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一医院 河北 承德067000
摘要:本研究综述了脓毒症患者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护理中的新进展,重点探讨了动态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精准护理与生物标志物的结合、护理机器人与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引入以及多学科整合与智能化培训的应用。这些进展不仅显著增强了CRRT的治理效能,更为提升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提供了坚实的科学证据和技术支持,从而加速了护理实践的现代化和智能化进程。
关键词:脓毒症;CRRT;新进展
引言
脓毒症是一种具有高病死率的严重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而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作为一种重要的支持疗法[1],在脓毒症患者的治疗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CRRT的护理措施也在不断优化,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本文旨在探讨CRRT护理干预对脓毒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并为临床护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脓毒症与CRRT的理念论述
1.1 脓毒症的病理机制
脓毒症由炎症反应失控所致。炎性因子通过模式识别受体(PRR)识别病原体相关或损伤相关分子模式,其中PRR 包括Toll 样受体、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等。此类受体与相应的配体结合后,会激活下游的核转录因子-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诱导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和干扰素等炎性介质大量生成和释放,从而诱发炎症级联反应,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其病理生理机制复杂且多样,涉及宿主的免疫系统、炎症反应和凝血系统的相互作用与失调,这种反应性失调通常表现为过度的炎症反应和抗炎反应的不平衡,从而导致内皮细胞的损伤、血管通透性增加以及微循环障碍,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2]。脓毒症的发病过程涉及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机体的各个重要器官系统,还通过一系列级联反应加剧了机体的应激状态,使得病情迅速恶化。
1.2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的技术原理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是一种血液净化技术,可清除炎性介质,改善内环境,提高肾脏功能。CRRT 包括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滤过、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和连续性静脉- 静脉血液透析滤过等多种模式,可根据患者病情及需求灵活选择[3]。CRRT的机制包括对患者血液的持续低速滤过和透析,其通过选择性膜的应用,实现了对不同分子量溶质的有效清除,进而减少了机体的炎症介质负担,同时,通过精准管理液体平衡,CRRT有效地规避了传统间歇性透析可能引发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问题。
2 CRRT 在脓毒症中的应用
2.1 CRRT在脓毒症患者中的适应症与临床效应
在脓毒症患者中,CRRT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因严重感染引发的急性肾损伤(AKI)以及伴随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脓毒症的系统性炎症反应往往导致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相较于传统的间歇性血液透析,CRRT以其更为温和的方式,逐步清除清除体内毒素及炎症介质,显著减少了血流动力学的剧烈变化,有效减轻了心脏的负担。更为关键的是,CRRT凭借其持续进行的超滤与细胞因子清除机制,不仅能够有效调控患者的体液平衡,还能缓解脓毒症引发的微循环异常及器官功能减退,从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率与康复前景。CRRT在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AKI)患者的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的临床效益,已然成为这一群体的标准治疗方法之一。然而,为了实现CRRT的最佳疗效,其应用需建立在对患者精确的血流动力学监测、肾功能评估以及全身炎症反应状况的综合考量之上。通过细致的个体化治疗策略,可以有效管理患者体内的液体平衡,调节电解质水平,同时减轻由炎症引发的多器官损害,从而达到优化治疗结果的目的。
2.2 CRRT的应用中的技术性考虑与实践挑战
在脓毒症患者的CRRT实施过程中,技术性考虑是决定疗效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合适的滤膜类型、调节滤过率、精准计算抗凝剂的用量,以及动态监测患者的生理参数,都是确保CRRT顺利进行的核心要素。然而,鉴于脓毒症病患的病情复杂且变化莫测,特别是在肾脏功能衰竭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状态下,如何在确保高效毒素清除的同时,防止诸如出血、感染与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始终是临床照护领域所面临的关键难题。
