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5
/ 2

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展望

张丽梅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1700


摘要:本文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基本的理论基础,参考心理教育前沿国家的成功模式,结合我国国情,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的心理教育方式,在目前公认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内容框架下,探究普适性、大大众化的以心理教育课程为主的、积极的心理干预方法,从而避免或降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关键词:高等学校 心理教育 课程 发展性


1.前言

一项针对大一至大四不同阶段的心理困扰的调查显示,一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困难、恋家、忧家等负性生活事件方面的得分均高于3~4年级;2~3年级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人际关系不佳与情感矛盾或情感得不到满足;四年级大学生对其心理健康不利,有消极作用的事件主要集中在就业与职业规划方面。

2.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2.1心理教育课程的专业化倾向

有些学校把心理教育理解为开设心理课程,教授学生专业的《心理学》及《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要求学生机械记忆,甚至还考试。其后果不但没有达到心理教育课程设置的初衷,更增加了学生不必要的学业负担。

2.2心理教育课程德育化倾向

有些学校把心理教育课程等同于德育课程,把心理问题同品德联系起来。把有心理问题的同学理解为品德有问题,思想狭隘,甚至把心理疾病视为品质恶劣和思想错误,对人的要求过于强调道德品质。心理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完善其人格,有学科自身研究的规律与方法,仅靠传统的学校德育是无法实现的。

2.3心理教育课程内容随意化

根据我国高校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并结合大学不同阶段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我国大学生目前广泛采取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共7个方面的内容。但因课程定位不准确,以重庆某高校为例,心理教育课程实施两年以来,在实际授课中有的教师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重点,有的教师则以内心体验和行为认知为重点,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2.4心理教育课程课时量不够且课程安排不科学

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心理教育课程课时量不够,并且课程的安排不符合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的高校仅在大一或大二学年中的某一学期设置心理教育课程。根据我国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调查数据显示,大学四年不同阶段学生面临的心理困扰是不尽相同的,在前言部分有提到。如果将大二至大三阶段学生多发的情感问题、学业压力问题的相关心育课程设置在大一学年的心理教育公共必修课中教授,学生没有切身体验,身心发展还未到此阶段,教育的效果就如纸上谈兵。

2.5心理教育课程授课方式单一

目前,大多数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授课方式为课堂讲授。部分高校将心理教育课程设置为公共大课,一堂课参与人数200-300人。心理教育课程不同于知识的学习、技能的掌握,他的教学方式自然也不同于其他课程,要求学习者在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更多的能够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产生共情力,最终内化为思维或态度的转变才算完成教育目标。

2.6心理教育课程评价方式不科学

心理教育课程专业化必然导致其考核方式为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考核主要方式为卷面考试、提交论文等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评价层面。但心理教育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具有愉快开朗的心境;具有坚强的意志;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具有符合大学生年龄特征的心理行为。这八项指标显然通过单纯的考察心理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无法达到。

2.7心理教育课程授课教师数量严重不足

2017年12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高等学校需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每校至少配备2名专业教师。按此师资配比标准开设全校性的心育课程必修课,能够授课的教师捉襟见肘,实在不足以支撑如此大规模、大众化的心育课程计划。

3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展望

3.1以团队为主的发展性教育将作为高校心理教育的主要方式

在心理健康的重要程度日渐被社会所重视的大环境下,未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将从形式化向实效性过渡,从预防性、消极、被动的心理教育模式向发展性、渗透性、普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为主。未来高校心理教育课程设置将更贴合我国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更关注影响“人”的长远发展的非智力因素,无论是对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而言,心理教育课程将受到重视。“大学生心理教育”将贯穿学生大学四年的全过程。

3.2高校心理教育课程内容标准化与特色化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已达成广泛共识,就是前文中提到的7个方面,但在课程标准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和统一。对课程的性质、课程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素质目标要有统一的标准。对学生大学阶段的心理教育要有详细的“人才培养方案”。对每学期甚至每节课的课程要有统一的教学计划并规划好课时,研究制定出更合理的教学方法。不同性质的高校,如重点高校、普通全日制、职业院校、本专科等应在统一教学内容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生特点设置符合本校学生特点的特色化心理教育课程。

3.3高校心理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方式更趋科学化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体系建设中明确要求:“ 应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教学研究和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这些要求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方案提供了方向。同时建立课程评价体系,及时反馈和总结课程实施中存在的利弊,心理专家、授课教师、学生及学校相关管理人员多方参与,通过实践活动、问卷调查、心理测试等多种方式对课程结果进行评价,切实促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发展。逐渐替代以课堂讲授为主,考核知识、技能为评价方式的教学、评价模式。

3.3高校心理教育课程的师资库将更多元化

心理教育是依托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多学科综合支撑才能胜任的教育活动,对教师素质要求很高。结合现阶段各高校心理教育课程师资不足的实情,高校心理教育课程师资库,可在以下两方面作为储备:一方面要求专业心理咨询老师担当辅导员,不断累积实践经验;一方面加大辅导员的心理学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力度,提高辅导员的心理学专业水平。同时,作为一些主要的、普遍性的学生心理问题,心理教育过程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可邀请行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进校辅导,作为心理教育课程的补充。

3.4高校心理教育课程将立足理论与实践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伴随着学校心理问题的多发一起成长起来的。目前,各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主要有心理学专业的教师担任,但大多数心理学者都忙于从事纯粹的心理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处于不同步的尴尬局面。心理教育课程的理论性强,实践性指导弱是目前心理教育课程的问题。未来,高校心理教育应将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强化理论,用完善的理论实现实践效果的最大化。

无论是美国学校的“团体指导”还是我国高校的“网络化组织”都有其自身的狭隘性,心理教育应当是发展性与预防性的结合,在一系列课程标准上做到“因地制宜”才能真正实现高校设置心理教育课程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张卫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M].辽宁大学出版社,2013.1-2、153-154

[2]徐光兴.学校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2-5

[3]郭名询,梁晓明,李启磷.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全书[M].银声音像出版社,2004.150

[4]钟志农.探寻学生心灵成长路线图[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