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

罗敏

横县横州镇蒙村村委小学 530300

摘要:核心素养教育思想下,各阶段性的教育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进行了合理科学的改进和创新,不仅重视文化知识的教学,还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旨在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结合核心素养教育思想,以及结合语文知识的特点,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的重心,不但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还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知识应用能力。本文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培养对策,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教学;语言能力培养;对策

引言: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更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所以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促使学生将学习和掌握的语文知识,成功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进而使学生更好地融入到自身和社会发展中。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针对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针对出合理科学的教学方式,以此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高效、和谐、愉悦的语言表达环境。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现状

  1. 教材内容覆盖不全

教师和教材是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要想提高教学的质量,以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提高对教师和教材的重视度。然而,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教材虽然有所改革和创新,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覆盖不全[1]。众所周知,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将教材中的知识点作为教学的依据,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也就被限制在教材内容上,这就导致学生接受知识的层面变窄。此外,教师在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时,很少进行知识迁移,从而减少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的机会。另外,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在单元中设计出了口语交际课程,但是教材所涉及的口语交际知识点却少之甚少。因此,教师只能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1. 采取的教学方法不当

教学方式对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言,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无法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多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甚至仅仅是将教材中的内容,原封不动的传达给学生,此种教学方式只能教授学生基础性的知识,无法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2]。第二,教师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占据着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只能被动性的听讲,很少有语言表达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自然养成只听不说的学习习惯,从而严重阻碍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第三,小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性高,有良好的课堂表现,但是有的教师过于注重课堂秩序,要求学生必须举手回答问题。此种教学方式,严重地影响了小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意义

现代教育思想要求各阶段性的教育和教学,不能以单纯的教授基础性的文化知识,作为教育教学的重心,而是要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以及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中之重[3]。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小学生的后期学习和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知识源自生活,也就用之于生活,而语文又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语言类学科,所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使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熟练的与人交往,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其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1.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培养的对策

  1. 创设积极有利的交际情境

良好的语言表达环境可以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地影响,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生能够得到语言训练,久而久之必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语言表达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出一个,积极有利的交际环境,以此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语言表达机会[4]。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改变回答问题的形式,以此为学生营造出积极、和谐、自由地交流氛围。其次,针对教学内容,教师还要充分的发挥出引导作用,使学生有说不完的话,以及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逻辑,进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例如,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课,教师就可以针对课题身边的“小事”,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的交际环境。如,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讲解一些,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以此将学生带到交际情境中。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故事,尽量鼓励学生以自身的经历为重心,主要是由于亲身经历的事情,能够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积极性,还可以丰富学生的交际话题。通过创建积极有利的交际环境,成功的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效果。

  1. 营造和谐民主的交流氛围

教师对于学生而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威慑力,同时又由于小学生身心发育不成熟,在学习中自然会形成一种胆怯的心理,从而导致学生不敢和教师语言交流。因此,针对此种情况,教师应该营造出一个和谐民主的谈话氛围,如此一来使学生从被动性的说话,转变为主动性的说话。首先,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时,应该发下身段,尽量采用平易近人的教学语言,以此使学生放下戒备心理,继而使学生可以大胆地进行语言表达。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多以鼓励和表扬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以便帮助学生建立说话的信心。

例如,教师在开展《北京的春节》教学活动时,就可以用交流的方式完成授课,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还能够为学生营造出和谐民主的交流氛围,以此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如,教师将春节设计为交流的话题,并且告知学生“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相比大家都有所经历,那么希望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春节里的情境,不要担心回答错误,要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会积极踊跃地回答,此时教师不要墨守成规,让学生举手回答,可以直接鼓励学生到讲台上进行语言表达,此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民主、自由的气息,也就能够激发学生语言交流的兴趣。

  1. 教学中选择适宜的教学法

教学方式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以及影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以此为学生提供语言交流的条件。例如,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首先,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若干学习小组。如,将语言表达能力出色的学生,与表达能力薄弱的学生分为同一个小组,如此一来学生之间就可以形成良好的绑带效果,进而达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目的。其次,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该制定合理的学习规定,用以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如,教师可以规定“每个小组成员,在参与合作学习时,必须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规定的指示下,学生自然能够融入交流和讨论中,也就能够锻炼到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的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须针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做出合理的改进和创新。本文主要提出了,创设积极有利的交际情境、营造和谐民主的交流氛围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当然,能够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还有很多,像是组织丰富的语言类活动等。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坚持创新的思想,以便为学生创建出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方式。

参考文献:

[1]王光明.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训练的有效对策[J].文学教育(下),2020(12):82-83.

[2]陈小玲.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对策探究[J].文学教育(下),2020(08):66-67.

[3]靳南萍.在角色游戏中培养幼儿表达能力探究[J].科技资讯,2020,18(22):132-134.

[4]帅珍珍.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小学高年级口语交际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