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有效利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浅议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有效利用

郭灵凤

福建省南安市下店小学 362342

摘要:新课改的施行,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对课堂进行预设,还要有对“生成”的把握和利用的能力。具体体现在教师可以在课堂中根据学生在课上生成的各种问题,疑惑或者想法等方面进行捕捉。并合理的利用生成性资源进行授课,实现小学数学课堂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关键字:小学数学;生成性资源;捕捉利用;

  1. 引言

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泼,因此在数学课堂中,会存在很多问题或疑惑。教师如果没有对生成性资源的意识,知识按照以往的授课方式进行讲课,很难提升数学课堂的效率。如何利用生成性资源来提升数学课堂的有效性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生成性资源的捕捉与有效利用为主要内容,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策略。

  1. 目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师没有对生成性资源的概念

大部分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活动时,并没有生成性资源的概念。多数是依照着自己的经验进行课堂教学,没有进行总结和探究,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依旧是单一的授课方式。部分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或疑惑时,能够及时的解答,就构建了良好的数学数学氛围。但这对于新时代学生学习的需求并不足够,学生每一个问题的出发点都是存在疑惑的关键点,也是教师需要抓住并利用的内容。教师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关键点,才能进行拓展,进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

  1. 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化

虽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增进,教师有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但因缺乏一定的经验,导致教师在开展多元化课堂模式时,并不顺利。因此,部分教师只有有这样的观念,在实际教学中仍然延续的是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这对于提升数学教学模式来说,并没有有效的措施。其次部分教师认为改变课堂授课方式,主要是通过提问。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课堂氛围,但也非常有限。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建更为适合学生学习的课堂授课模式。

  1. 生成性资源的概念

课堂教学属于动态的教学方式,主要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沟通中不断的发展和进行,在教师和学生沟通的过程中,会不断的产生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这就是生成性资源的概念所在。生成性资源主要是教学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学生产生的质疑、想法、错误等不同的现象,同时,通过这些问题,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内容真实的情况,客观的反映了学生真实的需求。因此,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善于抓住和利用生成性资源,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更为有针对性,学生也能从中得到启发,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以及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有效的方式。

  1. 生成性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方式

生成性资源在课堂中主要体现在运用错误性、差异性、问题性等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探讨和深入讨论,使教师利用不同的生成性资源,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式。

  1. 借助错误性资源,激发学生深入学习

在充满变化的数学课堂中,学生对新的知识内容,会提出一些错误的观点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只要教师能够利用这些错误,在错误的问题上进行知识的补充,会让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更为牢固,是增强学生数学思维有效的策略。

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那些数能被3整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被5整除的数的特征,让学生思考能被3整除的数,存在什么样的特点。有个学生脱口而出:“只要个位数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不要着急反驳,这时又有学生发出质疑:“那位同学说的不对,19和29、49这些数也不能被3整除。”在学生提出质疑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换个思路来寻找能被3整除的数字特征,并在黑板上写上12,21;15,51,;24,42等数字,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学生说出:“这些数字的个位和十位都经过了调换”教师再提出:“可以先计算一下这些数字能不能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后得出果然能被3整除,这一发现,使学生从个位数字是“3、6、9”的观点,逐渐转变为“求数字的和”的方向去考虑,也顺利的得出结论。由此可见,教师的正确的引导对学生的学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经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知识、得出结论的喜悦感,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1. 把握差异性资源,激发学生进行探究

教师在数学课堂中,要注重学生的主动地位,尊重学生的想法和观点,使学生能够由被动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但教师要善于把握差异性资源,从而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

例如学生在学习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中《小数除法》时。教师可以设置相应的例题,如,小明用2.5元去买铅笔,每只铅笔的价钱为0.35元,问小明可以买多少只铅笔?是否有剩余。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所剩余的钱存在了两种不同的答案:5和0.05。对于不同的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交流,进行进一步的推导。一个学生说:“如果余数是5,那比原本的钱数2.5还要多,肯定是不正确的”一个学生说:“通过反推,用商7去乘以每只铅笔的价格0.35,可以得出结果2.45,再用总价2.5减去2.45得出余数0.05,所以0.05是正确的”在学生进行探讨后,得出相应的结论,被除数和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后,商不变,但余数要随之变化。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为清晰,不仅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还能让学生进一步的掌握学习方法。

  1. 抓住问题所在,激发学生创新能力

在真实的数学课堂中,教师不可避免的会进行知识的拓展或探讨。因此,教师课堂中,要善于抓住学生提出的问题。并提炼出富有价值性的问题,进行讨论,使学生能够更为了解教师所讲解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形的体积”时,学生通过课前的导入和预习,已经了解了长方形的体积公式。显然教师的导入环节已经不适用,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长方形的体积要通过长乘宽乘高来计算呢?”大部分学生都不清楚,由此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程当中。

  1. 结语

生成性资源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十分广泛。身为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抓住学生在课堂中问题所在,并合理的利用这些资源,展开数学教学活动。提升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对新知识探索的欲望,有效的提升数学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尹祥生.小学数学课堂生成性资源开发与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0(18):66.

[2]柳伟志.小学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J].新时代教育,2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