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

王立夫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第三中学 131100

摘要:核心素养的提出为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以记忆知识点为主,难以形成深层次的地理理解,这使得课堂教学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而核心素养强调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这对地理教学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通过改革教学目标、创新课堂形式及优化资源配置,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并帮助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运用地理知识,从而实现教育价值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教学设计;实践策略

引言

初中地理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学科,其内容涵盖自然与社会的多元领域。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传统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知识的单向传递,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与核心素养的要求存在明显差距。同时,学生对学科兴趣不高、实践能力薄弱也成为教学中的关键难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重新审视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通过创新方法和资源优化,构建适应核心素养需求的地理课堂,从根本上提升教学效果与学科价值。

一、初中地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教学模式与核心素养的脱节

传统初中地理教学模式以知识点的灌输为主,过度强调教材知识的记忆与背诵,忽略了对学生地理知识及规律深刻领悟[1]。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只停留在表层的“会答题”阶段,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以及问题解决中。这种脱节使得地理学科的教育价值难以充分体现,学生的空间思维及综合分析等核心素养发展不足。

(二)学生学习兴趣与学科实践的矛盾

初中地理课程内容涵盖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领域,但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学生对地理的兴趣往往不高。此外,实际生活地理现象与教学知识间关联不足,让学生认为地理是一门“乏味”的学科,忽略了地理学习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关键价值。这种矛盾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教学资源开发与应用的不足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开发及运用效果没有达到预期深度与广度。教材之外的资源,如地图、实景影像、数据图表等,虽然可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视野,实际教学应用较少。此外,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应用技能掌握不足,导致多媒体资源运用趋于表面,未能充分保障核心素养目标达成。这种资源使用上的不足制约了教学效果的进一步提升。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地理的实践策略研究

(一)重构教学目标,聚焦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从传统的知识点导向转向核心素养导向。在地理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综合思维能力和人地协调观。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教材《中国的自然环境》单元中的“地形和地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中国地形分布图,识别主要地形类型和地势特征。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对河流流向和农业发展有重要影响?”学生分组讨论,结合地图分析河流分布和流向特征,并思考地势如何影响河流输水能力和农业灌溉。接着,教师组织学生模拟地形剖面图的绘制过程,通过手工制图和数据标注,帮助学生加深对地势变化规律的理解。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仅掌握了地形和地势的知识点,更在实践中提升了空间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二)丰富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

课堂教学应摒弃单一讲授模式,积极引入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例如:在学习初中地理教材《北方地区》单元中的“祖国的首都——北京”这一节课程时,教师首先展示一组北京的卫星图像,学生观察并描述北京的地理位置及其独特的地形条件。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分析北京的区位优势对政治、文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各组学生分别从交通便利性、历史文化传承、资源分布等角度进行探讨,并在课堂上展示成果。教师对学生的展示进行点评,引导他们进一步思考北京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角色。此外,课堂还可融入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城市规划师,设计一份优化北京功能分区的方案。

(三)优化资源配置,深化技术应用

地理教学资源的优化与技术手段的整合能够显著提升教学效果[2]。例如:在初中地理教材《天气与气候》单元中的“降水的变化与分布”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分布图、气候图表和实时气象数据,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接着,教师引导学生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分析近五年我国部分地区降水量的变化趋势,重点观察南方与北方降水差异。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降水变化的成因以及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并结合实际提出应对方案。课堂互动环节中,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为什么南方地区洪涝灾害频发,而北方却面临干旱问题?”学生在讨论中逐渐理解降水与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复杂关系。

总结:在核心素养导向的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设计与实践需要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紧扣学生能力发展的需求。通过重新定位教学目标、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以及优化资源利用,地理课堂能够真正成为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舞台。这种探索不仅是对教育理念的践行,更是提升地理教学价值的重要途径,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郭润娟  刘伟.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J].地理教育, 2024.

[2]梁荣君,阮庆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设计[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