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中医院 浙江省瑞安市 325200
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禁食疗法联合运动处方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3.6.1-2024.02.29期间入住瑞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共30例纳入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门诊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0例为对照组。对照组仅接受均衡饮食和运动处方治疗4周,实验组的干预为中医禁食疗法与运动处方相结合的治疗。对比两组体重、腰围、血压、血糖、血脂,观察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SBP、DBP、FPG、2hPG、腰围、体重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HDL-C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C、SBP、DBP、FPG、2hPG、腰围、体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期间,实验组在中医禁食疗法期间有2例出现乏力,1例头晕,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禁食疗法联合运动处方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情况,提升健康水平。
关键词:中医禁食疗法;运动处方;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它包括超重/肥胖、血糖异常、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代谢相关疾病[1]。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2004)建议的MS的诊断标准:①超重和(或)肥胖:BMI≥25.0kg/m2;②高血糖:FPG≥6.1mmol/l(110mg/dl)及(或)OGTT 2h PG≥7.8mmol/l(140mg/dl)及(或)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接受治疗者;③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及(或)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接受治疗者;④血脂紊乱:空腹血TG≥1.7mmol/l(150mg/dl)及(或)空腹血HDL-C<0.9mmol/l(35mg/dl)(男)或<1.0mmol/l(39mg/dl)(女)。具备以上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即可诊断为MS。代谢综合征是引发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以及早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且其患病率逐年攀升。根据全球范围的流行病学数据,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已达到全球成人群体的25%-30%[2]。它不仅影响个体的健康水平,还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尽管现代医学已取得一定治疗效果,但由于其多因素性与个体差异,现有治疗手段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寻找更加综合且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尤其是结合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综合方案,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6.1-2024.02.29期间入住瑞安市中医院内分泌科的代谢综合征患者共30例纳入实验组。同时选择同期我院门诊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30例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中医辨证需符合“痰湿蕴脾证”。实验组患者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5岁至49岁,平均年龄(42.66±2.79)岁。对照组患者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33岁至50岁,平均年龄(42.49±2.86)岁。两组患者的常规资料如性别、年龄、腰围、体重、LDL-C等均相近,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实验组干预为中医禁食疗法和运动处方治疗。具体来说,第一阶段的禁食疗法在一周内分为缓冲期、禁食期和恢复期三个部分。缓冲期为第一天,要求受试者每日三餐食用低升糖指数的水果,总量为1.5千克。禁食期从第二天开始,受试者需要在清晨服用玄明粉20g进行清肠,并服用中药颗粒剂加味苓桂术甘汤以及温开水共3000ml以上。禁食期间从第三天到第六天,除不做肠道清洁外,药物使用和饮水量与第二天相同,禁食期间受试者需根据运动处方进行个体化运动,每次1小时。恢复期则在第七天进行,受试者根据“由少到多、由软到硬、由清淡到普通”的原则逐步过渡到均衡饮食。第二阶段,实验组开始执行均衡饮食加运动处方的治疗方案,为期三周。在此期间,每个研究对象都会先进行心肺功能评估,以此来定制个性化的运动处方,确保每位受试者每周进行五次、每次1小时的运动[3]。
对照组则仅接受均衡饮食和运动处方治疗,共四周,治疗方案与实验组的第二阶段相同。
1.3观察指标
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在入组第1天(干预前一天)、入组第28天(禁食结束后3周),收集清晨测量的体重、腰围、血压,观察血糖、血脂(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等实验室指标,并观察禁食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26.0分析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各自使用均数±标准差、率表示,之后分别实施t检验、X2检验,P<0.05差异显著。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脂水平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TC、TG、LDL-C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HDL-C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TC、TG、L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血脂水平
分组 | 时间段 | TC(mmol/L) | TG(mmol/L) | HDL-C(mmol/L) | LDL-C(mmol/L) |
