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家庭教养方式对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

韦佩君

河池市技工学校, 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为促进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早期家庭干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父母版长处和困难问卷(SDQ)及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PU-P)对4所幼儿园2553名学龄前儿童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进行调查,分析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结果: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异常检出率最高,为21.6%;其次为多动、困难总分、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和亲社会行为问题,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6.9%,10.8%,10.1%,9.9%和7.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拒绝和控制/过度保护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分层分析显示,母亲的拒绝和控制/过度保护以及父亲拒绝均会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父母的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但是父亲控制/过度保护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无关(P>0.05);其他监护人仅表现为拒绝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同伴交往问题异常的风险、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困难总分异常的风险(P值均<0.05)。结论:家庭教养方式会影响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发生风险,且母亲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关联性更强。

关键词:教育;行为;情绪;儿童;学龄前

引言

经过调查了解,现代社会中的学龄前儿童、家长以及家庭都存在着诸多问题,深挖其原因,还是家庭教育出了问题。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努力改变原有的家庭氛围,让儿童在爱中成长,引导儿童去做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主人,勇敢地踏出每一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3月间选取4所幼儿园的全部学龄前儿童为研究对象,问卷由父母或其他主要监护人填写。共发放问卷2894份,回收问卷2735份(回收率94.5%),剔除缺失较多的问卷182份(包括49份基本信息缺失较多,133份行为问卷缺失较多),最终获得有效问卷2553份(有效率93.3%)。研究对象的年龄范围为3~6岁,平均(4.67±0.88)岁。

1.2工具

1.2.1一般情况

采用自编基本信息问卷调查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调查变量选择以参照相关文献研究为主,包括学龄前儿童的性别、年龄、是否独生子女、家庭类型、父母文化程度、孩子与父亲的关系、孩子与母亲的关系、家长教育观念、留守经历、孩子的朋友个数、近6个月内喂养方式以及每天视屏时间等。

1.2.2家庭教育的概述

何谓家庭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在家庭中接受教育,教育的实施者为家长,主体是子女。但是实施者不仅局限于子女的家长,还可以是在家庭教育方面比较擅长的教师。与此同时,由于现代观念发生了一些变化,家庭教育已经不再是单方面的教育,而是家长和子女之间可以相互进行情感熏陶和影响。教育分很多种,家庭教育是其中之一,并且它是基础性教育,只有家庭教育铺垫的好,子女才能更好地接受学校教育,也能更好地接受社会教育。同时家庭教育是陪伴子女一生的教育,子女从一出生开始,就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教育。家庭教育有其自身的教育目标,家长需要保证子女在接受学校教育和集体教育之前的身心健康,并为之后的各种教育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1.2.3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用于评估学龄前儿童的家庭教养方式,量表由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主要监护人根据自己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填写。该问卷于1990年由Castro等在传统量表EMBU基础上编制,信效度良好。量表由52道题目组成,采用Likert的4级评分(1=从不,2=有时,3=经常,4=总是),分为情感温暖(17题)、拒绝(13题)、控制/过分保护(19题)、偏爱(3题)4个维度。由于研究对象部分为独生子女,故主要分析家庭教养方式的情感温暖、拒绝以及控制/过度保护3个维度,不分析偏爱维度。本研究中,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4.0对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聚类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同胞关系的操纵是否有效。采用方差分析对攻击行为的特点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分析

结果显示,拒绝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同伴交往、困难总分检出异常的风险,调整后的OR值为1.05~1.19(P值均<0.05);控制/过度保护能够增加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困难总分检出异常的风险,调整后OR值为1.03~1.06(P值均<0.05);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品行问题、同伴交往、困难总分、亲社会行为问题检出异常的风险,调整后的OR值为0.94~0.96(P值均<0.05)。家庭教养方式与其他行为和情绪问题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

2.2不同监护人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关系的分层分析

结果显示,除母亲拒绝与同伴交往问题关联性减弱外,父母的拒绝与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关联性并未发生改变,调整后的OR值为1.09~1.35(P值均<0.05);而父亲的情感温暖与品行问题和困难总分的关联性消失,母亲的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学龄前儿童多动问题异常的风险(OR=0.98)。母亲的控制/过度保护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关联性未改变,而父亲的控制/过度保护与学龄前儿童各种行为和情绪问题均无关(P值均>0.05)。

3讨论

学龄前期是儿童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动作和神经精神飞速发育成长的时期,随着儿童独立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对世界的感知和认识逐步增加,儿童好奇心被激发,使儿童具有爱模仿、爱提问的特。,家庭教育对于各个方面的教育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家庭教育是站在儿童的角度来进行教育的,同时需要家长重新树立教育观念,明确家庭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家长的爱为核心,并将儿童放在教育的中心,努力实现出家庭教育的真正价值。

综上所述,家庭教养方式与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有关。按照不同监护人教养方式分层分析显示,父母的拒绝能够增加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而父母情感温暖能够降低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此外,仅母亲控制/过度保护能够增加学龄前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因此,未来降低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措施应以改善父母教养方式为主,父母应避免在教养孩子过程中出现拒绝和缺失等问题,减少母亲对孩子的控制/过度保护等极端溺爱行为以及注重亲子关系的培养等,尤其是母婴关系,以有效降低儿童出现行为和情绪问题的风险。

参考文献

[1]侯金芹.学龄前儿童家庭道德教育的方法[J].中国德育,2018(18):19-22.

[2]王硕,赫英英,田甜,等.山东省农村3~6岁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9,22(6):583-585,590.

[3]张雨琪,刘俐,孙灯利,等.父母教养方式和3岁学龄前儿童品行问题的关系[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8,43(4):229-233.

[4]胡敏,静进,金宇,等.广州市黄埔区学龄前儿童行为问题及影响因素的横断面调查[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8,7(1):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