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视域下农村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的建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元认知视域下农村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的建构分析

陈童铸

贵州省兴仁市巴铃镇巴铃小学 贵州省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562399

摘要:元认知视域下建构农村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能促使学困生自我觉察、体验、调节与评价自己的认知加工过程,通过自我的有效监控、计划让学困生从认知方面入手调节自身行为、态度等,学困生元认知的发展有利于其掌握正确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在学习上获得更多成就感和成功。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

国内学者认为“学习困难”学生不存在感官障碍,智力水平无异常,可学习成绩和同年级其他学生比较较差,难以实现预期学习目标,也被称为学困生。元认知并非知识体系,其是个人认识自我的一个过程。学习困难学生通常在元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即其内部认知出现问题,元认知视域下建构农村学困生帮助机制,对学困生的转化和“脱困”具有现实意义,能促使学困生提高个人学习水平、改善个人学习情况、实现个人价值。

一、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农村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才会让学习困难学生产生学习驱动力,教师可以讲授知识、指导方法,但不能替代学生完成学习,学习任务的落实者只能是学生。学困生自身通常缺少学习动机,即自身不愿意监控以及调节自己的认知加工活动,其对学习更多是一种应付心理,这影响了整个学习活动质量。教师应采取多样化、趣味性的教学方法,让学困生将学习和快乐联系在一起,给予学困生更多鼓励、尊重和认同,让其产生成就感,提升其学习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去分析和归纳自己学习不佳的原因,进而做出改进。多媒体教学能够从视觉、听觉等感官方面刺激学困生的元认知,情境教学可以加强学困生的认知体验,学困生有意识观察以及分析自己思维活动,提升其反省认知水平。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朱自清的《背影》时,就可以让学习困难学生分享自己和父母之间比较难忘的事情,通过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其感受来自父母的深沉的爱,同时体会朱自清这篇文章所蕴含的浓浓深情。

二、正向指导,帮助农村学习困难学生掌握恰当学习方法

一些农村学习困难学生思想上较为重视学习,认为学习能够改变命运,其也在学习上付出了较大努力,可是元认知已经存在障碍,学习依旧难以取得理想成绩,这是因为其学习策略不当,学习困难学生不知道怎么学,其更多倾向于死记硬背,在知识理解上不够深入[1],在知识应用上不够灵活。教师应实施策略性教学,即引导学生认识学习策略的特征以及作用,学困生在教师引导和自我摸索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利用策略提升自己的学习思维以及综合运用能力,改变自己学习上的随意性以及盲目性。模块知识单个呈现,同一知识点的各个模块之间存在紧密关联,教师应注重学困生知识联系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发散思维的培育,学困生学习完某个知识点后,应在头脑中形成一个逻辑清楚的知识线路图,系统化知识网络对学习困难学生的知识理解以及应用皆有着重要作用。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解梯形面积时,就可以引导学困生回忆三角形面积,让学生自己发现三角形和梯形两个面积公式的联系,引导学生尝试用三角形面积求梯形面积。再比如,语文教师在讲解陆游的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时,可引导学困生回忆其他爱国诗句,学困生在这种联系中形成一个爱国诗句知识网络体系,对自己的理解、记忆和应用皆有推动作用。

三、加强互动,提升农村学习困难学生自主性

教师应和学困生加强互动,构建师生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教师在互动中了解学困生的需求和知识掌握情况,学困生在互动中感受教师的关怀、重视和期望,产生学习的信心和欲望。教师要保证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学困生在教师、其他学生、家长的评价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进行反思,提升认知水平。教师的矫正性对学困生的帮助只是一时的,唯有学困生自己的矫正性才能长久推动其提升认知能力,所以教师应重视让学困生展开自我评价和自我矫正[2]。同时,教师还可在学习中向学困生灌输竞争思想,竞争模式下的好胜心会引导学困生的意识和行为,让其产生学习动力,降低学习惰性,将思想与行为关联起来,适当的对比可以让学困生产生紧迫感,对自己的认知行为进行反省,为自己的发展制定合适目标,让其学有所向,达成自己的目标。

、结束语

学困生一般在元认知能力方面存在缺陷,表现为学习方法针对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活动效率低下等。元认知视域下的帮助机制可以帮助学困生更清楚认识自身的学习活动,通过反思和调节提升学习活动效率,完善学习方法,制定明确学习目标,从而达到学业成绩提升目标,优秀的元认知能力帮助其扫除学习路上的障碍,让其转化与“脱困”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 卢增福.实施实施“元认知”评价,转化数学学困生[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下旬),2018(07):56.

[2] 李梦莹.试论“元认知”视域下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英语画刊(高级版),2018(18):59.

[3] 农村教育体制改革70年发展及前瞻[J].佘宇,单大圣.行政管理改革.2019(06):4-12

[4] 新时期农村教育的取向选择[J].秦玉友.教育发展研究.2019(06):8-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