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浅谈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蒋建飞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  云南 昆明 6502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为项目的顺利实施带来了诸多益处。本文详细阐述了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包括其在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以及碰撞检测等方面的具体应用实例和优势,同时也分析了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推动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更广泛、更深入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土木工程施工应用

前言:土木工程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众多参与方、大量的建筑信息和复杂的施工流程。BIM技术作为一种数字化的集成管理工具,通过创建包含建筑几何信息、物理信息、空间关系等多维度信息的三维模型,实现了对建筑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为土木工程施工的精细化、高效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1.BIM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软件兼容性问题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BIM软件,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格式和接口标准不一致,导致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各参与方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存在困难。例如,设计单位使用的BIM软件生成的模型数据无法直接被施工单位的BIM软件完全兼容,需要进行数据转换和重新建模,这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还可能造成数据信息的丢失和错误,影响BIM技术的应用效果。

1.2数据安全与隐私问题

BIM模型中包含了大量的建筑项目敏感信息,如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采购价格、施工进度计划等。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如何确保这些数据的安全和隐私是一个重要问题。如果BIM模型数据遭到泄露或被恶意篡改,将给项目带来严重的损失,如竞争对手获取项目成本信息后可能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影响项目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3人才短缺问题

BIM技术的应用需要既懂土木工程专业知识又掌握BIM软件操作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目前建筑行业中这类人才相对匮乏,许多施工人员对BIM技术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在实际应用中难以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同时,高校在BIM人才培养方面也存在课程设置不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不足等问题,导致BIM专业人才的供给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1.4前期投入成本较高

采用BIM技术需要购买相应的软件和硬件设备,对企业员工进行培训,这对于一些小型建筑企业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此外,在项目实施初期,建立BIM模型和进行相关技术应用的过程相对复杂,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而BIM技术带来的效益可能在短期内无法明显体现,这使得部分企业对BIM技术的应用持观望态度。

2.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施工进度管理

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方面作用显著。一方面,通过进度计划可视化,能将施工进度计划与三维模型相连,赋予建筑构件施工进度信息,生成4D模拟动画,让项目管理人员清晰知晓各阶段工作内容与顺序,提前察觉如主体结构和机电安装施工时间冲突等进度风险,便于及时优化调整计划与资源分配。另一方面,借助施工进度跟踪与对比功能,在施工时采集构件安装、材料进场等实际数据反馈至BIM模型,模型以颜色或标识呈现实际与计划进度差异,如绿色表示按时完成,红色代表滞后且能精准算出滞后时间,助管理人员迅速定位滞后区域和工序,采取措施追赶进度,保障项目按时竣工。

2.2质量管理

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其一,质量标准嵌入与可视化交底方面,BIM模型可融入质量标准规范,如混凝土浇筑前,借助模型展示配合比、浇筑厚度等关键控制点,并以三维动画交底,助力施工人员明晰工艺与标准,减少人为质量问题。其二,质量问题追溯与整改上,施工出现问题时,BIM模型凭借记录的材料供应商、检验报告、人员操作记录等数据,快速定位问题的发生位置、时间及责任人,同时据此制定整改方案,模拟和跟踪整改过程,保障质量问题有效解决,提升工程整体质量水平。

2.3安全管理

2.3.1安全风险识别与预警

利用BIM技术对施工现场进行三维建模,可以提前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例如,通过对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机械设备摆放、临时设施搭建等进行模拟分析,能够发现如塔吊吊运范围与建筑物外脚手架存在碰撞风险、施工现场道路狭窄可能导致车辆通行不畅等安全隐患。在施工过程中,结合传感器技术和实时监控数据,BIM模型还可以对危险区域进行实时预警,如当人员靠近危险的深基坑边缘时,系统自动发出警报,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从而有效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

2.3.2安全培训与教育

BIM模型可以为安全培训提供更加生动、真实的场景。通过创建虚拟的施工现场环境,模拟各种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如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让施工人员身临其境地感受安全事故的危害,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制定详细的安全应急预案,并在模型中进行演练和优化,提高施工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4成本管理

2.4.1工程量精确计算

BIM模型中包含了建筑构件的详细几何信息和属性信息,通过BIM软件可以自动、精确地计算出各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量,如混凝土的体积、钢筋的重量、模板的面积等。与传统的手工计算或基于二维图纸的计算方法相比,BIM技术大大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和效率,减少了因计算错误导致的成本偏差。例如,在一个大型住宅小区项目中,利用BIM技术进行工程量计算,相比传统方法,误差率降低了80%以上,为项目成本控制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基础。

2.4.2成本动态分析与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可以结合进度信息和实际成本数据,实现对项目成本的动态分析和控制。通过将实际发生的成本数据录入BIM模型,与预算成本进行对比分析,能够实时掌握项目成本的变化情况,及时发现成本超支的风险点。例如,当某项材料的实际采购价格高于预算价格时,BIM模型会自动发出成本预警,项目管理人员可以据此分析原因,采取优化采购方案、寻找替代材料等措施进行成本控制,确保项目成本在预算范围内。

2.5碰撞检测

2.5.1专业间碰撞检查

在土木工程施工前,利用BIM技术可以对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等各专业的模型进行整合,进行专业间的碰撞检查。例如,检查管道与结构梁、柱之间是否存在碰撞,电气桥架与通风管道是否相互冲突等。通过碰撞检测,可以提前发现设计图纸中的问题,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设计变更而导致的工期延误和成本增加。一项对多个工程项目的统计数据显示,通过BIM碰撞检测,平均每个项目能够减少约20%的设计变更,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2.5.2施工过程中的碰撞监测

除了施工前的碰撞检查,BIM技术还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对现场的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实时监测,防止因施工误差或现场临时变更等原因导致的碰撞问题发生。例如,通过在施工现场布置激光扫描设备,定期对已施工部分进行扫描,将扫描数据与BI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碰撞隐患,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概而言之,BIM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软件兼容性、数据安全、人才短缺和成本高等问题。尽管如此,其在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管理及碰撞检测等方面优势显著,未来应积极解决现存问题,促进技术融合与发展,推动其在施工中更深入应用,提升行业效益与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杨三林.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23,(09):175-177.

[2]刘霖,金武,曹阳.智能化背景下市政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应用[J].有色金属设计,2023,50(03):54-57.

[3]王婵.智能建造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业,2023,(08):74-76.

[4]张静,靳黎娜.BIM技术在土木工程钢结构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4):76-78.

[5]陈祁宇,王伟伟.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质量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3,(03):56-58.

[6]汤茹,葛坤.绿色建筑材料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设备工程,2022,(20):271-273.

[7]邓燃,高吉军,杨青,贾璐.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策略[J].建筑科学,2022,38(09):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