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素养教师炼成记——基于杭行路小学“五行素养教师”培育的校本化行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3

五行素养教师炼成记——基于杭行路小学“五行素养教师”培育的校本化行动研究

夏晓菲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良渚杭行路小学


摘 要:新时代呼唤新教育。中国教育已经开始进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社会各界人士对教师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如何卓有成效地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成为各中小学校面临的重大课题。近年来,学校以建设百年名校为目标,致力于培养一支具有学校文化特质的五行素养教师队伍。五行素养教师的核心意义是培养具有“爱行、雅行、识行、能行、谋行”等五大核心素养的教师,其指向全体教师的发展,指向全体教师全面素养的提升,比单一或选择性地培养某个群体或教师的某个方面的素养更加全面和立体。

关键词:五行素养教师 全体教师发展 全面素养提升


1.培育五行素养教师的现实需求

1.1国家发展的要求

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做“四有好教师”、“四个引路人”,要求教师要有仁爱之心,儒雅气质,学识修养,专业能力以及创新谋略,这与“五行素养教师”培养的落脚点一脉相承。

1.2学校办学的需要

学校成立于2018年8月,“人人都是小行家”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围绕这个办学理念,学校提出了培养具有五大核心素养“健行、品行、智行、雅行、创行”的小行家少年。而为培养这样的小行家少年需要有与之相匹配的教师队伍做支撑。教师需具备适应学生五大核心素养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因此,学校提出培养具有“爱行、雅行、识行、能行、谋行”的“五行素养教师”,成长教师,成就学生,发展学校。

1.3教师成长的需求

学校处于建校初期,教师队伍呈现两头大,中间少的现状。即教龄20年以上、5年以下教龄的教师多,5-20年教龄的教师少,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教育思想有薄弱化和固态化的倾向。所幸的是,各层次教师学习热情高,有急迫意愿提高自身修养和专业素养。但在个体自主提升的过程中常遇到头绪多、少支撑,无路径等困难。针对此种现象,学校提出以校为单位,实施“五行素养教师”提升工程。

2.厘清五行素养教师的基本内容

五行素养教师培养力求打造一支高道德情操,高形象气质,高学识修养,高教学能力,高思维谋略的教师队伍。具体来讲,“爱行”指教师要有严慈相济、敬业奉献的大爱情怀;“雅行”,指教师要有优雅、高雅、博雅的言行,形成儒雅的气质。“识行”,指教师要有丰富、丰满的教育知识和教育见识。“能行”,指教师要有深耕教育课堂,在课堂中验证自己的教育能力;“谋行”,指教师要与时俱进,敢为人先,不断超越。通过对五行素养教师的全面研究与实践,促进教师精神层面的升华、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品质的提升。

3.探索五行素养教师的落地路径

针对五行素养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和内容,我们依托校本研训抓落实,让校本培训紧紧围绕教师提升的五大素养,分不同阶段、针对不同团队、根据不同需求开发相应的分层多维研训项目,通过“指向素养,立体建构”、“明确体系,分层打造”、“个性需求,项目推进”等策略全方位、立体化、分阶段培育五行素养教师队伍。

3.1指向素养,立体构建

基于学校行行教育理念,把培养学生五大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与教师五大素养的提升进行有机融合,立体构建起五行素养教师培养的框架。

3.1.1全力构建核心价值——爱行

学校将师德建设放在五行素养教师培育的首位,通过构建《五行素养教师评价方案》、《五行素养教师岗位绩效考核办法》等制度,使教师从理论、制度认同到精神引领,最终落实到实际行动,以“爱行”的师德研训,在校园里浸润到每一个角落。通过挖掘身边“静心教书、潜心育人”的个人或团队,宣扬他们的事迹,表彰他们的贡献,大力弘扬师德。

3.1.2全心培育儒雅气质——雅行

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材,教师的儒雅气质会不自觉地熏陶感染周围的每一个人。学校通过开展“教师礼仪课程”、“教师心理健康课程”等加强教师的言行修炼,让教师把自身当作学生的教育资源,做学生言行的示范者和引路人。

