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技雕塑的多元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浅谈科技雕塑的多元性

党江波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本文主要论述由于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雕塑艺术和科技元素相结合的可能性与多元性,使得现代雕塑艺术的表现能力更加多样。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发展,雕塑艺术工作者的表达方式、材料的选择以及思想方面层次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相比较传统雕塑的研究方向,研究科技的使用与雕塑造型相结合的可能性,使雕塑呈现出更加的多元性。


关键词: 雕塑 科技 静态 动态 可能性 多元性


引言

在现代雕塑的众多类型中,其中含有科技的雕塑已经在艺术市场里占了很重要的一块版图。随着社会的大力发展,科技的飞跃式进步,目前来说单单依靠传统雕塑已经满足不了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可以说人们在生活中也处处离不开“科技”,所以雕塑艺术也需要贴合这个社会来“转型”。

一、科技雕塑发展的由来。

科技雕塑是由动态雕塑演变过来的,科技雕塑包罗万象,只要是雕塑作品中包含科技都可以叫做科技雕塑。动态雕塑之所以叫“动态”雕塑,除了可以动之外里面又包含一些科技元素,所以动态雕塑也可以叫科技雕塑。二者意思以及意义都是基本相同的。然而动态雕塑它又隶属于动态艺术,动态艺术现在是当代西方雕塑中非常重要的一块。二十世纪初的时候,西方的一些立体主义、未来主义和构成主义中都可以发现有关于动态艺术的一些雏形。

十九世纪初,俄国由于十月革命的胜利,极大的激起了当时国内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和新的创作理念。他们非常希望对旧社会、旧知识的设计理念的手法再定义,来改变旧社会中人们的旧想法,倡导用新的观点去理解艺术存在的方式和艺术中应该在当时社会中扮演的角色。1920年左翼艺术家加波和佩服纳斯颁发了《构成主义宣言》,构成主义强调空间,而不是传统的体量感,它同时也在大力提倡注重当时的科学技术。从艺术体系来看,构成主义很明显的是受到了更早的来自于西方的未来主义及立体派画家的影响,采纳了立体派的拼裱和浮雕技法,由传统雕塑的加减技法,变为构成与结合;同时也吸收了几何抽象理念,甚至运用到悬挂物和浮雕构成物,在调和与对比中引发人们的理性思考。

二十世纪初,西方的未来主义中代表艺术家卢锁罗,他的“噪音艺术”宣言和作品,是一个会发出人远处嘈杂的声音、汽车行驶的声音、马达声和扩音器的机械设备,这在当时已经是非常新颖的作品,当时很多人不理解,现在看来,不得不佩服当时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们,他们用自己的作品和眼界证明了科技与雕塑发展的可能性与互通性。

二、科技雕塑的多元性表现

达达主义杜尚的代表作品《脚踏车轮》则被称为最早的动态雕塑,这件作品是一个由金属、橡胶、马达和灯光所组成的动态雕塑,是艺术家探讨空间、时间、材料和光之间的互动关系的代表作。

四十年代美国的亚历山大·考尔德创作出许多用机器牵动雕塑的作品,考尔德非常擅长用关于铁的一切东西来组成他的雕塑,然后通过焊接的方式让其重组,凭借着其边缘的线条组成向外延伸。雕塑是静态的,但是他却借助了风的能量,用灯光和风来使他的作品“活”起来,这在当时已经是超级新颖的创作。他的作品推动了以后的科技雕塑的发展,这些创作打破了之前已经发展到顶峰的传统雕塑,为后人建立起了一块非常好的标杆。

1955年,在法国举行过一个大型展览,展出了杜尚、考尔德、伯里、瓦萨莱利、索托等艺术家的动态雕塑作品,也说明了在当时动态雕塑作品对于人们已经显现了一个比较欣赏的立场。在这之后欧洲也陆陆续续在其他地区也举办过大大小小一系列的展览。科技雕塑的影响开始形成一定的范围。

然而当下,自上个世纪末以来,科技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的科技雕塑带来了质的飞跃。新媒体、数码技术、新型材料加之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可以更完整更直接的表达雕塑艺术的创意与思想。科技的成长使得人们对世界上的水平认知迅速提高,科技雕塑开始获得了新的发展机会。

