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及对策阐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3

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及对策阐述

郭亮

中冶沈勘秦皇岛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摘要:社会进步,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在这样的背景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大气颗粒物的问题。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包括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以及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这些策略旨在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大气污染;对策

引言

大气污染防治是我国环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与人口数量的增加,大气污染问题愈发严重,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应用,并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过程中总结行之有效的大气污染防治对策。

1大气污染特征

首先,治理难度大。由于大气污染的影响范围广泛,单一的治理措施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措施,包括政策、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提高大气污染控制效果。其次,危害严重。大气污染的危害多种多样,既有对人类健康的不利影响,也有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一些有害物质,如重金属、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等,可以对人的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不利影响。大气污染也会对动植物、土壤、水体等产生一定的影响,破坏生态平衡[1]。再次,污染范围广。大气污染的影响范围广泛,不仅限于局部地区,也会对城市及人们的生命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大气具有弥散特性,污染物可以随着气流和风向迅速传播。例如,近年来,在全国大部分城市出现了大量的灰霾现象,给人们的生命与身体带来了很大的危害。最后,影响因素复杂多样。大气污染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既包括自然因素,也涵盖人为因素。自然因素方面,气候、风向、地形等条件均对大气污染物的分布与传播产生作用;而人为因素则主要涉及工业生产、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及农业活动等,这些活动均可能促进大气污染物的产生与排放。

2大气污染产生的危害

一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大气污染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可逆危害。具体如下:(1)直接影响。人在日常生活中呼吸入大气污染物,会直接影响身体的机能水平,导致身体机能下降。(2)间接危害。因为大气层是地球保护的重要形式,一旦出现大气污染问题,就会严重破坏大气层的稳定性,使得宇宙内的有害射线在无阻碍的状态下进入地球,影响人体健康。尤其是今年的雾霾问题,对城市发展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增加了人类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且雾霾天气还会降低路面可见度,威胁人们的出行安全。除此之外,大气污染物会随着降水出现迁移现象,直接污染水体和土壤,对整个社会健康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二是对生态平衡。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生态平衡管理工作的支持,只有维持自然与人类和谐共存的管理形态,才能促进社会的长足发展,然而,大气污染问题会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破坏。比如,含硫污染物排放增加,就会形成酸雨,直接影响自然界酸碱平衡状态,污染环境内的植物生长也会受限。伴随着大气污染问题的加重,会出现植被死亡、土地荒漠化等情况,直接影响环境工程的综合价值。

3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处理技术

3.1除尘技术

颗粒污染物主要包括粉尘、烟尘、有机颗粒物等。为了有效控制大气污染,一是要控制这些颗粒物的排放来源;二是要采用高效的除尘技术。机械式除尘设备是目前解决大气污染问题的一种常用手段,其主要设备有重力沉降室和旋风除尘器,能够针对特定区域内的粉尘污染进行有效的捕捉。尽管重力沉降室的除尘效果不错,旋风除尘器却在相同条件下展现出更优越的性能。除此之外,静电除尘技术亦被广泛运用。该技术通过施加高电压,让粉尘颗粒带上电荷并聚集成团,以此达到高效清除大气污染微粒的目的。

3.2物理吸附预处理技术

在环境工程中,物理吸附预处理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它可以通过选择适当的吸附剂来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物理吸附预处理技术主要利用吸附剂的物理吸附特性,将污染物分子吸附在吸附剂表面。吸附剂可以提供足够的吸附位点,有效地去除空气中的污染物。常见的吸附剂有活性炭,分子筛,硅胶等。活性炭是应用最广泛的吸附剂之一,它能够吸附各种有机物质、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臭氧等。分子筛则具有高度有序的孔道结构,可用于对不同大小的分子进行吸附和分离。硅胶是一种亲水性的吸附剂,能够吸附和去除水分子以及一些有机物质。由于物理吸附预处理技术操作简单、运行成本低等优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气的处理、汽车尾气,以及室内环境的净化等方面。通过合理选择吸附剂、优化吸附工艺,可以实现高效、经济、环保的大气污染治理。

3.3汽车尾气控制技术

汽车尾气污染主要由一氧化碳、烃和氮氧化物的排放造成,产生于汽油、柴油以及它们的燃烧产物;氮氧化物排放物通常以一氧化氮为主,柴油燃烧还会产生严重的黑烟和特有的臭气。为了控制汽车尾气污染,可以通过改变燃料和燃料添加剂、改进发动机以及在排气系统中进行尾气后处理。在这些技术中,催化剂的应用尤为关键,但是催化剂的成本和效果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活性高、寿命长、净化效果好的催化剂成本较高,难以广泛推广。因此,不能只依靠催化作为基础支撑,还可以通过改变汽车的动力系统,如开发电动汽车及代用燃料汽车,使汽车根本不产生或只产生很少的污染气体来实现减排的效果,这也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4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防治方法及对策

