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途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途径分析

张瑞焕

浙江 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1231

摘要网络构建起人们数字化的生存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变成为了一种特殊形式,它叫做网络集群行为,每一个网络集群阶段背后都存在着社会心理机制。对这一社会心理因素进行剖析,能够有效地处理这种行为模式,信息时代对大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途径,对此进行研究,能够在了解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展开管控,帮助大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现代网络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社会心理机制;风险管控;策略


在社会转型发展的时期,社会矛盾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各种利益关系面临深刻调整,就导致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的不断出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也给政府的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这些事件直接影响了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网民会对政府的作为产生一定的质疑。大学生作为网络空间的主要群体,是网络集群行为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网络信息传播虚拟性、互动性、开放性等诸多特点,所以网民们会利用网络虚拟空间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张扬自己个性,发扬自己的不满。需要结合网民话语体系与受众心理展开分析监管,对网络集群行为进行预警,做好有效的风险管控,只有这样才能够对网络空间进行有效的监管。

网络集群行为形成的群体心理理论

(一)去个性化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了去个性化,它指的是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性别年龄职业社会地位等身份特征消失后,个体淹没在群体中,丧失个性自觉的现象。去个性化原因出现主要是因为群体成员匿名性,他们在群体中演去了自己真实身份状态之后,就会在匿名的形式下出现各种偏激冲动的行为,在网络虚拟环境中,人们缺乏社会准则伦理道德,对自我的约束导致自我感知能力社会责任感降低,甚至会出现法不责众的心理,这会导致人们会在网络虚拟环境中做出各种偏激行为。尤其是对于大学生群体,他们刚从备受约束的高中过渡到大学,这一阶段对现实社会的好奇和冲动等心理特质会导致他们去个性化在网络中表述分外明显。

  1. 相对剥夺理论

美国社会学家斯托夫提出相对剥夺感,是个体与参照的群体相比,感觉被剥夺的一种主观心理。这是当个体发现自己的家庭社会地位、职业收入、生活条件与周围的其他同事群体相比较处在劣势地位时,就感觉到自己应该受到的待遇被剥夺。当个体感觉出自己被剥夺的时候,就会出现自卑压抑愤恨不满愤怒等消极的心理,这样会导致学生出现偏执的语言或暴力的行动。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大学生群体面对着社会上突出的各种事件,会给他们带来直观的冲击,不加以思考,盲目地跟随他人,进行不满情绪的发泄,最终会导致网络群体事件的发生。

  1. 情绪渲染理论

这其实是在盲目从众心理下所出现的一种情绪状况,就是个体在接受群体活动的过程中,认为自己要维护这个群体的利益,遵守群体的规则,自觉将自己归为该群体,并将群体中的情感认知态度价值认同放大化。例如在网络事件中出现了一例大学生炫富的事件,那么同样作为大学生群体的其他学生就会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

  1. 沉默螺旋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诺埃勒诺依曼提出沉默的螺旋概念,它是指在群体讨论决策或交流发言的时候,当发现自己的观点思路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就会表现得很积极,但是出现自己的观点想法不被他人认同的时候就会很谨慎,不敢发言,因为担心被群体孤立,甚至选择沉默。在网络信息化时代,它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加速了螺旋形成的过程。在事件情景较为模糊的时候,大部分的网友会选择多数群体的意见作为自己的参考,这样就导致了网络空间成为了谣言的发酵地。

  1. 群体极化理论

群体极化就是在群体讨论决策过程中,最终会倾向于某一个观点意见。在现实中群体领导者、文化背景、群体压力等因素都会导致群体极化的现象出现。这种群体决策分散了责任,即使决策失败,个人成员也不用面临所要承担的风险,所以当出现群体决策某件事相的时候,它往往比单独决策更加大胆和冒险。经过群体讨论有一些不良的反对的观点,最终会得到大多数人的支持与认可。

大学生网络行为形成过程中社会心理学的作用机制

(一)酝酿阶段,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显现

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就是在现实社会中的敏感新闻事件,有些大学生网民为了共同的目的和利益诉求,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炒作,在短时间内吸引了众多人的关注,从而造成社会影响的事件。例如近期非常流行的一个清华学姐屁股,这一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应,也呼吁了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环境的女性,想要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对一个还没有定性事物的人物进行社会性死亡。虽然最终事情得到了解决,但是在初期酝酿阶段的利益冲突和社会矛盾在网络上引起了百万级的点击,舆论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影响,尤其是在事情真相还没有调查清楚之前,就直接在网络上形成了论断。

