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西医结合疗法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西医结合疗法应用

卞海缘    陈俊    崔君

(上海宏康医院康复科,上海 200333)

摘要:胫骨平台骨折是常见的骨科损伤,其发生率在骨科损伤中位居前列。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是恢复关节面平整、稳定性和关节功能。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然而,术后康复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骨科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将深入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术;康复治疗;西医结合疗法

引言

由于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骨折不仅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方法日益完善,但术后康复治疗仍然是恢复关节功能的关键环节。传统的西医治疗主要侧重于手术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等方法,以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稳定性。然而,单纯的西医治疗往往难以完全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尤其是在缓解疼痛、促进骨折愈合和恢复关节功能方面。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索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通过调理全身气血、脏腑功能等,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内环境。将中医与西医相结合,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效果。

1、胫骨平台骨折概述

胫骨平台骨折是指胫骨上端与股骨下端接触面的胫骨平台骨质发生断裂,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面塌陷和移位。由于胫骨平台是膝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骨折不仅影响膝关节的稳定性,还可能导致膝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原则主要包括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保持其稳定性,为骨折愈合提供良好的环境。手术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主要方法。术后,康复治疗成为促进骨折愈合、恢复关节功能的关键环节。

2、西医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西医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理念是“解剖复位”和“坚强固定”。在手术治疗中,西医通常采用手术复位、内固定和外固定等方法,以恢复骨折部位的解剖结构,保持其稳定性。术后,西医还会使用一些药物如抗生素、止痛药、抗凝药等,预防感染、减轻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在康复治疗方面,西医强调早期进行肌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的被动活动,以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粘连。随着骨折愈合的进展,逐渐进行主动运动和负重训练,恢复关节的活动度和力量。物理治疗如电疗、光疗、热疗等也被广泛应用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等方面。

3、中医治疗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骨折的核心理念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中医认为,骨折愈合与人体气血、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因此,在治疗骨折时,中医注重调理全身气血,促进脏腑功能的恢复,从而达到加速骨折愈合的目的。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中医治疗主要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中药内服外敷等方法。手法复位是通过医生的巧妙手法,将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位置;夹板固定则是利用夹板等固定器材,保持骨折部位的稳定,防止移位。中药内服外敷则是通过选用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功效的中药,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从而有利于骨折愈合。具体而言,中药内服方面,对于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应用当归、川芎、赤芍、桃仁、车前草、田七等中药,用水熬制后早晚服用。对于中度病情患者,可以应用桃仁、丹参、元胡、苏木、桑枝、当归尾等中药。而对于重度病情患者,则可以给予红花、海桐皮、艾草、透骨草、五加皮等中药,用水熏洗,促进骨折愈合。

4、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4.1、早期制动与中药内服

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制动是确保骨折部位稳定、减少移位风险的关键步骤。通常,患者需要在术后一段时间内接受下肢石膏托制动,这一措施有助于保护骨折部位,促进愈合。然而,制动也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循环减缓、组织粘连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不良影响,结合中药内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中药内服通过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原则,能够有效促进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为骨折愈合创造良好的内环境。常用的中药方剂如血府逐瘀汤、桃仁红花煎等,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功效,能够帮助患者减轻疼痛、肿胀等症状。同时,中药还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患者体质,为后续的康复训练奠定坚实基础。在早期制动期间,患者应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用中药,以确保康复效果。

4.2、肌肉锻炼与中药熏洗

随着骨折部位的初步愈合,肌肉锻炼成为康复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系统的肌肉锻炼,可以有效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在肌肉锻炼的同时,结合中药熏洗治疗,能够进一步提升康复效果。中药熏洗通过利用药物煎煮后的蒸汽和药液,对患者患肢进行熏蒸和浸泡,以达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目的。常用的中药熏洗方剂如桂枝汤、艾叶洗剂等,均具有良好的温通作用,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肌肉紧张、疼痛等症状。此外,中药熏洗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为肌肉锻炼提供良好的生理环境。在肌肉锻炼过程中,患者应结合中药熏洗治疗,以促进患肢功能的全面恢复。

4.3、关节活动度训练与针灸治疗

关节活动度训练是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重要阶段。通过系统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可以逐步恢复患肢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关节活动度训练往往伴随着疼痛、肿胀等症状,因此需要结合针灸治疗以缓解疼痛、促进恢复。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舒筋活络、止痛消肿的目的。在关节活动度训练过程中,针灸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训练效果。同时,针灸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消退,为关节功能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在选择针灸治疗方案时,患者应遵循医嘱,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穴位和针刺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

4.4、负重练习与中医手法按摩

随着骨折部位的完全愈合,负重练习成为康复过程中的最后阶段。通过逐步增加患肢的负重,可以进一步促进患肢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行走能力。然而,负重练习也可能导致局部疼痛、肌肉紧张等问题。为了缓解这些症状,结合中医手法按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中医手法按摩通过专业的按摩手法,对患者患肢进行揉捏、按压等操作,以达到舒筋活络、缓解疼痛、促进恢复的目的。在负重练习过程中,中医手法按摩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训练效果。同时,按摩还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代谢产物的排出,为患肢功能的全面恢复提供有力支持。在进行负重练习时,患者应结合中医手法按摩治疗,以确保康复过程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具有显著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研究的深入和临床经验的积累,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方法将更加完善和科学。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康复理念的更新,中西医结合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的效果也将更加显著和持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西医结合治疗将成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的主流方法,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参考文献:

[1]曾垂林.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4):202+204.

[2]廖佳城,黄霞.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西医结合疗法应用[J].名医,2018,(07):27.

[3]裴邦福.中西医结合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健康之路,2018,17(07):235.

[4]吴建立.中西医结合疗法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1):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