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5-01-10
/ 2

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

张田通

身份证(440883198811175078)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给排水工程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给排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不仅影响施工进度,还会影响后期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一、

    建筑给排水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最终工程质量水平的高低将会直接受制于给排水系统,所以说必须引起人们的重视,只有确保给排水工程的稳定发挥才能确保人们生活的基础保障。在开展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从施工前工后三个阶段进行质量把控,分析各个施工阶段可能潜在的各种质量隐患,采取针对性的质量措施手段来提高施工质量,确保最终工程的整体质量达标。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以供同仁参考。

二、建筑给排水施工特点

第一,静压太高,这种特性在高层建筑的热水系统、给水系统和消防系统中都有明显的表现。在设计时,应对竖向分区进行合理的划分,以保证供水系统的稳定运行,防止因静压而对系统的稳定运行造成不利的影响。第二,高层建筑的给水、排水需求较大。因为大厦的楼层较高,用水的人多,所以要保证整个大厦的供水,就必须承担很大的水耗,且瞬间输送的水量也较大。如果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有问题,很可能会造成管路堵塞,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第三,与低层楼房相比,高层建筑的排水量很大,且下水道也比较长,因此需要保证给排水工程的给水管线要长。同时,给排水系统可以保证排水管的通风,使管路内的压力达到稳定。

三、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影响要素

(1)设计不周密。在建筑设计时,对管道及设备的设计安装缺乏精确的计算,致使在实际安装操作时接口不准,设备位置不准,坡度、标高、位置发生偏差。有的对管道施工中应注意的事项缺乏必要的说明,造成施工质量不合标准等。

(2)施工材料质量不合格。建筑材料市场在快速的发展,给排水工程相关的材料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给排水建材种类繁多,但是,目前我国建材市场鱼龙混杂,相关部门的监管和颁布的法规不到位,以及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个别施工商在给排水工程中使用了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建筑材料或者设备,将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甚至是国家已经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的建材用于施工中,造成管道开裂、阀门失灵等现象,严重影响居民的生产生活。

(3)施工人员专业技术参差不齐。建筑给排水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中多数是由施工造成的,而施工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人员不够专业。部分给排水工程施工的知识欠缺,甚至看不懂施工图纸,施工技术也很粗糙,往往会导致工程质量出现问题,比如漏水、安装尺寸不精确,甚至擅自颠倒施工的工序,不按照规定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造成给排水管道无法进行正常的安装。

(4)施工过程及管理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赶工期等原因,颠倒施工工序,或者不能严格地全面得按规定执行施工步骤,使工程质量不能得到保障。这是因为房屋建筑给排水工程与其他的建筑工程一样,需要严格地按照科学的程序、内在的科学规律进行,施工过程不能存在任何的盲目性。另外,一些施工单位的领导不能对工程实行有效的管理。比如说,施工前没有对施工工人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在施工期间没有到施工一线进行指导和检查,造成一线施工者不能很好的执行指示,对施工质量不够重视,甚至出现很多违规作业,不仅影响施工质量,甚至会发生安全事故。

四、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加强施工前期的质量控制。首先,完善工程施工设计,才能在施工之前对工程的各个方面、环节做到心中有数,以此保障工程在施工过程能够有的放矢的开展。因而在工程设计时,测量数据或给出的施工数据,要高度契合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另外,工程施工前,我们必须熟悉施工图及设计意图、要求,熟悉、了解室内给排水管道与室外给排水管道的连接位置,管道过基础、墙壁、楼板的位置标高和施工方法;了解设计图要求的主要材料规格、型号及质量标准,以及建设方或施工单位投标时承诺采用的材料品牌,严格控制工程进场的主要材料,要逐一检查材料的参数指标,务必达到合格标准。为工程施工质量打好最基本的、最关键的基础。

(2)加强施工过程质量管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工艺、施工水平及施工的规范性,直接决定了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过程要加强质量管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构建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给排水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质量的好与坏,只有通过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才能有效的映射出来。在施工质量管理体系中,做为管理人员,需条缕清晰的为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的施工操作设置出合理的质量要求标准。以质量标准做为施工的最低准绳,以此要求施工人员强化施工质量。其次,加强培训。现代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生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提高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离不开新兴技术、设备的引入。为此,在工作中要组织施工人员积极的参与培训,培训内容从理论知识贯穿到实践操作,以理论指导实践,从实践中印证理论知识。培训过程中,要设置相应的考核内容,并将考核结果与施工人员的绩效相互关联起来,从而有效激发出施工人员的积极性、自主性。通过培训,在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术的同时,也进一步强化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使其重视施工质量,并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要求,规范化的进行操作。并加强对管道工程质量检查:①管道的平面位置、标高、坡向、管径、管材是否符合设计要求;②管道、支架、卫生器具位置是否正确,安装是否牢固;③阀件、水表、水泵等安装有无漏水现象,卫生器具排水是否通畅;④管道油漆和保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给排水工程应按检验批、分项、分部或单位工程验收,按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和质量评定。

(3)加强建筑给排水验收阶段的质量控制。在给排水施工完成后,还需要通过试验才能进一步检验给排水管道安装的质量,在给排水试验阶段,应该明确《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关于给排水验收的相关质量标准,在试验阶段需要采用给水管道的压力试验、排水管道的通球试验、排水管道的灌水试验以及排水管道的通水试验等。在验收过程中由专人严格按照验收标准去执行,对于不满足要求的限期令其整改,整改完成后需要再次进行相关检查验收,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一些隐蔽验收工程,给排水试验阶段的质量控制也是给排水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因此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工程验收时,要整理好下列资料:①施工图、竣工图和有关变更文件;②设备、制品和主要材料的合格证或试验记录;③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和中间试验记录;④水压试验记录;⑤管道冲洗试验记录;⑥设备试运转记录;⑦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记录;⑧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等。

结束语

总之,建筑给排水工程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如何避免给排水系统的质量问题所带来工程整体质量水平的影响,是需要监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不断学习,提高自身技术素质,熟悉掌握各项规范和标准,严格按照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程序,积极做好施工准备控制,严格施工过程控制,重视工程验收控制。同时,随着给排水新型管材、设备和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我们也可以通过技术创新的方法,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给排水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建伟.浅谈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通病与预防[J].建材发展导向,2021,19(24):190-192.

[2]梁安.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防治[J].门窗,2019(21):44.

[3]杨晓艺.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的通病及防治[J].四川水泥,2019(10):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