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3

探析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

王小翠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900

摘要:本文旨在探析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通过分析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结合实际工程案例,探讨如何有效运用这些技术,提高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加固、地基加固、工程稳定性、安全性

土木工程作为现代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领域,承载着城市发展与民众生活的安全保障重任。随着岁月流转,早期兴建的大批建筑因设计标准变迁、长期荷载作用、自然灾害侵蚀等因素,面临不同程度的结构老化与地基沉降问题,对其加固修复迫在眉睫。同时,部分既有建筑为契合新功能需求,也亟待通过加固手段来提升承载能力。在此背景下,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应运而生,并持续发展革新。这些技术不仅关乎建筑存续,更与经济成本、社会稳定紧密相连。精准且高效地运用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既能避免大规模拆除重建带来的资源浪费与环境冲击,又能快速恢复建筑安全性与实用性,故而深入探析其运用原理、方法与实践要点,极具现实意义与科研价值。

1结构加固技术概述与应用

1.1 结构加固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结构加固技术,简言之,是针对既有建筑结构因老化、受损、功能变更需求等因素,运用专业手段提升其承载能力、稳定性与耐久性的技术统称。从分类来看,按加固原理可分为直接加固与间接加固。直接加固如增大截面法,通过增加构件截面尺寸,提升其抗力,常用于混凝土柱加固;预应力加固法则是预先施加应力,改善结构受力状态,像对受弯钢梁加固效果显著。间接加固有增设支点法,为结构增设临时或永久支撑点,改变传力路径,适用于大跨度结构;还有体系转换法,调整结构体系,适应新荷载要求,多种方法各有千秋,为不同结构难题提供精准解法。

1.2 结构加固材料与方法

结构加固材料是技术实施中的关键基石。钢材作为常用材料,具有高强度和高韧性,常用于制作预应力筋和加固钢板,在抗震加固中表现出色。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崭露头角,由于其质轻、强度高和耐腐蚀的特点,广泛应用于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混凝土结构,施工便捷且不增加自重,尤其在老旧桥梁梁板加固中得到广泛应用。除了上述材料,还有外包钢加固方法,即在混凝土柱和梁外包钢板,使两者协同受力。另一种常见的加固方法是化学植筋技术,通过锚固胶将钢筋植入原结构中,增强连接性能。这些不同的材料和方法的巧妙组合,能够满足各种加固需求,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结构加固领域的不断创新和材料技术的进步,为工程实践提供了更多选择和解决方案。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这些材料和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结构的性能,延长使用寿命,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不同材料和方法之间的相互补充和综合运用,为结构加固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1.3 结构加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在土木工程领域,结构加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既有建筑因使用年限增长、功能变更需求,或是遭遇自然灾害冲击,出现不同程度的结构损伤,结构加固技术由此成为守护建筑安全的关键手段。常见的粘贴碳纤维布加固法,利用碳纤维高强度、轻质的特性,紧密贴合在混凝土构件表面,如同为建筑穿上一层坚韧 “铠甲”,显著提升构件抗拉能力,在老旧住宅楼板加固中应用颇多,施工便捷还不占过多空间。还有外包钢加固,把型钢包裹在混凝土柱、梁四周,借助钢材良好的韧性与承载性能,大幅增强原结构刚度与强度,特别适合大跨度工业厂房的结构补强。这些加固技术的科学应用,延长了建筑寿命,避免资源浪费,让城市建筑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

2地基加固技术概述与应用
2.1 常见的地基加固方法介绍

地基加固方法多种多样,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选择适合的方法至关重要。换填垫层法常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地基,通过挖去软弱土层,换填砂石、灰土等优质材料,夯实形成坚实持力层,适合小型住宅基础等项目。强夯法通过重锤自由落下夯实地基,提高土体密实度与强度,对砂土、碎石土效果显著,常见于大型工业场地。深层搅拌法利用特制机械将水泥等固化剂与地基土强制搅拌,形成水泥土桩体,增强地基承载力,适用于淤泥、黏土等地基,例如市政道路软基处理。高压喷射注浆法通过高压喷射浆液与土体混合,固化成桩或墙,适用于止水帷幕、地基补强等情况。选择合适的地基加固方法需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确保施工效果和工程质量。地基加固是确保工程安全稳定的重要环节,各种方法的灵活运用将有效提升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2.2 地基勘察与加固设计

地基勘察是地基加固工程的先行军,为确保工程安全和稳定性提供重要依据。专业人员通过钻探、物探等手段,详细调查地基土层的分布、物理力学性质、地下水位等关键信息。在高层建筑勘察中,准确了解各土层的压缩模量,预测沉降量对于工程的稳定至关重要。地基加固设计应根据勘察成果展开,综合考虑建筑类型、荷载和施工条件等因素。设计过程中,需要确定加固的深度和范围,精确到米、平方米,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并优化工艺参数。例如,在确定强夯加固时,需要准确确定夯击能量和次数,以确保加固效果满足设计要求。这些设计决策为施工提供了科学的蓝图,为加固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通过充分的地基勘察和科学的加固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施工风险并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地基加固工程的成功实施需要勘察和设计两个环节的密切配合,确保加固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支持。

