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失眠困扰,针灸助你安睡一整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告别失眠困扰,针灸助你安睡一整晚

曹富维

成都市郫都区犀浦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611731

现代社会,失眠成了不少人的“心头病”。夜晚难以入睡,或睡不踏实,白天就会精神萎靡,工作生活都受影响,长期失眠还会损害身心健康。安眠药有副作用,人们急需安全有效的助眠方法。针灸作为传统中医疗法,能调节身体机能促进睡眠。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针灸是如何帮我们赶走失眠,睡个好觉的。

1失眠的原因

失眠的成因较为复杂,涵盖多个方面。精神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快节奏生活下人们长期的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大脑神经兴奋难眠,像上班族和学生常因压力陷入失眠困境。生活习惯也至关重要,作息不规律、睡前电子产品使用过度、饮用含咖啡因饮品或剧烈运动等,都会扰乱睡眠。环境因素同样不可小觑,噪音、光线、温度及床垫舒适度等不佳,会直接干扰睡眠。此外,身体疾病如疼痛性、呼吸和心血管疾病以及内分泌失调等,也会引发失眠,疾病出现应及时治疗以改善睡眠状况。

2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

针灸治疗失眠的原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调节气血,气血不畅可致失眠,针灸刺激穴位能疏通经络,让气血顺畅运行,为大脑供给营养,滋养心神助眠,如针刺内关穴、神门穴可宁心安神。其次是平衡阴阳,失眠常因阴阳失调,针灸会依患者状况选穴,像阴虚火旺型失眠,针刺太溪穴、涌泉穴能滋阴降火恢复平衡。最后是调节脏腑功能,失眠与心、肝、脾、肾等脏腑相关,针灸刺激相应穴位,如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可使脏腑协调,补养气血,从而改善失眠状况。

3针灸治疗失眠的方法

3.1针法治疗

针法是针灸治疗失眠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选取合适的穴位,如百会穴、四神聪穴、神门穴、内关穴、三阴交穴等。将极细的针灸针快速刺入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手法来刺激穴位,产生酸、麻、胀、重等感觉,这种感觉被称为“得气”,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一般每次针刺治疗的时间为20-30分钟,每周进行2-3次治疗,一个疗程通常为10-15次。具体的治疗方案会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调整。

3.2灸法治疗

灸法是借助艾草燃烧产生的温热刺激来治疗疾病。对于失眠患者,常用的灸法有艾灸、温针灸等。艾灸可以选择足三里穴、关元穴、气海穴等穴位,通过温热的刺激,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起到宁心安神的作用。温针灸则是在针刺得气后,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穴位,增强治疗效果。灸法治疗失眠一般每周进行2-3次,每次20-30分钟,需要注意避免烫伤皮肤,治疗过程中要保持舒适的体位和放松的心情。

3.3耳穴疗法

耳穴疗法是通过刺激耳部的特定穴位来治疗失眠。耳部是人体经络脏腑的缩影,分布着许多与全身各部位相对应的穴位。常用的耳穴有皮质下、神门、心、肾、肝等。医生会用王不留行籽或磁珠等贴压在相应的耳穴上,患者可以自行按压,每天按压3-5次,每次每穴按压1-2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这种方法操作简便,患者可以在家中自行进行,而且耳穴贴压可以持续刺激穴位,起到持续治疗的效果,一般3-5天更换一次贴压物,5-10次为一个疗程。

3.4 电针法治疗

电针法需在针刺穴位得气后连接电针仪,医生依据患者耐受程度来挑选合适的电流参数,像疏密波有助于调节人体生理机能。每次治疗时长为15-20分钟,每周进行2-3次,具体会根据病情灵活调整。它能稳定持续地刺激穴位,有效调节神经系统,对于顽固性失眠患者,可改善睡眠质量、缓解焦虑情绪,通过持续电刺激强化针刺效果,助力身体机能恢复,从而达到助眠目的。

3.5 皮肤针法治疗

皮肤针法,也就是梅花针疗法,是用特制针具叩刺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以此激发经络功能。对于失眠患者,常叩刺头部相关经络区域以及四肢的穴位周边,按照轻、中、重三种强度操作,以叩刺部位皮肤微微发红充血为度,每周操作2-3次,5-10次作为一个疗程。这种方法可以刺激经络气血运行,调节脏腑功能,尤其适合精神紧张引发的失眠情况,通过刺激体表神经末梢来调节神经系统兴奋性,进而改善睡眠状况。

3.6 腕踝针法治疗

腕踝针法是在腕部和踝部特定针刺点进行皮下浅刺操作,针对失眠问题,通常会选择腕部的上1区以及踝部的下1区。进针时采用30度角,刺入皮下约1.4寸,不追求酸麻胀重等得气感。留针时间为20-30分钟,每日或者隔日进行1次,10次为一个疗程。该方法操作简单便捷,患者痛苦小,对于惧怕针刺疼痛的失眠患者较为适用,其原理是通过刺激皮下神经末梢,调节神经传导以及机体的内环境平衡,从而起到镇静安神、促进睡眠的作用。

3.7 穴位埋线法治疗

穴位埋线法是将可吸收的羊肠线埋入穴位内,例如心俞、肝俞等穴位。首先要对穴位局部进行消毒处理,然后使用埋线针将羊肠线植入穴位一定深度,完成后用创可贴覆盖针孔。每2-3周进行1次埋线操作,3-5次构成一个疗程。羊肠线在体内被吸收的过程中会持续刺激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以及安神定志的功效,对于慢性失眠患者而言,有助于调整脏腑功能与内分泌系统,进而改善睡眠质量,不过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防止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4针灸治疗失眠的注意事项

4.1治疗前准备

在接受针灸治疗失眠前,有必要做好充分准备。首先要保证身体清洁,穿着宽松衣物,这有助于医生精准定位穴位,使治疗顺利开展。需避免在饥饿、过饱、极度疲劳或饮酒后进行针灸,这些状态可能引发晕针等不良反应,影响治疗与身体安全。同时,患者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情、病史、过敏史等信息,以便医生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2治疗过程中配合

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患者要保持放松的状态,避免紧张和恐惧。针刺时可能会产生一些轻微的疼痛或酸胀感,这是正常的穴位反应,患者应尽量忍耐,不要随意变动体位,以免造成弯针、滞针等情况。如果出现头晕、心慌、出汗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4.3治疗后护理

针灸治疗后,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劳累。针刺部位要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沾水引发感染,这是保障治疗部位正常愈合的关键。饮食方面,应远离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为身体修复提供良好的营养支持。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避免精神刺激,为睡眠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结语:

失眠如同阴影,困扰着许多人的生活,让人身心俱疲。然而,不必灰心,我们拥有对抗它的武器。知晓失眠根源,运用针灸疗法,并配以规律生活与平和心态,优质睡眠将重回身边。在专业医生指导下,持续治疗与自我调养相结合,定能战胜失眠,重焕活力,畅享美好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