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1

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疗中的护理对策研究进展

全昭妍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 吉林延吉133000

摘要:血液透析是治疗慢性肾衰竭患者的首选方式,但是透析治疗的过程中容易诱发各种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治疗方案正常进行,还会危机患者的生命安全。为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急需探究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血液透析;护理措施

慢性肾衰竭作为一种临床综合征,以全身各系统受累为主,该疾病具有非常高的死亡率、病情复杂、并发症多,不及时预防控制和治疗,则会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液透析治疗。血液透析是延缓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主要替代疗法之一,但漫长的过程和透析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会增加的痛苦,那么如何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减轻痛苦则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从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三个方面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透析前

1.1健康教育

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一般信息、理解能力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加强护患之间的紧密联系,对患者的病情和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具体的实施方案,基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在常规护理宣教上进行调整,优化护理方案,以确保血液透析治疗可以顺利进行。

1.2心理护理

慢性肾衰竭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的负面情绪,负面情绪会对患者食欲和营养状态造成一定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需要采用正确合适的方式帮助患者疏泄内心的负面情绪,减轻患者的精神压力,告知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给予患者温暖和爱护,避免受到外界刺激,耐心回答患者所提出的问题,同时告知患者有经验丰富、技术水平高超的医生和先进的治疗方式来救治患者,从而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促使可以积极配合治疗,改善预后。

2透析过程中

2.1并发症预防

①症状性低血压:透析前需停止服用降压药物,改在透析后使用降压药物;透析开始的时候,血流量从低逐渐升高,先从每分钟50ml开始,等到患者适应后,增加到每分钟200ml,透析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一旦出现低血压,立即进行吸氧治疗,协助患者取平卧位,选择血管通路以最快地速度输注生理盐水,血压即可回升[1]。②失衡综合征:首次透析需要采取诱导透析发,时间不超过3h,尽可能地选择高钠或碳酸氢盐透析液,可以有效避免发生.脑水肿。出现失衡综合征时,需要立即减少血流量,静脉注射50%葡萄糖,合理使用镇静剂,必要的情况下需停止透析;同时还需要安慰好患者,使患者保持内心平静,通常症状在透析结束24 h逐渐消失。

2.2保护血管通路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及家属熟悉动静脉内瘘的用途、自我护理及观察方法,在日常的生活中避免造瘘侧肢体受压。睡眠的时候切记不要对侧肢体造成压迫,不要紧身衣服,不用侧上肢负重。不在内瘘血管抽血、注射、输液。透析后第二天需要用湿毛巾进行热敷,适当按摩,有助于活血化瘀,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同时对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期具有积极作用[2]。同时教会患者如何判断内瘘情况,用手触摸吻合口的静脉端,如果有振动感,说明通畅。术后需要早期进行肢体功能锻炼,保持局部皮肤干燥清洁。透析后 1d用肥皂对瘘管表面的皮肤进行清洁, 切记不要对内瘘处的皮肤抓挠,避免穿刺口发生感染。

3.透析后

3.1饮食护理

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尽可能地以富含优质蛋白食物为主,多食用一些奶制品、禽类,尽可能地少食用含有植物学蛋白的食物,避免食用腌制食品、高钾食品的食用。严格控制水纳的摄入:护理人员需要每天监测患者的血压、水肿及尿量情况,根据患者身体恢复情况确定每天的饮水量[3]。减少高钾、高磷等食物的摄入,如菠菜、柑橘、香蕉等,这样有助于减轻患者肾脏负担。

3.2日常生活指导

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受凉。由于患者免疫力较低,需少去公共场所,尤其是要避开流感季节,避免发生感冒加重病情。同时告知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禁烟酒,不可暴饮暴食;适当运动,以增强免疫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慢性肾衰竭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肾功能损伤性疾病,临床表现为毒素及代谢产物潴留、内分泌功能异常、水电解质与酸碱紊乱,患者的死亡率非常高。临床多采用血液透析方式治疗,即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又可延长寿命。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血液透析工作中的技术和护理均有明显地进步,同时对血液透析的护理提出较高地要求,护理人员需从透析前、透析中、透析后三个方面加强有效的护理措施,从而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顾鸣燕. 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风险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效果[J]. 医疗装备,2022,35(20):136-138.

[2]熊慧,陈卓敏,刘秀娟,等. 多学科协作下同伴教育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管通路保护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医刊,2022,57(12):1386-1388.

[3]吴桃峰,蒋玲,沈平,等.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期间饮食管理循证实践及效果评价[J]. 中国护理管理,2023,23(3):374-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