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升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究——以“人文杭州”美术教学课程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有效提升初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实践探究——以“人文杭州”美术教学课程为例

沈颖文

杭州市勇进实验学校 浙江省 310016

摘要】人文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标尺。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美术思维、美术创造和美术审美,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在进行中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让美术课堂充满人文意味,让学生从美术的基础教育中提升人的精神文化素养呢?那就要围绕课程目标,挖掘课程内容,从美术课堂教学中思考,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陶冶情操、塑造人格、涵养人文精神。本文以“人文杭州”为主题进行美术课堂教学实践,展开这一问题的探究。

【关键词】提升人文素养 实践探究 人文杭州


  1. 背景与意义

我国艺术教育的根本是“立德树人,以美育人”。美育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创新意识的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伴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推进,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越发重要。在现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下,带来了美术教学目标的革新,2020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清晰界定了学校美育在整个教育乃至每人的成长和发展中的意义和价值。学校美育以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对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应体现在当前阶段,还应该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使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得以持续发展和提高。中学阶段是学生形成健康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关键阶段,是提升人文素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机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美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提高,推动学生的发展。

  1. 围绕课程目标,挖掘课程内容,“人文杭州”系列教学课程设计思路。

新时期的美术教育不仅要注重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美术思维、美术创造和美术审美,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学生最为熟悉的社会环境,无非就是自己的家乡,江南好,最忆是杭州,这里烟雨如梦,人杰地灵,诗词歌赋、民间故事、传统非遗项目、历史知识、风景名胜……以“人文杭州”为主题的各类美术课程设计唤起了学生的文化认同,结合初中美术教学的内容,对教材中蕴藏的人文素养知识进行挖掘,通过此类课程的设计,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学生培养其人文底蕴,提升其人文素养。

  1. 603769d0850e2_html_dc7744a78abd629e.jpg 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若没有内心感悟,又谈何创作灵感呢,学生需要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师应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将学生的审美需求融入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发挥学生内在潜能,进入学习准备阶段。浙美版八上《动漫天地》教学目标为:了解动漫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动漫形象绘制的基本方法。这是一节绘画课,在教学内容设计上进行提升,结合2022年杭州举办亚运会的契机,以我为亚运来助力为主题,创设了亚运宣传的情境,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宣传杭州、宣传亚运,设计杭州亚运会吉祥物。从简单的知识点开始,一步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师:四年一次的亚运会将在2022年在杭州举办,今天我们为杭州亚运会活动预热,来设计一个亚运吉祥物。我们可以设计一个什么造型的吉祥物给大家呢?如何体现杭州特色与运动精神呢?同学们互相讨论。[小组讨论]学生大胆交流所喜欢的吉祥物形象,讨论如何融入杭州特色、杭州文化,同时欣赏往届亚运会、奥运会吉祥物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对比、分析、表述,找到他人值得借鉴的地方,利用互动交流形式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知识的运用中,锻炼美术思维能力,进一步体会文人追求。

(二)鼓励创新,激发学生展开思维创造。黑格尔曾经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身就是想象。”想象从何而来?是从客观生活的观察中提炼概括得来,再将提炼的思维转化成创作表现的灵感,这种灵感是学生思维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是创新空间的不懈动力,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更多的“化学反应”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迸发出更多的创新灵感。如生活日用品的设计,作品素材的取舍,色彩搭配的选择等等,每一个创造灵感都冲击着学生的视觉和审美,都是学生思想的结晶、智慧的体现。创新对学生永远有着新鲜而神奇的魅力,创新更是学生终身发展的不竭动力。在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想法,多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并让学生在创新中感悟学习的快乐、生活的美好。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地对身边和生活中的美进行一定的探索,让他们到生活中去寻找美、采撷美、创造美,充分发挥他们的无限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如浙美版八上《从生活603769d0850e2_html_b6d61f56e23eb2d0.jpg 中吸取设计的灵感》一课中,通过“杭州元素”主题的生活日用品设计,如以杭州市花桂花、西湖荷花、断桥、钱江新城等进行构思。师生积极互动、交流,以视频引入,经典的设计中学生看到设计师们注重文化与生活,让艺术服务生活,在生活中解决问题。利用学生从生活中所得的实际经验,教师对学生的想法做进一步引导,在学习、鉴赏和体验中用启发式语言进行教学,在强调技法训练的同时关注学生思维训练,注重学生的原创设计,启发学生思维,鼓励创新,不断激发学生自身的审美能力以及创造力,之后达成学习目标。在本课中学生设计出各类鲜明杭州特色的产品,效果图最后的呈现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创意和自主性。

(三)文化传承,提高文化自信。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自古重视艺术审美,传统美育不仅讲究技法形式,也含有深厚家国情怀、道德精神。杭州文化底蕴深厚,书法、绘画、建筑、工艺、文化遗产……其中可挖掘的资源众多。在文化中寻找经典图像,如良渚玉器上的纹饰主题为神人兽面纹,这体现了良渚先民“天人合一”观念和信仰,并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通过欣赏评述,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又如在浙美版八上《瓷器之美》一课欣赏时,制作精美的课件,配合古琴、图片、诗词、视频,结合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藏品的实例,教师娓娓道出瓷器的美,把课上得极具文化意味,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对待美的观察能力。再如浙美版九上《向民间艺术家学习》一课学习中,通过杭州王星记扇艺艺术家的引入,对扇子文化进行研究和探讨,逐步了解与扇子相关的传统文化,发掘其中的美术成份,并通过对这种教育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了解扇子文化的内涵,在提升艺术素质、文化素养的同时,传承并发扬我们优秀的民间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审美情趣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1. 603769d0850e2_html_34d014b8de23c41d.jpg 化结构,推进多元学习形式。《美术课程标准》指出要“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和艺术作坊等。学校与美术馆,博物馆以及社区携手,开展多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学校努力创设条件,开发开设系列游学课程,以供每一位学子选修。经过研究和探索,我们根据杭州市的人文景点、初中阶段学生课本涉及的内容。制定符合初中生实际情况的研学旅行线路,每学期开展研学旅行活动,选择地多为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研学活动从规划到评价,体系过程完备。每次出行学生都要完成由学校自主设计的研学旅行手册,手册中布置的探究性问题涵盖各学科领域,学生通过此类丰富多彩的研学实践活动,在综合探究和实践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内化为家国情怀和民族情感,树立正确的观念,提升人文素养。另外为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学校组织丰富的美术社团活动和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美术实践机会和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也能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进一步提高。

  1. 结语

提高人文素养与教育目标相符,挖掘本土资源具有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望的作用,既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也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他们对祖国,对家乡的热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有机结合美术教学内容和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美术能力和美术核心素养的提高,推动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2] 甄巍:艺术教育强调文化素养已是大势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22日

[3] 吴天红.学生美术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分析——以"美术鉴赏"课程为例[J].学周刊A版,2020,000(017):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