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究

梁立广

深圳市龙华区碧澜外国语小学 51811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美育越来越受关注,如何依托美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动手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也成为广大美术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立足于小学美术教学,结合个人教学经验,重点探究当前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教学策略,力争激发学生动手实践兴趣,增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创意设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美术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获得动手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美育;美术教学;动手能力

前言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可见,培养儿童动手能力的重要性。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了“手脑并用”理论,强调了动手能力的重要性。光有想法,没有实际行动,一切都是空谈,而当学生有了好的想法,却没有好的动手能力,同样也会限制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美术学科乃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学习美术需要学生动脑、动手。所以,依托美术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是由美术学科特点以及学生发展需要所决定的。新时代美术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培养。

一、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动手兴趣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前提是学生真正“动起手来”,而要想让学生真正在学习过程中“动手”,又是建立在学生对美术实践活动感兴趣的基础上的。所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首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动手欲望。结合小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来看,游戏活动无疑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也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所以,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我常会采用游戏教学,为学生创设多种游戏情境,让学生在玩中感受美术活动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参与美术实践活动。

例如,教学《小泥人和泥面具》这一内容时,笔者尝试了如下教学活动:课前设置一个小游戏,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出示纸盒,学生上台摸一摸。“你摸到什么了什么形状的东西?”(条、球、饼等)“这些都是用什么做的?怎样才能把橡皮泥变成这些形状呢?”(板书:搓、揉、捏)
  借助游戏导入新课内容,让学生对泥塑有一个初步认识,激发学生以各种各样事物激发学生对橡皮泥“变身”活动的探索兴趣,为学生动手“制作泥面具”做好铺垫。

二、引导学生欣赏作品,增强学生动手意识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实践大多都是建立在模仿和创作基础上的,而模仿的对象就是已有的艺术作品或者生活中的实物。要想通过模仿作品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就必然需要让学生充分观察和了解作品。因此,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动手意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建议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以及生活实物,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例如,教学《生动的吉祥物》这一节内容时,我们可以提前从网上甄选一些符合小学生审美能力的吉祥物图片,课堂上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吉祥物图片,然后提出问题:这些吉祥物有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样的设计方法?吉祥物的种类有哪些?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以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总结出吉祥物人类的服饰、丰富的表情、夸张的动作、鲜艳的色彩的特点。整个教学过程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不同艺术作品,帮助学生掌握作品造型特点,初步认识了吉祥物的设计手法,为学生自主设计和动手创作作品奠定理论基础。

三、开展小组合作,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小组合作是当前各学科教师常用的教学形式之一,也是一种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意识、合作能力的教学形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一教学形式,通过让学生小组探讨、交流分享,总结出更多艺术作品设计和创作的方法,激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为学生自主动手实践做好思维铺垫,让学生的动手实践过程“一路顺风”。例如,教学《剪团花,巧装饰》这一内容时,我就进行了如下尝试:

首先开展了探究活动:重点引导学生探究“折”、“画”、“剪”三个重要操作动作,帮助学生掌握剪纸技巧。

其次,组织学生开展创想活动:学生分4大组,以小组的形式剪团花,并按小组法宝的要求装饰团花。具体包括:①添画组:贴团花,添画花瓶,绘画一幅《瓶花》;②灯柱组:把团花贴到灯柱上,学会装饰;③衣饰组:用团花做成头饰、手环、颈环等,装饰自己;④吊饰组:把团花串起,做成漂亮的吊饰,美化教室。这一活动以学生自主操作为主,以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创意设计,并且将自己的创意转变为实际作品,充分调动学生学以致用的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四、落实手工制作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当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不可能依靠一节课上的实践操作即可达成,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需要依靠大量实践活动。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我也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比如增加手工制作课程,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反复动手、反复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动手能力的发展。当然,增加手工制作课程也不是我们美术教师随心所欲的,是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以及学生发展需要的。从岭南版小学美术教材编排来看,低年级到高年级,均设有手工制作相关内容。例如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吉祥百变的巧手工》,第五单元《材料的幻想》;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百变剪纸乐园》;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美妙的泥纹饰》,第六单元《小小设计师》;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环保小卫士》......这些内容都是能够锻炼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设计思维的重要素材。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育人价值,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手工制作课程教学,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自主设计和实践。例如结合教材内容开展“变废为宝”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在生活中搜集废旧材料,比如饮料瓶,各类废纸,积极开动大脑,将这些废旧材料设计成具有实用价值以及美观性的实物,比如制作成小动物、卡通造型、生活用品,围绕小学生的兴趣展开手工制作活动,让学生在轻松的玩乐中得到动手能力的锻炼。 

参考文献 
  [1]杨秀霞.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J].学周刊,2020,(4):165. 
  [2]陈南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析[J].魅力中国,2019,(50):332. 
  [3]邱承宇.勤于动手,外化于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探讨[J].教育界,2019,(33):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