4.1进一步完善防治管理制度

完善的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制度能够为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环保部门需要结合当地的大气污染特点,在广泛收集群众意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完善防治管理制度。为了有效控制工厂排放造成的大气污染,环保部门需要严格监管污染工厂,引进和应用环保材料和机械,一旦发现污染工厂并未按照管理制度严格落实管理措施,需要对其进行严厉处罚,确保工厂领导不会因为侥幸心理而忽视环保治理工作。严厉的处罚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只有污染工厂都能做到自觉保护环境,才能使城市的大气质量得到明显、持续地改善。

4.2保障核算与监测数据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从原辅料检查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通过完善和优化原辅料执法检查工作机制,及时发现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废气污染,并对不合格的企业进行惩罚,以此为中心更好地规范企业行为。其次,相关部门需要结合现行标准有效落实监测工作,获得准确、完整、全面的信息数据,并科学、规范地应用快速检测设备,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为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提供更多的信息参考。再次,生态环境和市场监管部门应联合定期开展企业废气监测合规性检查,溯源第三方监测机构,确保第三方监测机构的监测数据质量。最后,还需要完善采样口采样平台的规范要求等关键要点,并保障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度。

4.3构建生态环保的新型产业格局

构建生态环保的新型产业格局,鼓励绿色产业发展,限制高污染产业的扩张。首先,应当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科技创新。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推动传统产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鼓励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绿色制造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降低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比重。加大对环保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环保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推广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提高污染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其次,应当积极推广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最后,应当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污染源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和标准。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打击,提高违法成本。同时,增强公众对环保的认识和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同时,加强企业环保意识的培养,推动企业自觉履行环保责任。通过构建生态环保的新型产业格局,可以有效推动大气污染的治理。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4.4建立大气污染监测体系,强化污染预警应急体系

大气污染问题具有一定的变化性特征,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污染程度、污染物种类等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大气污染治理措施,有关部门必须做好监测工作,形成完善的大气污染监测体系、污染预警应急体系,使有关主体能围绕大气污染治理目标,实时监测,获取大气中的污染物类型、扩散方向等,据此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现阶段的条件下,在大气污染监测过程中可采取各种先进的监测设施,如智能化监测设备,将多种智能化设备布设在合适位置,建立不同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使这些设备自动采集其监测范围内的大气指标,并将结果上传给后台终端,后台终端发现异常数据后,可及时启动预警,当发生突发性的大气污染问题时,快速启动应急机制,使各部门联动,共同参与到大气污染的防治中。

4.5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

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与设备将对大气污染防治的效率与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相关部门为提升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有效性,还需要应用先进技术与设备,发挥其在功能与效率方面的优势。1)大气污染治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的应用。现阶段,大气污染监测技术结合高精度传感器以及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对大气污染指数的精确收集,并实时完成对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为后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与参考。定位系统与无人机技术还能进行天基领域的宏观侦测,不仅能够减轻相关人员的工作压力,而且能够扩大空气质量监测的范围,及时上报异常的大气污染指标,提升后续治理工作的响应速度。2)大气污染治理部门需要加强对废气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废气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废气进行净化与二次利用,不仅能够起到治理大气污染的作用,而且能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现阶段,常用的废气利用技术包括活性炭吸附、化学喷淋吸收与光催化氧化等技术,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上述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在提升技术应用效果的同时,放宽应用条件,促进技术的推广。3)大气污染治理部门还需要完善除尘装置。大气污染中的固体颗粒物会对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对固体颗粒物处理也是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要点之一。固体颗粒物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需要完善生产工艺,同时,采用静电除尘、脱硫除尘与布袋除尘等方式控制固体颗粒物的扩散。

4.6大力发展高效治理技术和新型能源开发技术

目前,即便工业生产过程引进了先进的环保设施和技术,有时仍然无法避免产生二次污染,研究人员需要致力于通过一系列化学方式将废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实现“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针对大气中颗粒污染物含量过高,严重影响群众呼吸健康的问题,可以积极研发高效除尘设备和技术,例如高效除尘雾炮机、人工增雨消霾机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高效除尘领域值得专业人员进一步积极探索。煤炭燃烧会产生大量粉尘,导致大气中的污染物含量明显增加,国家需要大力支持和发展新型能源技术。增加新型能源的使用量可以有效减少煤炭燃烧引发的污染,达到良好的空气净化效果。

结语

大气污染问题的解决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通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推动清洁能源和绿色工程建设、提高低碳环保意识的管理以及制定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等。这些策略旨在减少和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大气污染,保护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加强生态环境知识培训和宣传,增强公众对大气污染问题的认识,让每个人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静.浅析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1(3):28-29.

[2]牛建军.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防治管理对策[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16):143-145.

[3]周炜.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与治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2(34):13-15.

[4]毛岩竹.环境监测在大气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及应对策略研究[J].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2022,3(15):115-117+120.

[5]甘丽芳.环境工程中大气污染的危害和治理[J].清洗世界,2022,38(7):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