3.1.3全面提升学识素养——识行

为全面提升教师的学识素养,依托学习型团队建设,打造中层管理团队、三长团队、班主任团队、各学科组、备课组团队。各团队建立自己的团队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内容,定期开展团队学习。在教师层面开展微信悦读坊、读书分享坊,做好每月一本书、一部教育电影推荐,开展“读书论坛、教育沙龙”等活动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参加五行课程和理解力课程学科内、学科间、超学科整合的研究,促进教师成为学养深厚的一专多能型和全科型教师。通过教师“且学且思且行”,编写教师论文、随笔等入《小行家启行集----教师篇》。

3.1.4全员提高能力素养——能行

基于不同阶段、不同需求,构建三阶段研训体系:职初期研训、职中期研训、职高期研训。职初期研训针对入校0—3年教龄的教师。通过岗前培训、理论学习、师徒结对活动、新教师汇报课、教研组研讨课等方式帮助新教师迈好教学第一步。职中期研训针对4-15年教龄的教师。通过理论学习,推门课、课堂节评比等研训方式,促使这部分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向更高一个层次迈进,致力于培育一批学科带头人、区教坛新秀和教学名师。职高期研训指向16年教龄以上的教师。通过开展理论学习、师徒结队、学术导师高端论坛、设立工作室和开展课堂展示、参加高端论坛等研训项目,打造一批在区、市一级层面有影响力的领头人。

3.1.5全局发展谋创素养——谋行

开发特色化的研训项目,培养教师的教育谋略、创新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如“小行家课程”研究项目、“学业评价研究项目”“儿童阅读研究项目”“快乐习作研究项目”、“国际教育研究项目”、“良渚文化研究项目”、“民族文化研究项目”“儿童绘本阅读研究项目”、“英语绘本阅读研究项目”、“教师读书项目”、“信息素养研究项目”(各学科)、“主题式教研项目”(各学科)、“共享式教研项目”(各学科)、活动式项目(春花艺绘节、夏日双语节、秋绚科幻节、冬阳健身节)等。由教师以兴趣出发,自主申报认领,自由组成各个研究团队,学校给予场地、经费及指导。

3.2明确体系,分层打造

基于不同阶段、不同团队、不同需求,五行素养教师培养呈现三大体系:阶段式研训、团队式研训、项目制研训。通过多层面、立体化的研训,全面培育五行素养教师。

3.2.1基于专业成长——阶段式研训

3.2.1.1职前期(跟岗一学期)——适应性研训

开展岗前培训。制定新教师跟岗学习的方案和具体的计划,新教师在正式上岗前,有专项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解读学校精神、学习学校办学行动纲领,了解学校一日常规等,让新教师知道要做什么和怎么做等。

新教师集中研训项目包括师德培训、制度学习、教学常规学习、科研和课程建设等,学校建立专门的培训指导团和相应的入岗培训。

跟岗学习:为期一学期的一对一跟岗,按照跟岗学习方案初步掌握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检查)、辅导、检测等教学常规工作,养成自觉钻研业务的良好习惯。

3.2.1.2职初期——过关性研训

对入职0—3年青年教师,采取过关性指导的研训方式,帮助新教师迈好教学第一步。

研训阶段:

第一学年:入门期。通过开展教学常规、班级建设、学生管理、教学基本功的学习和实践,引导新教师巩固专业思想,掌握教学基本功,了解教育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班主任工作操作规程,基本胜任学校教育教学岗位工作。

第二学年:规范期。继续强化师德教育的同时,加强新教师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提升以及专业发展规划建设,帮助新教师进一步熟悉教育教学常规,提升学科教学技能,提高班级管理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率。

第三学年:成型期。侧重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善、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的提升,加强实践与反思,使新教师初步具有课程实施能力和教科研能力,为向优秀教师行列迈进打下坚实基础。

