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水库坝址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大型水库坝址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石承谦

新疆绿淼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30000

摘要:大型水库是水利枢纽不可缺少的工程,但是坝址区经常因为大范围施工建设,出现水土流失的问题。开挖、填筑等施工会对原地貌和植被造成一定的损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土壤的抗蚀性,泥沙会随着径流进入水库,这种情况不仅会减少水库容量,而且又会对工程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在这种背景下,植物措施凭借其生态友好、长效防护的特点得到高度关注。恰当种植水土保持植物,可以保证坝址区处于良好的生态,稳固坡面,从而实现水库经济效益最大化,推动区域生态和谐。

关键词:水土保持植物;大型水库;坝址区

坝址区是水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水库工程施工建设时,若坝址区进行大范围挖掘土石方,会摧毁该区域中的植被,导致地表出现扰动,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发生水土流失的情况,从某种程度上对既有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损坏。原来的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往往把主体工程当作入手点,综合考量主体工程的建设方案、设计标准、结构安全等,忽视了环境的美化与生态修复工作。

一、大型水库坝址区水土保持植物的作用

(一)固土护坡,稳固坝址根基

在大型水库坝址区,植物能够稳固坡面。从根系锚固层面来看,乔木和灌木的根系能够进入到很深的地下,充分发挥自身的核心作用,比如刺槐的主根可以深入到地下数十米,侧根朝着四方蔓延,好似密密麻麻的“钢筋”,固结土壤的颗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土壤的抗剪切强度,使松散的坡面土体更加的夯实,不再害怕雨水的冲刷和重力的侵蚀,并且还会降低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比如滑坡、泥石流等。草本植物可以起到防护的作用,它们在地上部分快速构成覆盖层,通过这样可以防止表土颗粒分离,提高坡面的完好性。

(二)涵养水源,确保生态用水

植物的另一个作用还能够涵养水源,在水库坝址区的水资源良性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截流降雨时,植物的茎干、枝叶就会遮挡雨水,减慢雨水落地的时间,削弱降雨形成径流的速度和流量,防止因雨水的冲刷而损坏地面。对于入渗的调节方面,植物根系边生长、穿插、腐烂分解,边不断改善土壤的结构,增大孔隙,从而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持水性,让大量雨水流进地下,缩减地表径流和入库泥沙,为周围生态平稳提供水源。

(三)改善土壤,加快生态修复

植物还起着改变土壤性质的重要责任,为坝址区生态复苏增添活力。从增加肥力方面,豆科植物紫穗槐表现优异,其根系的固氮菌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变为含有氮化合物,伴随着残体回顾土壤,使氮素更加的丰富;植物掉落物不断堆积、分解,连绵不断的为土壤补充有机质,增强保肥保水能力。与此同时,植物根系生长不断疏松土壤,使因施工而紧实的土壤改变的更加的松动多孔,通气性得到明显改变,有助于微生物的繁衍,加快养分循环,为后期植物生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大型水库坝址区水土保持植物措施

(一)种植湿地植物

在水库周围的湿地区域中,湿地植物的合理种植是一项具备生态修复和保育价值的主要手段。这篇湿地当作水陆生态的交错带,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活跃地带,背负着净化入水水质、保护生物多元性的重要使命。鉴于湿地特殊的水文条件和生态功能,非常有必要选择恰当的、具有较强净化能力的湿地植物。荷花就是其中的代表植物,其属于睡莲科莲属,具有非常大的根系。在湿地淤泥中扎根之后,这些根系及其表层会附着很多的微生物群落,组成了一套纯天然的水质净化系统,可以有效吸附水体中的氮、磷等营养液,经过分解微生物、植物自身吸收转化等过程,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程度,明显改变水质的情况。睡莲同样呈现出较强的作用,其是浮叶型的水生植物,睡莲的叶片会大范围的漂浮在水面,降低水流的速度,降低悬浮颗粒;另外,其发达的地下茎与根状茎,结合根际微生物,不断吸附和降解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离子,使流经湿地的水越来越清澈、明亮。

(二)种植水土保持林

水库是水利枢纽工程,非常有必要防护水库周边的区域。在水库周边用心营建水土保持林,这是降低地表径流、控制土壤侵蚀的主要生态措施。水库周围的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长时间受到水流的作用和工程建设的影响,通常会非常的脆弱,如果遇到强降雨,坡面径流裹挟泥沙,既会使周围土壤流失肥力,海量泥沙会流入水库,同时又会减少水库容量,对水库的长时间平稳运行产生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就体现出水土保持林德作用。树种的挑选是建立高效水土保持林的主要环节,需要率先考虑生长速度快并且根系发达的类型,松树和柏树是最佳选择。松树隶属于松科范畴,别名为针叶常绿乔木,松树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恰当的立地背景下,短时间种就可以构成一定的植被覆盖范围。其根系呈现出深广分布,主根非常有劲,深深扎入地下,可以进入土层的深处锚固土壤,很多侧根就可以朝着四周蔓延延伸,好比一张密室的地下网络,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强化土壤的内聚力,有效抵抗了坡面径流的冲刷力,使土壤颗粒更加的平稳、牢固。柏树,属于柏科范围,柏科树木的共同特性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旱,根系和松树一样非常发达,深广分布,扎根期间可以有效改变土壤的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通气性,降低降雨构成地表径流的比例,使很多雨水可以流入地下,从根源上降低径流对土壤侵蚀的动力。

结论

总的来说,有效选择和分配组合,真正稳固了坝址坡面,降低因为施工损坏而引发的水土流失。乔、灌、草搭配构成的植被体系,使用根系锚固、枝叶截流,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土壤侵蚀模数,阻止泥沙流入水库,确保了水库的容量和水质。与此同时,这些植物改变了坝址区土壤的肥力和结构,为后期大量植物自然生长提供有利条件,让生态系统不断过渡到良性循环。从长远的方向来看,还减少了水库清淤、维护等成本,衍生出生态旅游潜力,产生了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还需要高度重视病虫害、极端天气所产生的影响,后期不断完善植物种类的筛选、种植养护技术,保证水土保持的平稳性和长效性。

参考文献

[1]洪建,崔海英,孟繁斌,等.出山店水库工程水土保持与生态景观设计[J].水利技术监督,2023,(01):231-233.

[2]刘连波.白石水库坝址区生态修复技术探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49(08):109-111+235.

[3]王鹏,刘杰,赵通阳,等.水库坝址区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J].人民黄河,2021,43(01):89-9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