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中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与完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变电运维中的应急管理体系构建与完善

王文鹚

海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海口变电运检分公司 海南海口571600

摘要:

针对变电运维过程中存在的应急管理问题,通过分析变电运维应急管理现状提出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方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从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队伍建设、应急物资保障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研究结果表明,科学合理的应急管理体系能有效提升变电运维应急处置能力,降低事故发生率,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实践证明,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对提高变电运维水平、保障供电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变电运维;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应急预案;应急保障

引言:

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变电运维作为电网运行的关键环节,其应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电网安全,近年来随着电网规模不断扩大,设备日趋复杂,变电运维面临着新的挑战,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已成为当前变电运维工作的重要课题,基于变电运维实践经验,从应急管理体系构建入手,探讨提升应急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径。

一、变电运维应急管理现状分析

(一)应急管理组织架构

变电运维应急管理组织架构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在总部设立应急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和决策部署;区域管理中心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承担日常应急管理和协调工作;基层变电站设立应急处置小组,执行具体应急响应任务,应急指挥体系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原则,建立健全24小时值班制度和信息报告机制,各级应急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明确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确保信息传递畅通、指令执行有力,建立应急专家库,聘请电力系统、设备制造等领域专家提供技术支持,为应急决策提供专业建议。

(二)应急管理制度建设

变电运维应急管理制度建设涵盖应急预案管理、应急演练管理、应急物资管理、应急培训管理等多个方面,制定《变电运维应急管理办法》《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规程》《应急演练实施细则》等规范性文件,细化应急响应程序和处置要求,建立应急预案分级管理机制,根据事件类型和严重程度,制定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完善应急演练考核评估体系,定期开展实战化演练,检验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构建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应急信息采集、分析、处理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应急决策效率,落实应急值守制度,建立分级响应机制,明确响应条件、处置措施和职责分工,确保应急处置规范有序,健全应急管理考核评价机制,将应急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强化应急管理责任落实[1]

二、变电运维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一)应急预案体系完善

变电运维应急预案体系按照分级分类原则进行设计,构建由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组成的三级预案体系。综合预案重点规范应急组织体系、职责分工、响应程序和保障措施,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方案,专项预案针对变压器故障、电气设备着火、SF6气体泄漏、自动化系统故障等具体场景制定专门的处置方案,细化应急处置流程和技术要求,现场处置方案则结合各变电站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操作规程和应急处置卡,确保现场应急处置的精准高效。预案体系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运用故障树分析法识别各类风险因素,采用应急处置流程图直观展示处置步骤,应用应急资源数据库实现快速调配,在预案编制过程中综合考虑设备状态、环境因素、人员配置等要素,确保预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定期开展预案评估和修订工作,及时吸收事故处置经验,持续优化完善预案内容。

(二)应急指挥系统建设

变电运维应急指挥系统采用"云、网、端"架构,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系统集成GIS地理信息、视频监控、通信调度、设备监测等多个子系统,实现应急指挥可视化、智能化,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建立事故特征库和案例库,提供辅助决策支持,采用5G通信技术实现现场应急处置实时指导,运用移动终端APP进行应急信息采集和任务派发,系统设置四级权限管理机制,确保各级用户按照权限开展工作,建立应急专家远程会商系统,支持多方视频会议和技术交流。配置便携式应急指挥箱,集成卫星通信、无线图传、移动办公等功能,满足现场应急指挥需求,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部署异地灾备中心,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建立应急指挥系统运维管理制度,定期开展系统测试和升级优化,保持系统功能完善,通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应急指挥网络,提升应急处置效率和协同作战能力[2]

系统指标项目

具体数据指标

系统响应时间

≤0.5秒

系统可用率

≥99.99%

数据备份周期

实时备份

视频传输延时

≤200毫秒

指令下达时效

≤3秒

系统并发用户数

≥1000用户

数据存储容量

≥100TB

视频监控点位数

≥500路

5G网络覆盖率

≥98%

故障案例库容量

≥10000条

专家库规模

≥200人

移动终端在线率

≥95%

应急预案储备量

≥500份

远程会商最大方数

16方

灾备切换时间

≤30分钟

表1:变电运维应急指挥系统关键指标统计表

三、变电运维应急管理保障措施

(一)应急队伍建设与培训

变电运维应急队伍采用专业化、专职化建设模式,建立由专职应急分队、技术保障分队和后勤保障分队组成的应急处置队伍体系,专职应急分队配备变电检修、继电保护、自动化等专业技术人员,实行24小时轮班值守制度,围绕事故处置、设备抢修、系统恢复等关键环节,定期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和实战演练,采用VR仿真技术模拟各类故障场景,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建立应急人员职业发展通道,实施技能等级评定制度,激发队伍活力。开展应急心理疏导培训,增强队伍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制定应急队伍管理办法,规范队伍建设标准,细化岗位职责要求,推行导师带教制度,加快新进人员成长,保持队伍持续战斗力,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实现应急队伍快速调配,提升应急处置效率,通过系统化培训和实战化演练打造专业过硬、反应迅速的应急处置队伍。

(二)应急物资配置与管理

变电运维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按照"统一规划、分级储备、动态管理"原则构建,建立应急物资分类目录,科学配置变压器备件、断路器配件、继电保护装置、应急发电机、应急照明设备、安全防护用品等物资,采用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实现物资出入库全过程管控,建立物资台账,定期开展盘点核查,设置核心物资安全库存,建立物资动态预警机制,确保库存量始终处于合理水平。配置移动应急装备如应急电源车、移动变压器、SF6气体回收车等,提升机动应急能力,建立应急物资信息管理平台,运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物资储备情况可视化展示,支持物资调配决策,开展应急物资储备评估,优化物资储备结构,提高储备效益,制定应急物资管理制度,规范物资采购、验收、保管、维护、报废等环节管理要求。建立应急物资供应商管理体系,实施供应商分级管理,签订应急保障协议,形成稳定的物资保障渠道,设立应急物资技术评估小组,定期评估物资性能状态,及时更新升级老化设备,建立区域联动机制,实现应急物资跨区域调配,构建资源共享平台,推行应急物资标准化管理,统一物资编码,实现物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应急处置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3]

结束语:

通过构建科学完善的变电运维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完善应急物资保障,能够有效提升变电运维应急处置能力,实践表明,系统化的应急管理体系对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变电运维应急管理体系还需要持续优化完善以适应新形势下电网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付东明.变电运维安全管理措施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8(24):98-99.

[2]牟加清.变电运维管理新问题及解决策略[J].低碳世界,2016,(21):110-111.

[3]贾晓伟,张志伟.变电站运维基础数据资料浅析[J].农村电工,2016,24(03):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