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实验中学
摘要:本文聚焦于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法课堂问题设计,探讨了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路径。在阐述深度学习理念的基础上,提出了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情境、构建逻辑清晰的问题链以及实施多元化评价等策略,旨在通过这些策略促进学生在道法课堂上的深度学习,培养其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关键词:深度学习;初中道法课堂;问题设计;思维路径;核心素养
引言: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深度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逐渐成为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对于初中道法课堂而言,深度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更强调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批判性思考以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的能力。问题设计作为连接教师与学生、知识与思维的桥梁,在深度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明确教学目标,奠定深度学习基础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指南针,它指引着教学活动的方向,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明确目标。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法课堂问题设计中,明确教学目标是首要步骤。只有当我们清晰地知道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时,才能设计出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明确教学目标,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既具有挑战性又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这些目标应当涵盖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全面发展[1]。
以初中道法课“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例,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时,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认识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治观念。基于这些目标,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你知道公民有哪些基本权利吗?”“这些权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联系?”“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又需要承担哪些义务?”“你认为权利和义务之间是怎样的关系?”这些问题层层递进,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公民的权利与义务,为他们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设真实情境,激发深度学习动力
真实情境是激发学生深度学习动力的源泉。在初中道法课堂中,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相关的真实情境,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现实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创设真实情境,需要教师具备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善于捕捉社会热点、生活实例等素材,将其融入道法课堂的教学之中。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注重情境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启发性,确保学生能够在情境中产生共鸣,进而引发深入思考[2]。
以初中道法课“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为例,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网络社会的热点问题,如网络暴力、网络谣言等,创设真实情境。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相关新闻报道、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网络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如何看待网络暴力现象?”“在网络世界中,我们应该如何遵守道德和法律规范?”这些问题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能够引发学生的共鸣和思考,促进他们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深度学习。
三、构建逻辑清晰的问题链,引导深度学习路径
问题链是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的重要工具。在初中道法课堂中,通过构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问题链,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逐步深入探究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本质和内涵。构建逻辑清晰的问题链,需要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注重问题的层次性和关联性,确保问题之间能够形成有机的整体。同时,教师还应关注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在构建问题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水平,适时调整问题的难度和深度,确保学生能够跟上教学节奏,实现深度学习。
以初中道法课“维护国家安全”为例,教师在构建问题链时,可以从国家安全的定义入手,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国家安全的重要性、面临的威胁以及如何维护国家安全等问题。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国家安全?”“国家安全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当前我们国家面临哪些国家安全威胁?”“我们应该如何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些问题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能够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维护国家安全的本质和内涵,促进他们的深度学习。
四、实施多元化评价,保障深度学习成效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保障深度学习成效的重要手段。在初中道法课堂中,通过实施多元化评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深度学习的顺利进行。
实施多元化评价,需要教师具备全面的评价观念和灵活的评价方法。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评价方式的多样性。除了传统的纸笔测试外,教师还可以采用口头提问、小组讨论、案例分析、项目作业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同时,教师还应关注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评价结果的反馈性,确保评价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以初中道法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为例,教师在实施多元化评价时,可以设计一系列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评价活动。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围绕“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一主题进行交流和分享。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等方面,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项目作业,要求学生制定一份个人或小组的环境保护计划,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评价。这些评价方式不仅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促进他们在实践中进行深度学习。
结束语: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法课堂问题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具备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创设真实情境、构建逻辑清晰的问题链以及实施多元化评价等策略,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探究、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本质和内涵。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完善这些策略,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新时代青少年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陈光英. 初中道法课堂中的互动式教学方法[N]. 山西科技报, 2024-09-09 (A06).
[2]杨芳. 指向深度学习的初中道法课堂问题设计的思维路径[J]. 华夏教师, 2022, (15): 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