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融合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融合探究

张楠楠

西安外事学院 710500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传统人文学科的代表,在教学中,汉语言文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创造能力。随着社会发展,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由原本的培养专门人才,不断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转变,这对专业人才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切合社会发展需求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章对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融合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传统文化;融合

引言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汉语言文学的作用不可小觑。国内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应当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的重要作用,基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重要主体,通过教育教学来有效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这也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与挑战。

一、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意义

汉语言文学经过我国悠久历史的淬炼,早已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颗星。学习汉语言文学对于学生来说,无论是提高文学素养,还是传承优秀文化都是非常有帮助的。许多学校受一些错误观念的影响,只注重专业教育,而忽略学生的人文教育,使得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开设逐渐成为摆设,也大大减少了学生的选择项,使部分学生难以选到自己心仪的课程。实际上,汉语言文学不论是对本科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同样重要,均促进了汉语言文学的继承与发扬,便利了优秀经典著作的阅读,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目前来看,针对专业教育视角下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已经存在的问题,我们更要加强对其教学意义的把握,认识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才能提升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质量。

二、汉语言文学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传统文化融入不充分

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开展中,很多教师为了能够快速完成教学内容,忽视了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造成茶文化并没有完全渗透到思政教育中,只是对茶文化的茶道茶艺等相关知识进行讲解,一节课时间就能够快速完成,这样教学方式很难对学生产生恰当的引导。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核心,如果采用固定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对茶文化进行掌握,很难通过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去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很多教师并没有深入地对茶道茶德茶精神等内涵进行深入挖掘,造成茶文化与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工作融合不合理,只能够机械似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简单的重复,造成茶文化教学过于片面。

(二)教学课程热度下降

学习汉语言文学课程的学生以往由于自身兴趣的原因,大多都从事一些社会地位相对较高的行业,譬如新闻媒体行业,不仅薪资报酬高,也容易受到社会的尊重,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被广泛普及开来,职业学校不断开设新课程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对于本科教育的汉语言文学课程,职业学校开设的该课程与其他技术类课程相比,针对性较弱,实际操作内容较少,被大多数人当作鸡肋课程,因此该课程近年来的教学热门程度持续下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正常课程开设。许多学生为提高工作技能,渴望学得一技之长,在选择课程时常常刻意避开汉语言文学这类理论性较强的课程,以便大学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就业。

三、汉语言文学与传统文化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使命感教育

汉语言文学教师是教学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是实现汉语言文学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责任的根本因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教师使命感,是确保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承担起弘扬传统文化重任的内在要求。对于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来说,首先需要从提高教师弘扬传统文化使命感教育入手,提升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在教师职业教育与岗位培训中,通过强化教师弘扬传统文化的责任教育,增强其使命感,从而使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延续传统文化根脉。其次,重视汉语言文化教师传统文化认知的提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播者与弘扬者,其自身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文学素养和道德素质,才能够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实现对学生的帮助与熏陶,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传递给学生,促使其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

(二)解读经典文本,强化学生的人格素养

针对当下髙职学生存在人生信念、心理素质差等缺陷问题,教师要在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理论以及实践教育,让学生通过汉语言学习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更能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强化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增强挫折抵抗力,从而在进人社会之后以更加平稳的心态面对生活以及就业,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业技能。对此,教师要注重对高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中的人文索养挖掘,通过对经典文本的解读以及名人轶事的分享,让学生能够跳出课本,站在更髙的高度了解中华民族的精神以及成功必备的品质在实践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考虑到髙职阶段个体的心理特征,为学生创造更多自我表达的机会,例如举办辩论赛、写作大赛或者组织朗读等,让学生在自我表现的过程中强化人文素养学习。人格教育中教师也可以通过挖掘汉语言文学中的一些生动案例,如岳飞精忠报国、屈原不屈的精神等,通过案例解读让学生受到高洁人格的熏陶。

(三)利用现代科技手段,组织课文阅读拓展活动

教育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应当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创造性。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包括汉语言文学等学科在内的高校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立足实际,保持与时俱进,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基于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优化设计教学方案,从而为教育教学以及传承文化创设浓郁的氛围。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和平台的应用,可以将原来静止、抽象的画面“动起来”,将音乐以及声音和相关的字幕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情景化、直观化以及立体化,对学生产生一定的感知刺激,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同时,还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课外拓展阅读活动,给学生们推荐一些优秀的课外书籍,并且鼓励和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感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文化修养,促使他们以历史的、发展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与眼光来审视优秀传统文化。

结束语

学习“中国古代文学”,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领悟能力以及学生人文素质的增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教授此课程,必须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要想让学生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文化视野得到广泛开拓,获得更多进步,除了以上措施之外,还必须想尽办法吸收各种先进教学经验和方法,努力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创新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从而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克宇.浅谈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N].巴彦淖尔日报(汉),2019-12-31(003).

[2]徐美娟.汉语言文学对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探析[J].时代报告,2019(12):148-149.

[3]李勇衡.汉语言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探索[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十一)[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4]魏家玉.汉语言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传播的作用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05):178+180.

[5]刘东宏.浅析汉语言文学对中华传统文化弘扬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9(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