为主,并慢慢开始渗透逻辑教学。因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以智慧的眼光,正确认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情,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融入情境中。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时间观察、猜想、实践、论证、交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对于生活的意义,并尝试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生活相关问题。例如教学“归一问题”时,通过超市买东西这一情景,学生自己提问,并试着寻求解决方法。通过不同问题及解决方法对比,得出先求出每份量。教学推进中,学生举一反三,列举生活中相关事例(并解决,这样有利于学生将生活与数学相联系,既培养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举一反三的能力。

  1. 、数学生活化

“数学生活化”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亲身经历等,通过对一些生活数学问题的发现、探究、解决等,概括出同类型问题的解决,将抽象问题具体形象化,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学习,是一种由个别到普遍的过程。在拓展探究中,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又实现了由普遍到个别。教学的层次性,不仅帮助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活跃思维。数学教学的生活化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着根数学课堂,立足学生实际,联系生活问题,亲身实践探究,交流概括,掌握生活数学的内涵。

例如,在教学“毫米的认识”时,我先给出一则日记让学生阅读。学生在读后哄堂大笑。通过询问学生大笑的原因,引入今天的教学。再通过学生观察、猜想、测量等一系列活动,深入的认识“毫米”,并掌握厘米和毫米的关系,为单位的换算也打下坚实基础。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寻找生活中毫米的存在,感知毫米虽小,作用却大,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1. 生活经验数学化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因此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在于通过生活问题,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又解决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发现生活实际问题,寻求解决方法后,再作用于生活现实问题,让数学知识活学活用。

例如,在教学“编码”时,通过图书管理员管理图书借阅之事,让学生想想办法如何能保证借阅图书的完好归还。学生立马回答,给每个人办一个借书证。通过借书证过渡到编码,那么如何进行编码。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全班的交流汇报,及最优方案的评选。学生不仅明确了编码的两个原则:一是格式统一;二是唯一,不重复。其次为学生提供了独立思考的机会,培养学生应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倾听能力,扩展学生思维。更为读出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等数字中隐藏信息做好铺垫,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这节课总的来说,学生对活动内容比较感兴趣,能积极参与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去认识、理解数学,并将所学知识反过来解决生活问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四、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剖析解读教材,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体系、生活经验、生活环境出发,恰当选材,将课堂中数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相连。通过课堂实践活动,让数学真正的实现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