实验组(n=30) | 干预前 | 6.17±0.93 | 2.28±0.95 | 1.03±0.04 | 3.16±0.97 |
干预后 | 5.02±0.98 | 1.16±0.15 | 1.58±0.47 | 2.58±0.97 | |
对照组(n=30) | 干预前 | 6.21±1.13 | 2.26±0.84 | 1.01±0.05 | 3.18±0.86 |
干预后 | 5.89±0.99 | 1.27±0.13 | 1.31±0.46 | 3.14±0.88 | |
t | 3.421 | 3.035 | 2.249 | 2.342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2.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SBP、DB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
分组 | 时间段 | SBP(mmHg) | DBP(mmHg) |
实验组(n=30) | 干预前 | 145.16±5.36 | 93.63±5.43 |
干预后 | 121.25±11.36 | 79.15±5.82 | |
对照组(n=30) | 干预前 | 144.29±2.75 | 93.17±6.11 |
干预后 | 127.98±13.31 | 85.07±5.85 | |
t | 2.107 | 3.929 | |
P | <0.05 | <0.05 |
2.3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PG、2hPG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验组的FPG、2hP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
分组 | 时间段 | FPG(mmol/L) | 2hPG(mmol/L) |
实验组(n=30) | 干预前 | 6.32±0.63 | 9.36±0.96 |
干预后 | 5.43±0.32 | 7.38±0.36 | |
对照组(n=30) | 干预前 | 6.31±0.58 | 9.41±0.97 |
干预后 | 5.79±0.23 | 7.82±0.22 | |
t | 5.004 | 5.712 | |
P | <0.05 | <0.05 |
2.4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腰围、体重情况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腰围、体重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腰围、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对比两组干预前后的腰围、体重情况
分组 | 时间段 | 腰围(cm) | 体重(kg) |
实验组(n=30) | 干预前 | 96.44±5.81 | 75.16±9.85 |
干预后 | 90.83±6.13 | 69.65±5.73 | |
对照组(n=30) | 干预前 | 95.98±6.15 | 74.03±8.81 |
干预后 | 94.12±6.03 | 73.47±7.98 | |
t | 2.096 | 2.130 | |
P | <0.05 | <0.05 |
2.5不良反应情况
干预期间,实验组在中医禁食疗法期间有2例出现乏力,1例头晕,对照组无不良反应,组间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中医禁食疗法和运动处方的联合应用,在治疗代谢综合征患者中展现出独特的协同效应。两者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共同调节体内的代谢紊乱,通过减轻体重,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水平,进一步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有效缓解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机制。中医禁食疗法通过促进内环境的净化和代谢负担的减轻,使得运动的效果更加显著[4]。禁食期间服用加味苓桂术甘汤,可针对MS中存在的脾虚水停的核心病机,发挥温化痰饮、健脾利湿的功效,并且可改善禁食期间出现的头晕、乏力、饥饿感等不适,提高机体的耐受性[5]。反过来,运动处方通过改善心血管健康和增强体力,使得代谢综合征患者在禁食疗法干预期间能够更好地耐受禁食过程,从而达到更好的代谢调节效果。此外,运动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与禁食疗法共同作用,能够进一步减少体内的炎症水平和氧化应激,优化代谢功能,达到协同效应。因此,二者的联合干预不仅能够改善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症状,还能从多个层面调节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展现出比单独使用任何一种疗法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6]。
综上所述,中医禁食疗法联合运动处方在代谢综合征患者中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情况,提升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1]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组中国老年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专家共识编写组, 中国老年人代谢综合征药物治疗专家共识(2022) %J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J]. 2022(09): p.1011-1027.
[2]罗辉,王琦, 中医体质类型与代谢综合征相关性研究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J]. 2016(04): p. 325-334.
[3]刘宇, 余一彤, 姜桐桐等, 高强度间歇训练在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J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J]. 2020(01): p. 70-73.
[4]邓淑坤, 袁鹏, 周群燕等, 基于心肺运动试验的精准有氧运动处方对中心型肥胖患者体成分及代谢指标的影响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J]. 2023(02): p. 199-206.
[5]R Colberg Sheri, J Sigal Ronald, E Yardley Jane, et al, Physical Activity/Exercise and Diabetes: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J Diabetes care[J]. 2016. 39(11).
[6]柯斌, 师林, 张俊杰等, 加味苓桂术甘汤联合短期禁食治疗单纯性肥胖患者的安全性研究 %J 中国中医药科技[J]. 2013(02): p. 112-11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