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电气设计现状分析及智能化发展方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电气设计现状分析及智能化发展方向

朱源

江苏大全长江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扬中 212211

摘要:本文对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电气设计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探讨了其在设计标准、技术参数、结构布局、元件选择以及智能化水平等方面的情况。同时,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包括智能监控与诊断、远程通信与控制、自动化操作以及与智能电网的融合等方面,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高低压成套开关柜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

关键词: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电气设计;智能化发展

前言:高低压成套开关柜作为电力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民用等各个领域,承担着电能分配、控制和保护等重要功能。其电气设计的合理性与先进性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科技水平的飞速提升,对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电气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其设计现状并把握智能化发展方向,对于推动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主要特点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在国内电气领域虽发展历程较短、经验有限,但从业者始终致力于其智能化升级,以更好地服务大众,不过当前仍存在一些问题待解决。

其主要特点为:一是科技化程度低,与网络技术融合不足,致使操作人员难以获得便捷体验,对复杂信息也无法高效自动化处理;二是柜体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用户需依据自身需求挑选不同电器产品;三是电器种类和数量繁多,传统人工操作已无法满足现代电力系统发展需求,而当前多数厂家采用的非自主性技术效果不佳,如10千伏高压开关柜在线测温手段不理想,难以达到智能化要求,且受复杂现场环境干扰,信息传递受阻,易引发电气设备误动作甚至安全事故。

因此,在保障电气零件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需融入网络技术,确保在复杂工况下仍能精准获取和传递信号数据,充分发挥其功能,为生产活动提供有力支撑,同时这也是其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

2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电气设计现状

2.1设计标准与规范

当前依据GB7251.1-2013、GB3906-2006等国家和行业标准开展设计工作,这些标准明确了开关柜在电气、机械性能、防护及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有力保障了产品的基本质量与安全性。但鉴于技术的持续更新以及应用场景的日趋多样,部分标准细节已显滞后,亟待修订完善,从而契合新的发展态势。

2.2技术参数与性能指标

其额定电压、电流和短路开断电流等主要参数依不同应用场合与用户需求而定。低压开关柜额定电压多为0.4kV,电流在几百到数千安培;高压开关柜额定电压有3.6kV至40.5kV多个等级,短路开断电流依据系统短路容量配置。国内企业在常规电力系统的技术参数上已能满足需求,但在特高压输电、大容量分布式能源接入等高端领域,开关柜的技术性能指标有待进一步提升,以便适配更高的电压与更大的电流容量,更好地服务于电力系统的发展。

2.3柜体结构与布局

其柜体结构有固定式和移开式。固定式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于操作灵活性要求不高之处;移开式便于检修维护,提升系统可用性。布局遵循功能分区明确、布线合理、操作方便原则,依电气主接线布置元件,并考虑散热、防护与检修空间等因素。但随着电力系统复杂和设备集成度提高,柜体结构和布局需优化升级,在保障电气性能基础上,提升空间利用率与散热性能,减小设备体积和重量。

2.4智能化水平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智能化有一定进展,但尚处初级阶段。部分开关柜具备温度、电流电压等基本智能监测功能,通过传感器采集数据上传监控系统分析处理,实现实时监测和预警,不过这些功能简单、缺乏系统性与综合性。在智能化控制上,开关柜自动化操作程度低,多需人工干预,难以满足智能电网对设备智能化控制的要求。

3高低压成套开关柜智能化发展方向

3.1智能监控与诊断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将迈向更精准的智能监控与诊断阶段。一方面,多参数监测会成为现实,除基本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外,还将涵盖开关机械特性、局部放电及SF6气体压力等,全面实时监测与综合分析这些参数,能精准评估设备健康状况,提前察觉故障隐患,为预防性维护筑牢根基。另一方面,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故障诊断与预测,深度挖掘运行数据来构建模型,快速诊断故障并预测剩余寿命与可能故障类型,依循历史数据所揭示的参数变化与故障关联,在参数异常时及时预警,助力运维人员高效决策,有效规避故障风险,保障开关柜稳定运行。

3.2远程通信与控制

在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智能化发展进程中,无线通信技术应用与远程监控和操作平台构建至关重要。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开关柜将更多地运用无线通信方式与上位机或监控中心相连。其高速率、高可靠性和便捷布线的优势,不仅能实时远程传输数据,方便运维人员随时监控,还能支持远程分合闸及参数设置,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率与应急能力。

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构建的远程平台,可汇聚多台开关柜数据,实现统一管理。运维人员借助电脑、手机等终端,能远程查看运行状态、历史数据与报警信息,并进行操作控制。该平台还具备数据分析、报表生成和设备管理等功能,能有效降低运维成本,提高运维效率,推动电力运维管理的智能化发展。

3.3自动化操作

高低压成套开关柜正朝着智能化方向迈进,其中智能操作机构与自适应控制技术发挥着关键作用。

智能操作机构致力于让开关柜操作更为自动化和智能。它能依据系统控制指令自动执行开关设备的分合闸动作,且在操作全程实时监测并反馈,有力确保操作的精准与可靠。如遇短路故障,它可迅速精准分闸切断电流,并及时将操作结果反馈给监控系统,快速隔离故障。

自适应控制技术则使开关柜能依据系统运行工况自动优化自身运行参数和控制策略。比如电网电压大幅波动时,其电压调节装置会自动稳压;负载电流改变时,保护装置自动调动作电流与时间,增强保护灵敏度与可靠性。这两项技术的运用,显著提升了开关柜对复杂电力系统环境的适应性,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筑牢根基,推动电力行业技术革新与发展。

3.4与智能电网的融合

在能源发展的新趋势下,分布式能源接入与电力需求侧响应成为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的重要发展方向。随着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能源的迅速兴起,开关柜需强化其接入能力,具备电能计量、分配、保护与控制等功能,依据电网需求和发电状况自动优化电能输出与分配,保障分布式能源安全稳定并网运行,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同时,在智能电网环境中,开关柜将参与需求侧响应,通过与用户侧设备的互联互通,在高峰时控制部分非关键负荷断电或限电,低谷时协调分布式能源反向送电,既能缓解供电压力,又能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电网稳定性,推动电力系统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占据关键地位。

结束语:

概而言之,高低压成套开关柜电气设计在现有标准规范下保障了基本质量,但在高端应用场景和智能化方面存在不足。未来将朝着智能监控与诊断、远程通信与控制、自动化操作以及与智能电网融合的方向发展。这不仅能提升开关柜性能,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还将推动电力行业智能化进程,助力其在新能源接入和节能减排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太飞,田雨婷,李飞,刘宁,段颖,张静静,王磊,太乐.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智能化技术运用分析[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23,41(04):202-206+213.

[2]杨喜涛.煤矿供电系统的智能化建设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23,(23):169-171.

[3]高跃华.智能化选煤厂无人值守高低压配电室技术的研究[J].自动化应用,2023,64(22):67-69.

[4]才秀敏,伏旭.南曼电气:开拓产品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之路[J].电器工业,2023,(05):8-9.

[5]何亚福,许齐,王杰.发展智能化低压电气设备前景展望[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2023,58(01):64-65.

[6]李飞,薛颖.高低压开关柜的智能制造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22,39(04):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