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第三医院 福建省漳州市 363005
【摘要】目的:探究基于NRS-2002评分的营养干预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影响。方法:从2022年10月—2024年10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中选取110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为未进行NRS-2002评分患者,观察组为有采用NRS-2002评分的患者,每组55人,研究指标有患者的临床症状、营养指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NRS-2002评分的营养干预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上应用效果良好,有效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营养状况、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NRS-2002评分;营养干预;慢性肾脏疾病;临床效果
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范围内比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该病近几年呈现较高的发病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关注CKD患者营养问题,将营养治疗贯穿于整个CKD治疗过程,对于提高CKD整体诊治水平、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预后以及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1]。有研究显示在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中有35.6%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NRS-2002评分大于等于3分)[2],NRS-2002评分系统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临床环境中。在CKD患者中,NRS-2002评分能够准确识别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3]。《KDOQI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2020更新版》中指出,对慢性肾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开展营养风险管理,对改善其预后具有明显意义[4]。本文选择11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研究,记录营养干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数据
选取2022年10月-2024年10月入组的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研究,共有110例,纳入标准:年龄在18岁以上、90岁以下,符合CKD的诊断标准,住院时间在10天以上的患者,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急性肾损伤、恶性肿瘤。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5人,对照组患者为未进行NRS-2002评分患者,观察组患者均采用了NRS-2002评分,评分结果包括小于3分的患者38人及大于等于3分的患者17人,性别上对照组有男性30例,女性25例,观察组有男性27例,女性28例;在年龄上观察组年龄在38-72岁,均值(55.28±1.97)岁,对照组年龄在37-73岁,均值(55.19±1.33)岁;观察组中透析病人39人,非透析病人16人;对照组中透析病人37人,非透析病人18人。两组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BMI)、CKD分期等方面基线特征相似,具有可比性。
组别 | 性别 | 年龄 | 透析患者 | 非透析患者 | 体质指数(BMI) | ||
男性 | 女性 | ||||||
对照组 | 27 | 28 | 55.19±1.33 | 37 | 18 | 21.31±1.07 | |
观察组 | 30 | 25 | 55.28±1.97 | 39 | 16 | 20.81±2.06 | |
t/x2 | 0.3277 | 0.2808 | 0.1703 | 1.5974 | |||
P | 0.5670 | 0.7794 | 0.6798 | 0.1131 | |||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包括但不限于药物治疗、饮食建议和一般生活方式指导。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以《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及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5]原则为指导,对患者制定规范化、个性化营养治疗方案,具体包括进行全面的营养评估,包括了解病史、饮食习惯、体重、身高、BMI、血清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血糖、电解质等指标,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根据患者的CKD分期及具体病情和营养状况,对患者进行营养教育,帮助患者了解慢性肾病的饮食要求,掌握饮食调整的方法,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根据营养目标,制定个性化的营养目标如能量、蛋白质摄入量等,确定食物种类、数量、烹饪方法等,指导并监督患者实施制定的营养方案;对于伴有并发症的患者,如心血管疾病、贫血、骨代谢异常等,需要在饮食计划中考虑并发症的管理,如通过调整饮食或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D等来改善贫血和骨代谢异常等,对营养摄入量不足的患者及时进行口服营养补充或肠内肠外营养支持。
1.3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如水肿、恶心、呕吐、疲乏等症状改善情况,
(2)营养指标: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血红蛋白(HGB)、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
1.4统计学意义
分析数据以软件SPSS 23.0统计,用率(%)描述计数资料,组间比较行2检验;用(±s)描述计量资料,组间比较行独立样本t检验或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对照组、观察组症状改善率比较:观察组症状改善较明显,干预后两组患者均改善,改善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P<0.05。
表1 两组在临床症状改善指标对比
例数 | 水肿 | 恶心(或伴呕吐) | 疲乏 | ||||