青年教师集中研训项目有教学规范专题讲座。如作业的批改规范、试卷命题、后进生辅导策略等。有师徒结对对应指导,三年以内的教师,除了师徒结对定向学习外,还成立了青年教师联盟。学校制定相应的活动制度,保证一个月一次培训活动,专门针对新教师在教学或班级管理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相关的培训与研究,通过这样的形式促进其专业尽快发展。每一学年进行青年教师评优课,每学期定期进行行政听课反馈,学科组内阶段性汇报课等,通过常态化开课提升课堂教学能力。

3.2.1.3职中期——拔尖性研训

建设好学校骨干教师队伍,既是实现学校工作目标需要,更是提高在职培训的质量的需要。通过研训,努力培育校、区一级的教坛新秀和学科带头人教师,对骨干教师的成长建立相应的研训项目和管理制度。

研训的具体要求涉及师德规范、专业成长和指导青年教师等,如每每学年在校级及以上讲课或上示范、研究课至少一次。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其中听非本校教师课不少于5节。能承担(或第二合作者)一项区级及以上的课题研究。每学年撰写的教学研究论文至少一篇在校级及以上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在公开刊物上发表;至少指导本校教师1—2名,被指导的教师能在校级教研活动中开课,论文在校级论文评选中获奖等。

骨干教师集中研训项目有骨干教师论坛:定期面向教师开展科研论坛、经验介绍、读书交流等。还有每年基于不同主题的各学科骨干开课引领以及校际学科骨干教学交流等。

3.2.1.4职高期——褒奖性研训

职高期研训是指向具有市级教坛新秀称号及高级以上职称,从事16年以上学科教学工作的老师,目标是通过研训,打造一支在市一级层面有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工作室负责人。这一层面的研训更多的是借助校外的专家团队、高端培训项目。如学术导师高端论坛:定期面向教师开展科研论坛、经验介绍、读书交流等。还如定期面向教师进行工作室活动展示,呈现工作室成效。又如参加高端研训项目:外出讲座、学术交流等。

3.2.2基于协作管理——团队式研训

根据五行素养教师发展需要,建立了中层管理团队、三长团队、班主任团队、各学科组、备课组团队等学习型团队,每一个团队都有自己的研训计划和研训内容,定期开展团队学习活动。学校对各团队学习建立相应的评价制度,每年评出先进团队,给予奖励。

3.2.2.1打造中层管理团队

中层干部是学校管理中的核心力量,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为此,学校把干部培训工作作为教师培训工作的一个重点,通过好书推荐、管理论坛、撰写手记、实践考察等方式,提高干部队伍理论素养和解决管理工作实际问题能力。

3.2.2.2打造“三长”团队

为了让优质教育得到均衡发展,加强学校管理中最基层的管理者的培训,是学校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基本保证。学校对“三长”队伍的培训有专门计划,由专人负责。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经典案例分析、经验交流分享,外出考察学习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培训形式,提高三长这一最基层管理干部的管理水平。

3.2.2.3打造班主任团队

在班主任队伍培育中,围绕习惯养成教育、主题活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家校密切协作等多项主题开展专题研究培训,提高班主任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过程中的素养和能力,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质量。

3.3个性需求,项目推进

根据课程开发的需要、学科发展的要求以及教师个人发展的个性需求开发了一个个特色化的研训项目,多维度推进教师研训,其中包括学校内的主题研究,引进的教学研究等研修项目。且每年通过教师培训需求问卷不断调整更新,鼓励教师以兴趣出发,自由组成各个研究团队,学校给予场地、经费等条件保障。

4.可见五行素养教师的显著成效

就本校而言,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五行素养教师队伍,引发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行为,进一步推动着学校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另一方面,拓宽了教师培养的思路,得到更多基于学校文化和学生培养目标的教师培养案例和方法,为其它兄弟学校、教育部门提供校本化教师队伍建设的立体蓝本,带动了区域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ba08b4abfd0a79563c1e72de.html

[2]傅树京.构建与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培训模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6月

[3]廖忠祥 江绪先执笔.“五行”魅力教师培育路径设计与载体创新的实践研究.[R].杭州袁浦中学,2016

[4]任春亮 应三潮.国外教师培养对国内师资培养的启示[J/OL]. https://wenku.baidu.com/view/21e9aa3410a6f524ccbf8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