2.3 地基加固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分析

地基加固在大型商场和高铁桥梁等工程中的关键作用不可忽视。以某大型商场建设为例,项目选址原是河流冲积平原,地基土软弱、承载力低。经过勘察后,采用真空预压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固地基,先铺设排水板,通过抽真空使土体排水固结,再堆载重物加速沉降。在施工过程中,严密监测孔隙水压力和沉降量,并动态调整加载速率。最终,地基承载力提升了3倍,沉降量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商场顺利建成并开业,多年运营过程中未出现沉降裂缝问题。另一方面,高铁桥梁墩台地基遇到溶洞区的情况,采用注浆填充加固方法,确保基础稳定,从而保障高铁高速平稳运行。这些案例充分展示了地基加固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科学的勘察、合理的设计和精准的施工监测,地基加固技术能够有效提升地基承载能力,控制沉降量,确保工程安全稳定运行。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不仅在商业建筑领域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不断总结经验、改进技术,地基加固工程将继续在各类工程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为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提供坚实保障。3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综合应用

3.1 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协同作用

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协同作业犹如一场精妙配合的“双人舞”。地基加固为上部结构提供稳固支撑,承载建筑的竖向和水平荷载,防止不均匀沉降导致结构开裂或倾斜。例如,在软土地基上建造高层建筑时,通过桩基础加固地基,确保结构“脚踏实地”。而结构加固则反过来有助于减轻地基压力,优化传力路径。举例来说,对屋顶进行加层改造时,首先加固原有结构的梁柱,从而降低新增荷载对地基的冲击。地基加固与结构加固相互呼应,共同保障建筑整体的稳定性,抵御外部力量如地震、风荷载等的影响,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这种密切合作的“双人舞”形式,使得建筑结构与地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共同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通过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协同作业,建筑可以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的影响,提高抗灾性能,保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体现了工程领域中“安全第一”的原则,为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3.2 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工程实践与效果分析

在实际工程中,结构与地基综合应用效果显著。在现代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对于保障既有建筑安全、拓展其使用年限意义非凡。某城市的一座老旧教学楼改造项目,为这类技术的实践效果提供了有力样本。该教学楼建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因教育规模扩张与抗震标准提升,急需加固。结构加固环节,运用碳纤维布加固技术。施工前,专业人员对关键梁、柱结构进行详细检测,发现部分梁的承载能力仅为现行标准的 60% 。清理打磨构件表面后,严谨铺设碳纤维布,并用浸渍胶紧密黏合。完工后再次检测,加固区域的梁承载能力提升至标准的 95%,显著增强了结构整体性。应力应变监测数据显示,加固前梁体在标准荷载下最大应变达 800με,加固后相同荷载下,应变锐减至 300με ,有效分散应力,提升结构韧性。地基加固选用了微型桩技术。由于教学楼周边地下管线密布,微型桩施工灵活的优势尽显。施工时,依据前期地质勘察,精准钻进至预定深度,植入钢筋笼并灌注预拌混凝土。监测数据表明,加固前教学楼平均季度沉降量达 10mm,加固施工完成后的半年内,沉降量逐步收窄至季度平均 2mm 以内,不均匀沉降得到精准控制。从教学楼整体加固效果看,投入使用一年后,通过振动台模拟地震测试,结构位移相比加固前同等级地震模拟减小了 40% ,抗震性能大幅跃升。这些详实数据充分证明,科学选用加固技术,配合精细施工,能为老旧建筑注入新生,满足当下使用与安全需求。

3.3 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呈多元创新趋势。材料创新上,研发智能、自修复材料,如遇裂缝能自动愈合的混凝土、感知损伤的智能钢材用于加固;技术融合,BIM 与加固技术结合,可视化模拟加固过程,优化方案;绿色环保理念深入,采用可再生、低能耗材料,减少加固施工污染;还有数字化监测普及,实时掌握结构、地基状态,依数据精准决策,推动工程建设加固领域迈向高质量、智能化发展新征程。

4结语

在当今蓬勃发展的土木工程建设领域,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既有建筑面临老化、功能更新需求,新建工程也遭遇复杂地质条件挑战。本文聚焦于对这两项关键技术的深入探析,一方面,精准剖析各类加固技术细节,从材料特性到方法应用;另一方面,展现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卓越成效。通过这些探究,力求全方位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使其能稳稳抵御自然灾害、岁月侵蚀,增强稳定性,减少沉降、开裂风险,为土木工程迈向新高度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封坤.探析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陶瓷,2024,(08):221-223.

[2]王天宇.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新城建科技,2024,33(04):71-73.

[3]张帆.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3,(25):111-113.

[4]王小玲.土木工程建设中结构与地基加固技术的运用[J].砖瓦,2021,(12):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