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读题能力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读题能力培养研究

刘茂岚

六合区东王小学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题目是比不可少的部分,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思维和计算能力,还要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读题是解题的前提,学生必须要读懂题目才能够利用自己的能力去解出题目。对于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学困生由于基础和能力相对较差,以及不良的读题习惯导致读题能力相对不高,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要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提高小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读题能力;培养

前言:

通过读题学生才能够从题目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然后进行解题。但是,对于第一学段学困生而言不是不进行读题,而是读不懂题目。许多数学题目并不是将所有的条件直接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才能够弄清楚题目的含义,找到解题的技巧。对于第一学段学困生而言学习能力和知识储备相对较差,在读题过程中无法抓住题目的重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困生的基础,提高学困生的能力,让学困生在读题的过程中能够养成良好的习惯,不断地提高读题能力。

一、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学困生读题能力的现状

第一学段学困生在读题中存在各种问题,其中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不读题”,有些学困生在做题过程中存在的不良习惯就是不读题,直接就做题。有些学生只是随意的看一眼条件,然后直接看问题进行解题。解题主要是针对题目的内容进行解答,若是题目都不读,学生又怎能解对题目呢?其次是“读不懂”,有些学困生在读题过程中存在的现象是读不懂,有些学生虽然进行了读题,但是感觉题目只是从自己的脑海中过了一下,并没有得到有效的信息,也不知道解题思路。学困生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自己的基础较差,由于学生缺乏相关的知识,即使题目中给出了条件,学生也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题。最后,学困生的心态。有些学困生自暴自弃,在读题过程中略读一下找不到解题思路就直接放弃,没有充分地调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来进行解题,导致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越来越差。总之,学困生在读题方面存在的问题既与学困生本身的知识和能力有关,也与学困生的习惯和态度有关,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困生现存在的问题来采取合适的教学措施。

二、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学困生读题能力培养策略

(一)提高学困生的知识储备

读题是学生从题目中获取有用信息的一种方式,但是对于学生的自身的知识储备也有一定的要求。若是学生自身对于该知识点不了解,即使在读题的过程中了解到了相关的信息也无法顺利地解出题目。在学生读题之前,教师可以先根据题目的类型以及内容,将相关的知识点给学困生总结起来,让学生先去复习这些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当学生具有了相关的知识储备后再让学生去进行解题。这种方式既能够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题目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二)注重读题的技巧

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读题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要重视读题技巧的教学。数学题目理解起来会比较困难,较多的学困生不愿意进行读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取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读题,让学生能够掌握一些读题的技巧。

例如,许多数学题目也都会营造一个情境,将问题融入到情境中。教师可以去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读题。教师可以将枯燥的数学题目融入到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数学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题目中的角色与生活中的角色对应起来,利用生活情境中的语言将会更容易理解数学题目。若是题目中说得是小红,学困生就可以与自己的妈妈对应起来,从自己数学的角度来理解数学知识。

例如,学生要采取复读的形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数学题目若是学困生能够多读几遍,更加有利于学困生对数学题目的理解。比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中有这样一题:明明有29枚邮票,大力有9枚邮票,明明送给大力几枚后两人的邮票同样多?这道题目有许多优生读完一遍都不能理解,更何况是“学困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读一遍题目,然后再复读几遍直到将题目的含义理解透彻。若是学生在读几遍后还是不能够理解题目,学困生可以先圈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再进行反复阅读。学困生在读题目的过程中要注重去抓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到解题的条件,而不是将题目中的每个句话都理解记忆,学困生只需要找到自己解题的关键点即可。

(三)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为了提高学困生的读题能力,还要引导学困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采用不同颜色的笔将一些重点关键词及时圈出来,从而有利于学困生对题目的理解。

比如,果园里有23棵梨树,41棵杏树,桃树是梨树和杏树和的3倍,桃树有多少棵?有部分“学困生”读完就认为桃树是梨树的3倍,或是杏树的3倍。就用23×3=69(棵)或者用41×3=123(棵),认为桃树是69棵或者123棵。其实题目明确桃树是梨树和杏树两种树总和的3倍。所以教师引导学生要明确“和”这个词在题目当中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寻找关键词或关键信息,提高“学困生”对关键词的敏锐度。同时,词与词之间的差别,也会影响“学困生”的判断。

再如,红花是蓝花的3倍和红花比蓝花多3倍。两句话字数一样但意思完全不同。类似这样的题目需要学生精读,细读,找出他们之间细微的差别。而圈出关键词可以大幅度的帮助“学困生”注意到关键点,同时也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细读题目,精确把握每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标出关键词语,在脑海中建立数学模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题能力。

总结:

对学困生来说提高读题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读题做出知识储备。并且,教师还要注重学生读题技巧的学习,采取情景读题、反复读题等一些方式,提高学生对读题的兴趣,从而提高学困生的读题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及时地将重点内容圈出来,提高学困生对题目的理解与记忆。学生的读题能力与学生的知识储备、思维能力、学习习惯等都具有紧密的联系,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来提高学困生的读题能力。

参考文献:

[1] 戈燕.学会审题: 一种数学学困生"脱困"的重要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20,(4):57,59.

[2] 张红英.沟通心灵,激发兴趣——浅析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读与写,2020,17(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