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研究

梁巨权 张晶玛

中慧力祥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满足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要求的基础上,不断加强项目经济效益。BIM技术具有显著的建模功能和信息处理功能,能够对项目各阶段所需要的资源进行合理管理与分配,强化项目设计概算。基于此,本文主要从计算精准、信息表达高效以及信息展示直观几方面阐述了BIM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而提出了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旨在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与帮助。

关键词:BIM 技术;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1.1计算准确

工程造价管理中对BIM技术的使用,能够利用构建三维立体模型的方式,将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可视化处理。通过三维立体模型运用动画推演,能够对工程造价涉及的具体部件进行模型展示,帮助造价管理人员提供细节上的补足与支撑[1]。BIM软件也能对造价管理的不同阶段情况进行数据保存和建模处理,能够为造价管理人员的数据分析和信息反馈奠定基础。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利用BIM技术处理采购工作、成本管理、市场价格管理等方面的数据,更新数据计算方法,使计算结果更精准。

1.2信息表达高效

BIM技术具有显著的可视化、数据化特征,管理人员可以在软件中录入相关数据,软件就可以自动搭建模型,全面展示建筑模型信息。造价管理人员可根据模型分析、解决工程造价问题。通过BIM模型表达工程造价信息,进一步强化造价的直观性与全面性,方便造价管理人员控制造价内容,减少机械性、重复式工作内容,进一步强化了造价管理的高效水平[2]。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改善传统造价管理依靠图纸计算的弊端,对图纸进行可视化处理,图纸上的各项信息可以直观呈现在BIM模型方面,有效解决了传统造价信息错略等问题,信息的交互性更强、信息的展示更全面。具体应用见表1。

表1BIM技术的功能分析

应用阶段

BIM软件

主要功能

决策阶段

3DMAX

三维建模、渲染和动画制作

SketchUp

三维建筑设计方案创作

Rhino

创建、编辑、分析和转换NURBS曲线、曲面和实体

设计阶段

Revit

以参数化的形式准确、简便地在三维环境中对形状、结构和系统进行建模

CATIA

混合建模

Tekla

钢结构详图设计

招投标阶段

鲁班软件

工程量控制和计算

广联达

清单计价

实施阶段

Navisworks

三维协同、漫游、碰撞检查、施工模拟

广联达斑马梦龙

生成施工进度计划表

1.3信息展示直观

BIM技术强大的建模功能,满足了工程造价管理的可视化需求。BIM技术可以将施工图纸、设计方案等内容搭建成三维立体模型,信息的展示形态更直观、数据的呈现内容更全面,能够为造价管理人员了解实际情况提供帮助。此外,对BIM软件的合理使用,也能潜移默化的推进工程队BIM技术使用目标的落实,关注现场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的数据,为后续的工程造价管理提供数据支撑。这种可视化的处理方式,显著提高了信息展示的直观性,也保障了工程开展的规范性。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2.1工程决策阶段

决策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是管理人员和投资人员,通过市场调研、项目分析和风险研判等手段确定项目方案的过程。BIM技术在工程决策阶段的使用,可以发挥技术的可视化功能搭建数据信息库,将工程项目建设的各种图纸、方案进行集中处理。在数据搭建基础上完成财务数据分析,估算出已建成的工程信息经济指标,进而筛选出最佳建设方案。同时,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充分使用BIM技术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功能,利用修改参数模型的方式构建三维立体模型,并为投资建设方案提供数据参考[3]。此外,造价管理人员也可以在决策阶段使用BIM软件完成投资估算,借助先进的拓扑算法可以较为高效、精准地完成项目评估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建议书等文书的编制工作。由此可见,使用BIM技术进一步优化了决策工作,将文字、数据转化为具体的模型后更让人一目了然,进而选择合理的决策方案。

2.2工程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阶段可以利用BIM进行限额设计,使造价人员充分掌握市场信息,对接实际施工的材料、设备和工程量需求,横向对比统计数据与数据库数据,纵向延伸两项数据的价值广度,帮助造价人员更直观的估算工程价格。施工图作为设计单位的最终成果文件,是展示整个施工过程,描述项目活动的主要文件。基于Revit构建的BIM模型,将工程涉及的各项专业知识整合为Revit模型,可得到具体的直观演示图。以工程商业网点为测试点,可以对工程中管线较多的部分进行现场模拟施工,能够对业主和相关管理人员直观展示具体的施工流程,进而决定是否确定施工方案或变更。

2.3招投标阶段

传统招投标阶段的相关数据信息,基本以文字或数据的模式呈现,能够将项目信息进行分解、展现。但是文字的缺陷也较为突出,抽象的文字模式使相关人员进行信息解读时可能会出现歧义现象。BIM技术的使用实现了对项目信息的可视化处理,生动、全面地表达出了建筑项目全方位信息。专家评标阶段使用BIM技术,能够根据模型分析、比较项目信息,综合对比各种招投标方案,显著提高了招投标工作效率。招标阶段,将已经搭建好的BIM模型插件转化为系统平台的对接文件,检查三维模型数据并分析,查找模型中的重复内容和不合理构件图源进行修改,进而计算并导出实际工程量及报表。最后将工程量清单以及相关的信息表格导入BIM计价软件,完善工程量清单编制、定额设置等任务,获取项目的招标控制价及工程量清单。投标阶段,需要合理分配人、材、机等资源,强化资金使用计划,利用BIM价格信息平台报价能够合理分配、安排施工流程。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对比进度计划和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而分析不同施工阶段所需要使用的资源规模和资源类型,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2.4工程施工阶段

首先,是资源优化管理。BIM技术的使用能够强化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使施工组织管理、项目资源管理得到了保障支撑。项目施工阶段需要详细考察掌握施工中的实际变化,利用构建调整BIM模型的方式关注资源优化管理,使项目管理人员能够更精准获取项目物资使用情况,强化物资准备。其次,是工程变更管理。BIM模型建立后,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只需要调试部件参数就能完成造价修改。最后是进度校核。BIM5D视图的搭建,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工程现有进度的具体数据,利用搭建平面模型的方式,管理人员可以更全面的审核不同施工环节的具体细节,对于管控项目重点部分有着重要的支撑意义。通过项目施工的各控制时间节点控制,能够强化数据采集、施工任务的合理性,并根据进度执行情况完成对BIM模型更新,如果出现工程进度偏差能够完成对模型的偏差校核,进而为项目的组织管理、技术管理和进度管理提供参考。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管控和BIM模型任务状态,明确施工实施期间存在的各种进度问题并明确原因,有利于造价管理的高质量推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具有强大的建模功能、信息传递功能和信息共享功能。工程造价管理对BIM技术的应用,能够完成对项目工程的整体检查,检查工程质量、进度和效益,确保工程整体建设能够满足项目建设要求。BIM技术需要从工程决策阶段、工程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工程施工阶段、工程竣工阶段强化应用,控制工程各阶段成本,不仅能够显著强化工程效益,也是促进工程造价管理高质量推进的关键举措。

参考文献:

[1]毛伟霞.成本管理视角下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24

[2]何福云.基于BIM技术的全过程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系统研究[J].中国建材科技,2024

[3]冯云燕.“互联网+”背景下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建设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