  1. 形成阶段,虚拟世界网民焦虑心理压抑

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进一步形成阶段,相对剥夺感和去个性化两个重要因素的影响下,导致网民中的心理焦虑和压抑扩大化,网络的相对匿名性和网民法不责众的心理,他们盲目地遵从某一种言论进行扩散,有些人甚至违反社会规则进行过激行为和越轨行为,从而导致事件不断发酵。例如在大学生群体中提出某某学生作风不良,然后将其不断地发散。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弄清楚事实,甚至不知道该学生究竟是谁,就盲目地跟从寻群众的集体想法对个人进行严重的批判。

  1. 发展阶段,社会热点和敏感事件爆发

到发展阶段时,社会热点和敏感事件会直接引爆,例如药家鑫事件,马加爵事件,都是在当前新媒体普及的情况下,给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提供了一个扩大化的渠道和平台网络集群行为,这不再简单的是话语的汇集,而直接成为了公民诉求的集中体现。这些在大学生群体中容易关注的热点话题就成为了舆情突发事件的诱导因素。例如马加爵事件后,诸多高院高等院校流行的一句话就是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寝室室友同学之间的一些小小的矛盾就会放大化,上升到马加爵事件,给整个学校的稳定性带来了冲击和不良影响。

  1. 扩散阶段,网络心理和公共舆论形成

根据沉默的螺旋理论,受到从众心理和心理暗示等诸多影响,人们就会形成一个认知,就是大多数人的言论和行为一定是准确可靠的。他们倾向于将多数网友的意见作为自己选择的参照对象,这样在网络舆情发展的过程中,因为沉默螺旋的作用就会导致优势意见逐渐形成,从而产生流言和谣言的发展传播。

  1. 冲突阶段,舆论场和话语权新的争夺

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冲突阶段过程中,因为群体极化,群体压力和群体决策等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这时在互相争论的过程中,会产生极端的观点,在极端观点下出现冒险转移现象,让群体中的矛盾冲突被迅速扩大,最终导致网络集群行为的发生。

  1. 消退阶段,舆论公关和事件逐渐平息

消退阶段就是在网络舆情突发事件的最终阶段。在这一阶段中,社会矛盾从虚拟转向现实世界。面对这一情况政府等相关人员需要做好有效的管理,有效把握黄金四小时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发生调动社会资源平息消退网络事件。

社会心理学视域下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风险管控策略

(一)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对大学生群体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网络虚拟空间成为大学生们表达自己利益诉求,进行个性张扬,发泄不满情绪的主要场所。网络也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高校要结合网络实际情况,牢牢把握网络形态的主导权与话语权,在舆论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配合政府部门,结合学生的状况,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加强对网络舆情监管,根据舆情突发事件中的集中行为,不同时期的心理作用机制,提出有效的风险管控策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地对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做好风险管控。

  1. 酝酿形成发展扩散冲突消退阶段有效应对

针对不同阶段做好有效的风险管控,在酝酿阶段,主要管控措施就是根据舆情监测和数据挖掘,做好热点的跟踪。在形成阶段主要管控措施就是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做好对舆情信息的正确分析,积极的引导,进一步对学生的身份信息展开验证,实施后台实名制和前台自愿制的模式。在发展阶段结合实际状况,有效的管控方式就是大学生网络话语体系监管,在社会政府的引导下,由大学校园展开联合调查,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到达了扩散阶段之后,主要的措施就是对网络信息进行严格把关,过滤掉不良信息,第一时间由政府或教育部门发布权威的信息,实施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到达冲突阶段后,主要管控措施就是做好主导型的舆情引导,通过网络评论员和网络文明志愿者等红色网军队伍,对一些消极引导的舆论行为展开有效的控制,到达了消退阶段之后,就是做好危机处置,建立长效机制,对事件进行分析调查和总结,增强政府的公信力。

结束语

总结全文,本文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状况,针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中的网络集群行为形成过程展开分析。对各过程中的群体心理社会心理作用机制展开了研究,针对这些做出有效的风险管控。然后有效地对网络集群行为做好管理,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高光涵,李晚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谣言治理策略研究[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20(06):47-51.

[2]倪建均.青年学生参与网络集群行为的社会心理机制和风险管控[J].当代青年研究,2018(05):80-86.

基金项目: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项目名称:社会心理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网络集群行为风险防控研究,编号Z2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