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及其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计算机学科发展趋势及其对计算机教育的影响

翟鸣

淄博市技师学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摘要:在信息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对各类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的进步与发展。高职院校也是如此,主要为社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人才。在当前信息社会背景下,对计算机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教学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自身发展的新挑战。文章在这个环境背景下,对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发展的趋势进行了分析,对计算机教育教学发展中面临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信息化背景下计算机教育发展的具体策略,以促进职业院校计算机教育教学能够更加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信息化; 计算机; 教育;

1信息化背景下的计算机教育发展现状

1.1内容方式不完善

尽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因其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强大优势而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但传统的单一教育教学方法仍被采用。大多数职业学院的计算机专业课程。在计算机专业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仍是主体,教师只讲计算机专业知识,学生只能被动接受,甚至师生互动的频率很小,很不合理。其次,由于高职院校在选择计算机专业教师时,大多侧重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而对于教师传达教学能力的要求较低,因此,专业知识向学生提供在接受过程中,缺乏重要的流畅联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由教师来设置和解释课程内容,而学生的需求并未得到广泛关注。因此,这在其他方面均不利于中职大学生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教育和培训。

1.2师资力量较薄弱

当前,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选拔过程中,有一种越来越重视教师学历的趋势,计算机教师的选拔也是如此。一方面,以这种方式选拔计算机专业人员无疑将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当前计算机教师的计算机专业能力。但是,另一方面,尽管如此选择的计算机专业教师在理论专业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优势,但是由于缺乏公司的实际培训经验,因此也将普遍缺乏实践技能。这个问题给学生的实践技能的训练带来了一定的障碍。

2 计算机科学正朝“独立门类”演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门应用广泛且相互交叉的学科,它是在1960年代从我国的数学,自动化和其他学科发展而来的,并在2011年衍生了软件工程学科,随后又进一步发展了信息和通信工程学科。克罗斯(Cross)于2016年派生了网络空间安全学科。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级学科建设也已全面展开。随着计算机科学内涵的不断扩大,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根据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简称“目录”)(1998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隶属于电气信息类本科专业;而在“目录(2012版)”中,计算机已成为包含6个本科专业的大类,与电子信息类并列;到了最新的“目录(2020版)”,计算机类本科专业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等17个专业,其规模在工学门类中名列前茅。为了加快建设相应学科和专业,近年来国内诸多高校在原有计算机学院的基础上,成立了软件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在更高层次上构建计算机学部制管理,以适应计算机学科向计算机学科群的演变。虽然这样建制是否完全科学与合理,目前尚值得商榷,但已客观形成事实,并呈现出“独立门类”的发展趋势。

3 计算机学科呈现“交叉融合”态势

计算机科学学科内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首先是基础理论的交集,例如由机器学习和体系结构领域的专家联合发起的MLSys会议,它将机器学习理论和计算机体系结构联系起来,旨在开发面向机器学习的计算机系统和机器学习理论实际系统的方法;这是关键技术的交集。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是系统工程,涉及数据库,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方面的知识;第三是研究团队的交集,例如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RISELab的研究人员来自计算机网络,数据库,机器学习,计算机安全,工业机器人和其他研究领域。

计算机科学与其他学科的交集越来越深。一方面,计算机科学是一门面向应用的学科,它通过学科内部和外部的交叉和渗透来促进计算机科学本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许多非计算机学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瓶颈,他们通过结合尖端的计算机技术方向找到了新的发展。据统计,ESI用于评估计算机学科的400多种SCI期刊与其他20种学科重叠,并且非跨学科的纯计算机期刊仅占28%。如果以“机器学习”为主题,请搜索成立于2019年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现61%的信息科学部批准的“机器学习”项目;其他所有部门都有以“机器学习”为主题的项目。占39%。在此背景下,双一流大学大力推动院系合作,促进学科间交叉,如东南大学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围绕人工智能开展智能装备与制造系统、智能城市网络系统、人机协同诊疗等交叉学科研究。

4进一步完善高校计算机课程体系

要切实促进对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的有效培养,首先应建立一个更加系统,完整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具体而言,我们需要从以下几点出发:首先,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应与计算机发展的当前阶段保持一致。一致。计算机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和要求,并根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合理设置相关内容。同时,还应切实考虑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等因素,使其更加科学。制定计算机课程的知识内容,以保证实践教学具有针对性和时效性;其次,应根据社会发展趋势和具体岗位需求合理调整计算机教学内容。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也是对他们未来成长和就业的关键要求。因此,有必要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此前提下科学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如果学生踏上工作后没有很强的计算机实践能力,很容易影响他们的发展。因此,当前计算机课程内容的制定应结合社会发展和职业人才需求;最后,有必要强调学生的差异化需求,不断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充分考虑不同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差异,计算机教学内容的设置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因此,要求我们必须结合起来各个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来安排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同时善于引导学生可以把自己掌握的计算机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来,确保他们能够学以致用,促进其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

5深化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在中国兴起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方面表现突出。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将部分课程的教学时间从实验室转移到网络公司或网络工程施工现场等企业的办公场所,通过实际和实际的工作来达到培养学生工作能力的效果。具体的工作实践。鉴于校企合作的重要性,高校应加强与网络公司,信息公司等社会组织的合作,与之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在对口公司建立培训基地。同时,在双方的合作下,将建立“生产,学习,研究”的综合办学模式,以形成满足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由于计算机本身是一门具有强烈实践要求的课程,因此必须更加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多数一线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基本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将采取各种方法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指导学生掌握和使用计算机。技能更熟练。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石艳荣.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计算机类人才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现代计算机,2019(24):54-56.

[2]周舟,刘萍.新工科条件下计算机专业学生项目实践能力的培养路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20,34(2):67-69.

[3]潘杰珍.浅议计算机教育中实践能力的培养[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2(9):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