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基于议题式教学的“四度”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初中道德与法治基于议题式教学的“四度”作业设计

许恬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实验中学 213161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情境创设、方法引导、策略探究、发现陈述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方法,以展现学生在活动中所学到的知识。基于此,本文结合四度作业设计对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业设计,进行简单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四度作业设计;

引言:

议题式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以主题为载体、以问题为导向、以议题为支持的新的教学模式。该方法着重于将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的话题导入到课堂中,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深入的讨论、探索和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培养出一个核心素养。议题多来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或社会热点,与学生的生活经历密切相关,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一、基于议题式教学的四度作业设计概述

1.1有温度的作业设计

在“双减”政策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除“减负提质”外,还应注重趣味化、情感化。“有温度”的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好比游戏性作业就是利用游戏的概念、要素和机制,对学生进行学习任务的设计。例如,在学习八年级上册第五课《遵纪守法的公民》时,可以通过“怎样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设计一个“守法公民闯关游戏”,让学生以“玩”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1.2有梯度的作业设计

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差异,因此,为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教师要设计出有难度的作业。“1+N”阶梯型作业是指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基本作业(“1”),以及由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的不同而精心设计的“N”类选择作业。比如,在教学九年级上半课《走上强国之路》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个主题,让学生们收集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重大成果的相关材料,并通过手抄报、视频或口头汇报等方式来进行。学生可依个人能力及兴趣,自行选择适当之形式。

1.3有深度的作业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家庭作业要做到与生活紧密结合,同时要从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需要出发,通过创设更多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景,增强作业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以任务为导向的学习方式,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教学《传承文化的血液》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探寻中秋”,探寻中秋的由来及文化内涵,编制中秋文化宣传计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并能促进他们的思维。

1.4有宽度的作业设计

“宽度”作业设计,是指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整体发展,设计综合性的、跨领域的作业。跨学科的综合性作业,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比如,在八年级下册《了解权利和义务》的时候,教师可以针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均衡”进行设置,让学生综合运用历史、政治和法律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对公民权利和责任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阐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形成交叉学科的知识系统,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二、基于议题式教学的四度作业设计策略

2.1小组合作项目

设计需要小组合作完成的作业,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比如,在讲授《和谐社会》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一项“邻里和谐调查”的议题。同学们被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就某一特定议题(如:邻里关系,公共设施使用等)开展调查,搜集资料,分析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改进意见。在此过程中,团队成员要一起制订研究计划,分配任务,整理数据,最后完成调查报告。通过这种形式的作业,既可以使学生在实际工作中获得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又可以锻炼他们的交流、协作、团队协作的能力。

2.2跨学科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设计不同学科的综合性作业,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它是一种把道德与法治与法制与其它学科(如历史,地理,语言等)相融合的综合性学习结果。比如,在教学“传统文化和法律精神”这一课时,可以让同学们把所学的历史知识联系起来,对其中所蕴含的法律观念进行梳理;运用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对各地域的传统文化差异以及它们对法治理念的影响进行探讨;最后,教师可以文字书写的方式,将自己对于传统文化与法治精神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与领悟进行阐述。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多学科融合中加深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认识。

2.3精准定位议题

在问题型教学中,问题的设定至关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科内容、时政热点和学生生活等方面,找到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的话题。问题应具有生活性、思辨性、适切性等思维特性,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比如,在七年级的“不仅是身体的生长”这一单元,就可以通过“怎样培养问题意识”这一主题来启发和思考自己的思维特征。

2.4设计情境体验与活动任务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实效性,就必须进行情景体验和活动任务的设计。情景经历能使学生置身于事件的情境中,从而更好地理解主题。而“活动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与探索的特定需要。比如,在教学《文化血脉》时,可设置“中秋风韵”主题,安排情景体验活动“溯源-中秋探秘”“穿越-文化之旅”等研究路线。

结束语:

基于议题式教学的“四度”作业设计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通过设计“温度、梯度、深度、宽度”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陈见枝.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优化策略——以七年级下册《走进法治天地》单元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4,25(06):810.

[2]蔡勇军.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内涵、意义与策略[J].教师教育论坛,2023,36(10):6971.

[3]李飞.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应用[J].亚太教育,2024,(06):112114.

[4]陈滨.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以统编九年级上册“正视发展挑战“一课为例[J].创新人才教育,2024,(0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