干预前病例数 | 干预后改善的病例数 | 干预前病例数 | 干预后改善的病例数 | 干预前病例数 | 干预后改善的病例数 | ||
对照组 | 55 | 33 | 6 | 23 | 5 | 34 | 8 |
观察组 | 55 | 30 | 16 | 21 | 13 | 36 | 17 |
X2 | 0.3343 | 5.6818 | 0.1515 | 4.2512 | 0.1571 | 4.1929 | |
p | 0.5631 | 0.0171 | 0.6970 | 0.0392 | 0.6918 | 0.0405 |
2.2营养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干预前后指标的变化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
观察组营养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 < 0.05。
表2 两组营养指标对比如下
组别 | 例数 | TP(g/L) | ALB(g/L) | PA(mg/dL) | HBG(g/L) | CRP(mg/L)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对照组 | 55 | 58.14±6.21 | 60.23±1.22 | 31.63±6.38 | 32.34±1.28 | 164.29±30.22 | 198.37±8.46 | 91.54±9.32 | 92.18±0.66 | 43.13±7.37 | 24.63±4.83 |
观察组 | 55 | 56.60±8.33 | 64.51±1.24 | 30.19±7.99 | 36.01±1.38 | 173.84±27.38 | 224.33±7.35 | 88.20±10.84 | 93.32±0.98 | 45.35±8.98 | 13.49±4.22 |
t | 1.0992 | 18.2469 | 1.0444 | 14.4601 | 1.7368 | 17.1791 | 1.7326 | 7.1555 | 1.4172 | 12.8809 | |
P | 0.2741 | 0.0000 | 0.2986 | 0.0000 | 0.0853 | 0.0000 | 0.0860 | 0.0000 | 0.1593 | 0.0000 |
3、讨论
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营养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首先,肾脏功能的减退可能导致代谢产物的积累,影响食欲和营养素的代谢。其次,CKD患者常伴随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 PEW),这是CKD患者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6]。此外,患者的饮食习惯、社会经济状况、合并症的存在以及药物治疗等也是影响营养状况的重要因素。而NRS-2002评分属于有效、简单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在临床上的应用比较广泛。有文献指出,营养不良会增加 CKD 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说明认识营养状况的重要性[7]。因此,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营养干预具有重要意义。以患者NRS-2002评分为基础,给予患者针对性的营养干预,进而提升患者营养状态,避免患者肾功能损伤加重,推动患者生存质量上升[8]。在此次研究结果中显示,经过一段时间的营养干预,观察组患者的症状及营养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部分营养指标上显示出更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通过NRS-2002评分系统下的个性化营养干预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营养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现有研究样本量较小、时间较短,限制了结果的普遍性,且营养干预的具体方案和效果可能因地区、文化和经济条件等因素而异。未来的研究需要更大的样本量、更长的干预时间、更精准有效的评估营养治疗效果的工具与方法,并考虑不同地区和文化背景下的营养干预策略。
综上所述,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基于NRS-2002评分的规范化、个体化的营养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营养指标,因此建议对慢性肾脏病住院患者常规进行基于NRS-2002评分的个体化营养干预治疗,持续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相关指标,评价营养干预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调整营养干预措施,最终有望达到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预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营养治疗指南专家协作组.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21版)[J].中华医学杂志,2021,101(08):539-559.
[2]Martin M ,Suzan D ,Mo S ,et al.Evaluation of Nutrition Risk Screening Score 2002 (NRS) assessment in hospitalize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patient.[J].PloS one,2019.
[3]郭鉴葵,周子琪,柳园,等.新型低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对慢性肾脏疾病患者效果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24,51(03):564-571.
[4]程改平,秦伟,刘婧,等.《KDOQI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2020更新版》解读[J].中国全科医学,2021,24(11):1325⁃1332.
[5]石汉平,许红霞,李苏宜,等.营养不良的五阶梯治疗[J].肿瘤代谢与营养电子杂志,2015,2(01):29-33.
[6]周丽君,陈铭聿.实施个体化饮食指导对慢性肾脏病肾脏替代治疗患者肾功能及营养状况改善的意义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5):130-131.
[7]Naoki N ,Keisuke M ,Naoyuki H .Utility of 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Mini-Review.[J].Nutrients,2021.
[8]王丽琼,白小岗.老年糖尿病肾脏疾病患者营养指标及巨噬细胞极化状态变化与肾损伤程度的关系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2,22(12):1023-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