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府新区籍田幼儿园 610222
摘要:建构游戏是幼儿园创造性游戏的一种,是幼儿利用积木、积塑、沙土等材料进行建筑和构造的游戏,是幼儿喜闻乐见的一种游戏形式。在这种游戏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意愿进行构思、构造,表现一定事物的形态。本文通过观察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表现,探讨如何有效指导幼儿进行建构游戏,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班幼儿;建构游戏;观察与指导
引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建构游戏作为幼儿最喜欢的一种游戏形式,不仅具有创造性意义,还能反映现实生活。通过观察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兴趣、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而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一、小班幼儿建构游戏的特点
(一)兴趣容易转移,目的性不明确
小班年龄的幼儿注意力仍以无意注意为主,凡是生动、活泼形象的事物都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往往没有明确的搭建目标,而是爱模仿别人,看到别人玩什么,自己也玩什么,看到别人搭什么,自己也搭什么。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完全依靠外界环境与教学中提供的各种适当的刺激去建构。
(二)畏难情绪明显,容易放弃
小班幼儿年龄较小,独立性较弱,动手能力相对不足。在建构行为上,他们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畏难情绪尤为明显。当遇到插接、造型等困难时,他们往往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应对,甚至直接将手上未搭建成型的物体拆掉,甚至不动手。若得不到老师及时有效的表扬,也会立即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三)拼接不牢固,缺乏必要的建构技能技巧
对于3岁的小班幼儿来说,他们的小手肌肉群还未发育完全,对于一些建构技能难以掌控。在游戏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倒塌声。他们的建构经验缺乏,搭出来的作品往往比较单一,立体感不强,如搭房子时往往只是往上叠高,忽略掉像窗户、门这些细节的东西。而且喜欢模仿别人的作品,缺乏主见。
(四)缺乏合作意识
小班幼儿在玩建构游戏时,往往各自为政,缺乏交流。即使是老师布置了一个需要一起合作完成的主题,他们也不太会去分工、协商与交流,缺乏合作意识。
二、小班建构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在小班幼儿教育中,建构游戏作为一种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活动形式,对于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观察与指导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表现,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他们的兴趣、能力和情感需求,进而采取有效策略,提升他们的建构技能和综合素养。以下是对小班建构游戏观察与指导策略的详细探讨。
(一)科学设计,合理安排建构游戏
在小班建构游戏的指导中,科学设计与合理安排至关重要。教师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点,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熟悉且感兴趣的主题。例如,可以选择“我的小家”、“动物园”等主题,这些主题不仅贴近幼儿生活,还能激发他们的建构兴趣。同时,游戏材料的选择也需丰富多样,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求。积木、积塑、沙土等材料均可作为建构游戏的工具,它们各具特色,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安排建构游戏时,教师还需注意时间的合理性,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建构和创作,从而充分体验建构游戏的乐趣。
(二)创设自主氛围,发展建构造型能力
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索、去发现,他们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世界。”在建构游戏中,教师应为幼儿创造一个轻松、自由的建构环境,满足他们的自我需要。这包括提供充足的建构材料、宽敞的活动空间以及宽松的心理氛围。同时,教师应给予幼儿自主建构的时间,让他们在重复摆弄、随意建构中感受积木拼搭在不同位置上造型变化无穷的乐趣。这种自主建构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幼儿手指灵活性的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在自主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勇于创新,不断挑战自己的建构能力。
(三)观察实物,促进幼儿获得新技能
小班幼儿喜欢模仿、追随老师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建构游戏中需要更多的引导和示范。为了提升幼儿的建构技能,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实物,如建筑物、动物模型等,让他们对实物的造型结构有初步的了解。通过观察,幼儿能够获取实物的形状、大小、比例等信息,为后续的建构活动提供素材和灵感。在观察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挥想象,进行动手建构。这种从观察到建构的过程不仅有助于幼儿掌握新的建构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四)师幼互动,提高建构造型能力
在建构游戏中,师幼互动是提高幼儿建构造型能力的关键。教师应以同伴的身份参与到游戏中,与幼儿一起建构。这种参与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教师的支持和陪伴,还能让他们观察到教师的建构方法和技巧。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遇到的困难并给予适宜的指导。有些幼儿可能不善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要,这时教师的观察和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幼儿能够克服建构中的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师幼互动还能让幼儿观察到多种建构作品,互相学习、模仿和欣赏。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幼儿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教师还需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个幼儿的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二是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和创新,不要过分限制他们的建构思路;三是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长。
综上所述,小班建构游戏的观察与指导策略需要教师在科学设计、创设自主氛围、观察实物和师幼互动等方面下功夫。通过有效的观察和指导,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幼儿的兴趣、能力和情感需求,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提升他们的建构技能和综合素养。同时,这种观察和指导也有助于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结论
通过观察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其兴趣、能力、情感等多方面的特点。针对这些特点,教师应采取有效的指导策略,如科学设计游戏、创设自主氛围、观察实物、师幼互动、循序渐进、因人而异等。这些策略不仅能促进幼儿建构技能的发展,还能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因此,在小班建构游戏的指导中,教师应注重观察与指导的结合,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周敏.趣味建构,构建快乐——小班建构游戏的观察与指导[J].新教育(海南), 2016(12):2.
[2] 成佳雨.幼儿园小班幼儿参与建构游戏思考与实践[J]. 2024(1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