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究耳鼻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旨在提升患者安全感和舒适度,降低焦虑程度。方法:选取240例耳鼻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安全感和舒适度评分、焦虑程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安全感和舒适度方面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焦虑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能够提升患者安全感和舒适度,降低焦虑程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
关键词: 耳鼻喉手术;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安全感;舒适度;焦虑程度
引言
耳鼻喉手术作为一类重要的外科手术,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均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不断更新,如何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通过系统性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旨在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对疾病的认知,从而促进患者的康复。本研究旨在探讨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了我院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期间240例耳鼻喉择期手术患者,男女比例均衡,年龄范围18至75岁,平均年龄约46岁,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疾病及手术类型上无显著差异(P<0.05),旨在探讨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2 护理方法
(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内容贯穿患者入院至出院的全过程。入院首日,护理人员会简要介绍医院环境、科室布局及日常作息,同时发放入院手册供患者参考。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会根据医嘱在患者入院后第二天提供基础饮食建议。术前准备从入院第三天开始,包括常规的术前检查、皮肤准备、术前一天晚上的禁食禁水等。
(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接受了阶段性健康教育护理,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入院初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会立即为其进行入院初教育,时间约为30分钟。内容涵盖疾病的基本知识、治疗方式、医院环境及科室布局等。通过这一环节,患者能够对自身疾病及即将开始的治疗有初步的认识。
2)术前教育。护理人员会在术前2-3天,用45分钟左右的时间为病人进行详细的术前教育。内容包括手术过程、麻醉方式、术前准备事项(如断食禁水时间、个人卫生准备等)以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等,并对手术过程进行了详细介绍,患者通过术前教育,可以清楚地了解手术的过程,缓解自己的恐惧和不安。
3)术后教育。手术后,护士会按照患者痊愈情况为其术后第1~3日提供大约30-60分钟个性化教前、后教育。教育内容主要有疼痛管理、调食、创面护理及康复运动等内容。通过术后教育,使病人掌握正确的疼痛管理方法,合理调整饮食,正确进行伤口护理,使身体机能逐步得到恢复,患者在手术后能做到有的放矢,有的放任自流。
4)出院教育。出院前1天后,护理人员会为病人进行20分钟左右的出院教育。教育内容除涉及用药指南、随访安排、饮食禁忌、生活习惯调整等重点信息外,还特别增加了二维码资源共享环节,内容涉及患者随迁随访、随迁就医、随迁便民、随便就民的医疗保健、随迁就民等多个方面。患者通过扫描专用的二维码,可以获得电子资料,如出院指导手册、健康提示等,以及科室联系方式等更加详细的电子资料。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的核心观察指标集中在病人护理过程中主要感受到的主观感受,具体包括安全感、舒适度的改变,以及病人焦虑程度的改善,在护理前后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细致观察、考核,使不同护理模式对病人心理状态的影响、整体感觉的影响都能做到心中有数、融会贯通。
1.4 统计学方法
在数据分析阶段,选取了SPSS19.0这一专业统计软件作为。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进行表示,以直观展现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而在统计分析方面,选用了t检验作为主要的检验方法,用于比较不同组别或不同时间点之间数据的差异。同时,设定P<0.05作为判断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临界值,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安全感和舒适度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安全感和舒适度的平分显 著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安全感和舒适度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安全感评分(X±S) | 舒适度评分(X±S) |
对照组 | 120 | 65.23±10.12 | 68.45±9.78 |
观察组 | 120 | 82.76±8.34* | 85.67±7.95* |
注:*表示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的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程度相较于护理前均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两组的焦虑程度都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护理后的焦虑程度要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的焦虑程度评分及统计结果详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程度的比较
组别 | 例数 | 护理前焦虑程度评分(X±S) | 护理后焦虑程度评分(X±S) | P值(护理前后比较) | P值(两组护理后比较) |
对照组 | 120 | 72.65±11.32 | 56.48±9.87* | <0.05 | - |
观察组 | 120 | 73.14±10.98 | 48.23±8.65*† | <0.05 | <0.05 |
3 讨论
本研究深入探讨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比较分析两组病人的安全感舒适度及护理前后的焦虑程度。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阶段性的健康教育护理,观察组的病人在焦虑程度明显下降的同时,其安全感和舒适度都有了明显的提高,比对照组有很好的改善作用。这个发现既验证了阶段性健康教育照护模式的有效性,又从促进病人心理舒适度、减轻焦虑情绪等方面揭示了该模式特有的优越性。认为通过系统性的健康宣教,患者在面对疾病时所获得的心理韧性增强,从而增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此外,本研究还提示,在护理实践中应更加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全面、细致的护理服务。未来,将继续探索和优化护理方法,以期为患者带来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体验。
参考文献:
[1]徐琴.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06):295-297.
[2]左友琴,马丹莉,倪宽宽.阶段性健康教育结合二维码在耳鼻喉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9,26(22):78-79.
[3]邢媛媛,李莹,巴云鹏,等.阶段性教育护理模式在耳鼻喉手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22,28(0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