近年来科技崛起的发展更加带动了科技雕塑艺术的成长以及创作,涌出非常多优秀的雕塑艺术家,如美国雕塑艺术家安东尼·豪的风动装置艺术,通过2016年里约奥运会向世人们展示了科技雕塑的魅力。他的雕塑作品将传统金属焊接技术和科技辅助设计相互结合,作品美妙绝伦,并且充满金属感觉,与奥运开幕式全程宣传的环保主题相互呼应。这些都是科技和雕塑相结合所带给人们的轰动。

相比较于西方,国内的科技雕塑艺术的发展就已经相对比较晚了,基本上都是跟着上世纪末的公共艺术和当代雕塑艺术在国内的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上世纪末的时候,国内的科技发展的也不像当下发展的这么迅速,近年来才被各个专业领域所认可,之后才被各大美术馆拿出展览,这说明科技雕塑正式走向人们大众视野。在这之前也有一些中国雕塑家在世界上取得大家的认可,比如蔡文颖、吴国荣等,只不过对于中国现在的艺术发展成就不太明显,影响很浅。目前科技雕塑艺术在我国艺术学院的教育中,尤其是当代公共艺术教育中开始逐步涉及与科技有关的课程。

三、科技雕塑以后的发展空间

从现在的观点来看,科技对雕塑乃至整个艺术的发展只是影响了一定程度,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因为一件好的科技雕塑作品一定是可以被大众所认知的,然而目前对科技雕塑来说,全世界能被大众所认同、所认识的作品并不是很多,也只有很少的人可以看见或者是出现一些比较认同的科技雕塑。所以在科技雕塑方面的发展也不是相对迅速。

雕塑是一个可以把人类飞跃式的发展都能够以艺术形式展现出来的一个学科,反应出新时代、新变迁。恰恰这一时代科技发展的又非常猛烈,科技时代的雕塑作品必然呼唤更多、更好的雕塑作品问世。

在这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年代,社会深层次的转变必然带动社会意识与百姓心里的微弱变化。虽然这个变化不多,但是必然随着时间的流逝和社会的发展慢慢的转变过来。新的时代下必定需要新的可以反应出科技进步与大众审美的好的雕塑艺术作品,它和时代一定是贴合的,雕塑艺术家们不仅要有一双洞察社会的眼睛,还要有很高的社会思想修养。大胆引入到自己雕塑作品当中去,这些都需要很高的综合素质,在现代当下的角度去看整个雕塑的发展史,就会发现每到生产方式发生重大变革之时,就是雕塑表达方式、表达效果发生重大转变之时。只是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变革远没有这个时代急剧,所以当时代处于变革的时候,就是要学习新的技术的时候。

结语

社会的时代发展和艺术的全程转变必然是呈一个相辅相成的状态,人们会对艺术精神层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雕塑乃至传统材料的雕塑都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现在的审美需求,所以在审美需求不断更新的当下,雕塑艺术家们在寻求另一种新的方法、新的材料、新的媒介来作为我们雕塑的艺术载体,以另一种科技的方式呈现给人们,让普通大众对内心中潜意识当中的雕塑做出一个新的转变,变的不再刻板。虽然目前来说能够用的新材质选择性并不是很多,但是更多可以灵活运用的材质定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来向我们涌现,雕塑艺术家们一定会抓住这个“科技”的机会,探索更多可以运用高科技的材质、材料,从而使雕塑这个行业更好的面对普通大众,让雕塑艺术走向复合多元化。


参考文献

[1]《破壁一科技与跨媒介雕塑的可能》。焦兴涛,著。选自《当代美术家》人民美术出版社2018年

[2]《高科技使雕塑艺术更具生命力》。吴玉广、王斌,著。选自《雕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6月

[3]《动态雕塑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的应用研究》张飞,著2017


作者简介:党江波(1982.10-)男,汉,籍贯:陕西,职称:讲师、国家三级美术师,主要研究方向:雕塑艺术、公共艺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