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诚标建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工程建设项目在造价管理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难点,包括但不限于工程量计算复杂、材料价格波动大、设计变更频繁、合同管理不善以及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难点,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如采用先进的工程量计算软件提高计算精度与效率,建立材料价格动态监控体系以应对价格波动,加强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与沟通协调减少设计变更,以及提升全员成本控制意识与专业能力。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旨在有效提高工程建设项目的造价管理水平,保障项目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
关键词: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难点;对策;成本控制
一、前言
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是确保项目经济可行性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项目的投资效益与成本控制。科学的造价管理能有效避免资金浪费,提升项目整体效益,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随着建筑业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然而,当前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全面性和政策支持等。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难点及对策,以提高项目的经济效益。
二、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难点
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内,通过计划、预算、控制和分析等手段,对项目造价进行系统管理,以确保项目在规定的预算范围内完成,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而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具有时效性、公正性、规范性和准确性。它随时间变化,需维护各方利益,要求标准客观、工作程序规范,并运用科学、技术原理及法律手段进行科学管理,确保计量、计价、计费有理有据。当前,在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中,还面临许多难点。
(1)材料价格波动大。材料价格波动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增加成本控制难度,并可能因采购延迟影响工程进度。需采取有效策略,如提前采购、优化采购渠道及建立价格监控机制,以降低其影响。
(2)设计变更频繁。设计变更频繁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难点之一。设计优化、沟通不畅、审核不严等因素常导致图纸错误,引发大量变更和索赔,进而造成投资超限。因此,加强设计管理,严格控制变更范围,是降低造价风险的关键。
(3)劳务成本上涨。劳务成本上涨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又一难点。劳动力供给结构不平衡、新一代从业者对工作要求提高以及生活成本上升等因素,共同推动了劳务成本的快速增加,给项目成本控制带来了巨大挑战。
(4)造价信息不透明。造价信息不透明是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显著难点。项目中的造价信息包括工程量清单、材料价格等,这些信息分散且沟通不畅,导致各方难以获取准确数据,给成本控制和进度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5)管理体系不完善。当前,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体系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标准不统一、流程不规范、监管不到位等,导致造价管理效率低下,难以有效控制成本,影响项目整体效益。因此,完善造价管理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加强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对策探讨
(1)完善造价管理体系。对于当前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监管体系缺乏的问题,为提升造价管理效能,应构建全面、系统的造价管理体系。明确各阶段管理职责,强化制度执行力度,引入信息化手段实现动态监控,确保造价数据准确无误,为项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全面提升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2)提升造价信息透明度。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确保造价数据的实时更新与全面公开。通过标准化、信息化的管理手段,提高信息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为项目决策提供准确依据,保障造价管理的公正性和效率。
(3)建立材料价格预测机制。工程造价中,材料占比能够达到60%以上,工程管理控制的关键要素是把控好材料关。第一需要把控好高档、大宗材料的进料状况,管理部门先要了解清楚市场,然后进行招标:第二签订合同时要想调研好主要的材料供应厂商情况,确定好需要的厂商名单和品牌,另外要在进场期间做好严格掌控。建设管理部门在现场设立专门的代表,收集工程的相关资料,让工程资料真实和完整。最近几年在工程基础建设中,建立材料价格预测机制,有助于企业准确把握市场价格动态,规避经营风险,发掘商业机会。通过预测机制,企业可及时调整经营策略,确保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和高效性,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4)根据实际,优化设计方案,控制设计变更。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方案进行过程中,需要对各个方案进行重要比对,从而选择出各项优秀的方案执行,保证项目前期的造价控制工作。减少投资的方案不一定就是最佳方案,需要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设计情况,保证整个项目的完整和平衡性,与保证工程设计可以满足实际的工程需求。同时需要将各项功能实现适用目的,科学设计布局,满足额度需求,做好事前控制工作,这样选择优秀的设计方案不仅可以提升整个投资的性价比,还可以有效控制整体投资的使用效率。在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之后,设计单位的相关部广]和人员需要结合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来与建设单位进行良好沟通和交流,根据相关的建设经验,能够客观的指出在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出具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设计变更情况。为了避免由施工实际情况所发生的计划变更,重要的是需要提前约束和禁止为达到工程控制目的而变更的各种形式,其中包含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或者擅自提升设计标准等。同时,加强设计与施工之间的沟通,优化设计,及时评估变更影响,以控制项目造价。
(5)优化劳务成本控制。优化劳务成本控制,需采取灵活的雇佣制度,如临时工、兼职员工,以降低长期薪资支出。同时,加强技能培训,提升工作效率,减少人为失误。此外,引入自动化、智能化技术,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实现成本控制。大力推行BIM技术进行施工安全管理、图纸深化、物资管理和施工现场全方位监控监测,以信息化管理手段来降低管理成本:①利用BIM二维码+安全帽新技术+VR技术,提升项目现场劳务用工管理能力和劳务人员素质教育;利用BIM和塔吊监控系统、升降机监管系统等,严格监管大型设备;②运用BIM技术,通过软件的碰撞检查功能和三维模型中的漫游,继续优化施工图纸,优化管线走,节省材料;BIM小组运用钢筋下料软件对料单进行审核优化,较小钢筋损耗。
(6)实施工程造价的动态化控制。结合当前建筑施工发展状况能获悉,传统的施工前期预算,施工后期结算,以及工程造价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建筑施工模式。受到众多影响因素的干扰,让建筑施工出现诸多不可见风险,因而为真正实现施工控制,就应建立起适度的工程动态化控制系统。动态化控制系统一方面具备传统造价中的结算环境,并且能监督整个工程过程,进而掌握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最终控制整个施工流程。另外一方面施工时,设计的变革以及材料价格的阶段浮动不可避免,动态化工程造价的推行能够第一时间解决这些突发事件,在动态化管理背景下分析起因、了解影响、探究周期的过程中起到积极意义,并基于此制定良好解决方案,让工程造价处于可控范围内。
四、结语
综上所述,造价控制贯穿于工程项目建设的全过程,一个工程项目从投资决策到工程竣工,作为投资主体的建设单位始终关注着工程质量、工期和造价。当前,工程建设项目造价管理的难点,包括预算超支、成本控制不力、变更管理复杂等。因此,需要通过加强前期规划、优化成本控制机制、强化变更管理等措施,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曹俊英.建设项目工程在施工合同签署至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浅析[J].建筑与预算,2020(9).
[2]邹春明.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工程的全过程造价控制体系探究——以杭州来福士广场为例[J].四川水泥,2020(9).
[3]程燕梅.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审核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