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场县四合永镇中心卫生院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影响着全球数亿人的健康。其实,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只要注意血压的控制,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那么实际上高血压也没有那么可怕。那么高血压患者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平常饮食又有哪些禁忌呢?不要着急,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1.高血压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一高血压患者一定要注意密切监测自己的血压,以便能够及时了解血压的变化。在确诊为高血压后,建议患者每天都要固定测量自己的血压,记录好自己的血压值,便于医生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血压控制方案。
二除了定期测量血压外,高血压患者在平常一定要注意适当的运动。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适当的运动不仅能够有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同时也有助于降低血压、减轻身体负担。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运动时应避免剧烈运动,避免在极端天气条件下运动。
三是体重的控制。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减轻体重有助于降低血压,改善心血管健康。建议保持健康的BMI指数,并避免过多的脂肪摄入。遵守良好的作息制度。保证睡眠不应少于8小时。早晨醒了以后不要立即起床,在床上躺片刻后再缓缓坐起。把腿放到地上也要慢。中午进行1个小时午睡可以缓解身体紧张,降低血压。
四是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与吸烟相比,饮酒对身体的利弊就存在争议。不时出现各种报告,有的说饮少量酒有益,有的说有害,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大量饮酒肯定有害,高浓度的酒精会导致动脉硬化,加重高血压。
五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理压力和情绪波动可能导致血压升高。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减轻工作压力、调节情绪等,有助于控制血压。患者可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培养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良好适应能力,避免情绪激动及过度紧张、焦虑,遇事要冷静、沉着;当有较大的精神压力时应设法释放,向朋友、亲人倾吐或鼓励参加轻松愉快的业余活动,将精神倾注于音乐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从而维持稳定的血压。
六 定期检查:高血压患者必须定期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了解血压控制的状况和疾病的演变情况,及时调整药物和生活方式。如果患者血压持续升高,且出现了头晕、头痛等症状,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比如硝苯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片等,能够起到降压的效果,以免病情持续发展。
2 高血压患者有哪些饮食禁忌呢?
一是要严格控制钠盐摄入。减少钠盐的摄入是高血压患者饮食的关键。建议每日钠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避免食用高钠食品,如腌制食品、咸鱼、腊肉等。
在饮食的过程中,要适当增加钾、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钾、镁、钙等矿物质对血压控制有益。建议多食用富含这些矿物质的食品,如香蕉、蘑菇、绿叶蔬菜、豆类、奶制品等。
另外要注意控制脂肪摄入。过多的脂肪摄入可能对心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建议控制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避免食用高脂肪食品,如炸食、全脂奶制品、肥肉等。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对高血压患者有较好的降压作用。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控制血糖,从而有利于血压控制。建议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品,如全谷类、豆类、蔬菜、水果等。晚餐应少而清淡,过量油腻食物会诱发中风。食用油要用含维生素E和亚油酸的素油;不吃甜食。多吃高纤维素食物,如芹菜、笋、青菜、大白菜、冬瓜、番茄、茄子、豆芽、海蜇、海带、洋葱等,以及少量鱼、虾、禽肉、脱脂奶粉、蛋清等。
在饮食过程中,建议高血压患者还要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有助于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建议选择低脂肪、低盐的蛋白质来源,如鱼、瘦肉、豆类等。
此外,建议患者每天保持适当的饮水量。保持适当的饮水量有助于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建议每天饮用足够的水,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并控制咖啡和茶的摄入量。
总之,高血压患者需要注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定期监测血压、适量运动、控制体重、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等。在饮食方面,应控制钠盐摄入,增加钾、镁、钙等矿物质的摄入,控制脂肪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适量控制蛋白质的摄入,并保持适当的饮水量。通过综合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调整,高血压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血压,维护心血管健康。高血压并不可怕,只要做到日常的生活管理,有良好的饮食、运动、情绪和检查习惯,就能有效维护稳定的血压,避免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