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与对策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与对策探析

简笑天

武汉工商学院 湖北省 武汉市 430074

摘要:在大学生的教育中,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都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学生接触到的言论众多,其中不良言论也间接地影响了学生本人的成长。在此背景下,大学生公德失范现象也越来越多。对此,本文将以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为出发点,分析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自身在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中起到的影响,并积极探讨如何矫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帮助大学生塑造良好的三观,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学生教育;社会公德失范;失范原因;失范矫正;

引言:

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社会及国家重点关注的工作内容之一,也是学校在教书育人中的重要点教学内容。但是目前我国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却存在部分大学生社会公德意识淡漠,出现了公德失范等情况。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由于学生自身受到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学校缺失了对于社会公德这方面有效的教育,缺失对于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状态的引导所导致的。因此,本文认为想要矫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就必须从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出发,分析社会、学校、家庭及学生个人在这之中的因素,并根据不同因素的比重进行矫正。

一、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

社会公德是指公民在社会交往以及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其涵盖范围极广。而社会公德师德是指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以及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道德意识淡漠以及道德失范的行为。这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显然有所违背,不仅会对大学生的正常心态以及心理健康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带来无法弥补的创伤。因此,本文认为学校应当在全面分析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的基础上,探讨如何矫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失范问题。

二、影响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因素分析

1、社会因素对于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学生能接触到的言论越来越多。其中,真假言论混杂,部分阻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言论也逐渐成为部分学生所追捧的“正确言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社会上的部分人群盲目鼓吹金钱的重要性,“唯金钱论”,认为金钱是高于一切道德准则的重要物品,甚至有“拜物教”的趋势,在互联网上大肆宣扬“金钱论”的正当性。而刚接触社会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关键关口,此时学生的生活方面有了极大的扩充,部分学生也面临着不正当的攀比之风,遇到此类言论很容易被吸引,甚至成为“金钱论”的鼓吹者,进而出现社会公德失范现象。

2、家庭因素对于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影响分析。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教育,也是学生塑造三观的重要阵地。在家庭教育中,良好、健康的家庭氛围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消极的家庭氛围也能够对学生的三观以及个人成长起到消极阻碍的作用。根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学生长期处于父母的争吵中,家庭环境破裂,其自身的道德观念也会相比与家庭环境健康的学生更加淡漠,出现社会公德失范的概率也越高。在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中,虐待动物是常见的公德失范现象。在探究这类学生道德意识淡漠的原因时,经常出现家庭环境不和睦、父母一方过度溺爱或漠不关心的现象。父母一方或长辈超过自身的、不健康的过度溺爱或者漠不关心都有可能导致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低下。

3、学校因素对于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影响分析。学校在学生的生活中不仅起到了学习的作用,它更是培养学生健康三观、健康心理状态的重要阵地。但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学校对于学生的学习过于关注,唯成绩论,认为成绩差的学生不符合“好学生”的定义,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又缺乏必要的关注,学生在家庭、社会受到的不良影响没有合理的排解,由此导致自身社会公德失范、道德低下。除此之外,近年来学校大力倡导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自治组织的重要性,学生会、团委等学生自治组织成为学生初入大学所向往的重要组织。但是学校却缺乏对于这类学生组织在道德和思想纪律上的必要引导,导致这类组织内部的官僚气息十分严重,学生在这类组织中盲目崇拜高年级学长学姐,对于低年结的学生斥责打压,这种不正常的人际交往也是导致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重要原因之一。

4、大学生个人因素对于自身社会公德失范的影响分析。在上文中,本文分析了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于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但是在原因当中,大学生自身因素所占比重也十分大。一方面,初入校园的大学生面临的人际交往十分多,如果接触了不良朋友或面对朋友之间的家庭条件有不正当的攀比之风,将会导致自身陷入到嫉妒等不良情绪之中,进而引发自身社会公德失范。另一方面,学生在大学阶段不可避免地要结交新的朋友,如果自身的心智不成熟,也会被所谓的朋友的不良三观带偏,进而出现奢侈、攀比等不正当风气。除此之外,虽然大学阶段都开设了思政课程,但是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重视程度要远低于自身的专业课程,在上课时出现逃课、厌学等现象十分普遍,无法接受到良好的三观培养,因此在遇到不良思想时也更容易被腐蚀。

三、如何矫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

大学生作为国家现代化发展的新鲜血液之一,是国家人才培养的关键,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才能够为国家今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因此,面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学校必须积极进行教育,不断矫正大学生的不良问题。

  1. 大学应当加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令学生拓展自己的眼界,接触到不同的世界,丰富自己的人生阅历。首先,学校应当积极整治目前学校内部存在的不良风气,如学生会的官僚风气等,引导学生会建立自查自纠的制度以及行为准则,保证学生会内部的思想正确。其次,学校应当积极开展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令学生感受到社会的不同面,丰富学生的阅历,减少面对社会不同言论时被骗的几率。例如绿色生活、支教活动、灾区捐款等,这些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都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其正确的三观。

  2. 大学应当强调学校内部的风气建设,加大思政课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比重,积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大学应当以积极、正能量的三观作为学校校风建设的出发点,整治学校内部的不良之风。其次,学校应当加大对于思政课以及心理健康课程的重视程度。思政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健康的三观,心理健康课程能够保证学生不受到心理问题的影响,这二者都是学校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关键。最后,学校应当鼓励学生重视思政课程以及正视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 大学应当重视大学生个人在社会公德培养中的重要性,积极开展校风活动,令大学生能够从自身做起纠正不良行为和失范行为。大学应当积极鼓励学生的好人好事,令这些学生形成榜样作用,带动学生之间的良好风气的形成。除此之外,大学也应当对于失范行为予以批评,通过鼓励与批评并举的方式告知学生应当重视社会公德,重视自身道德的培养,保证学生的行为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的不良思想、不良的家庭环境以及学校对于思政课程、心理健康课程的不重视都是导致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的原因之一。学校在面对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时,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参加不同的社会实践,丰富学生的眼界,并鼓励学生不断纠正自身的不良行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思想道德素养好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文池.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原因与对策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7(01):127-128.

[2]武晓红.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失范现象及对策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

基金课题(须有编号):项目名称:模因论视域下的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YJAZH007)



作者简介:简笑天,(1983.5),性别:女,民族:汉 籍贯:湖北宜昌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 职称:讲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