3 CRRT在脓毒症患者护理的新兴阶段与进展倾向
3.1 动态血液净化技术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技术的不断进步,动态血液净化技术在脓毒症患者护理中正逐渐成为一个关键的创新领域。这一技术通过整合血液透析、血液滤过以及血浆置换等多种血液净化手段,形成了一个更加全面且有效的治疗方案,特别是在去除CRRT难以去除的大分子炎症介质及毒素方面,展现出卓越的优势。依据患者病情的动态演变,护理团队能够即时调整净化参数与治疗周期,以此量身定制护理方案,确保提供精准且个性化的治疗与关怀。此动态净化方法显著提升了脓毒症病患的治疗成效,大幅度降低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出现概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与治疗相关的副作用,为患者长远的康复提供了更为有力的支持。
3.2 精准护理与生物标志物的结合
在CRRT护理领域,精准护理理念的引入标志着护理实践从经验依赖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其核心在于将患者的个体生物标志物与治疗参数相结合,以实现对治疗过程的精确调控。通过对炎症因子、通过动态监测肾功能指标、循环中的微量物质等生物标志物,护理团队能在CRRT过程中即时调整透析液的浓度、流动速度以及净化时间等核心参数。这种即时响应策略有助于精确控制患者体内的毒素水平与电解质平衡,显著降低因传统护理模式下的反应延迟而引发的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恶化的风险。基于生物标志物的个性化护理策略能使得护理团队迅速对患者健康状况的微妙变化做出反应,显著提升了护理服务的灵活性与针对性。
3.3护理机器人与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引入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护理机器人和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已然在连CRRT护理领域引发了颠覆性的革新。在脓毒症患者的CRRT过程中,护理机器人的应用显著减轻了护理团队的负担。机器人特别在执行设备操作、调整患者体位和设定治疗参数这些需要重复性和高精确度的任务中表现出色,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护理流程的标准化程度与效率。进一步而言,自动化监控体系借助与CRRT设备的高效整合,实现了对病患各项生命指标及治疗参数的即时检测与数据解析。这种智能化的监控策略不仅能在第一时间识别并预示可能的风险,还具备根据数据回溯机制自动调整治疗参数的能力。由此,该方法确保了治疗过程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3.4护理团队的多学科整合与智能化培训
面对脓毒症患者复杂多变的病情,单一学科的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护理实践的需求,多学科整合护理团队的组建成为提高CRRT护理质量的关键措施。在这一融合了多元学科的协作框架中,护理专业人员、临床医师、生物医学工程师与信息技术专家等不同领域的专家携手合作,旨在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个性化诊疗策略。通过这种跨专业的协同努力,逐步构建起了一套高效且全面的医疗支持体系,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也显著增强了患者的治疗体验和康复效果。这种集多学科智慧于一体的护理策略,不仅能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成效,还能大幅度降低因信息错位或交流障碍引发的错误与延迟,确保医疗流程的高效与精准。引入智能化培训方法,如运用虚拟现实进行仿真演练与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系统,显著增强了护理团队应对复杂情况时的急救处理能力和专业技能。通过构建逼真的护理情境及基于数据分析的即时反馈机制,护理人员得以在安全的虚拟空间内反复实践与精进,这种方式不仅有效提升了其实际操作水平,亦加强了他们对新技术的接纳与应用能力。这为全面提高持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护理服务的质量提供了坚实保障。
4 结语
CRRT在脓毒症患者护理中的新兴进展显著提升了治疗的精准性与有效性,动态血液净化技术、生物标志物驱动的精准护理、护理机器人与自动化监测系统的应用以及多学科整合与智能化培训的结合,为脓毒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了更加全面和个性化的护理支持。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多学科合作与技术创新,以不断优化CRRT护理策略,提升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辛若梅,江强,王赛惠,等.老年脓毒症并发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23,22(10):746-751.
[2]黎明悦,李祝英.不同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治疗时机对脓毒症合并肾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3,33(17):113-115.
[3]张雄鹰.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脓毒症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康医学,2024,36(14):21-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