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831100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环节,但施工过程中常出现进度滞后、质量隐患、安全事故和成本失控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工程的按期交付和整体质量,还对城市运行和市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强化进度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和优化成本控制措施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对策。本文旨在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优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解决措施
引言
市政工程是保障城市正常运行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涵盖道路、桥梁、管网等多个领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市政工程施工规模日益扩大,工程管理的复杂性和技术难度也显著提升。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管理不善引发的进度滞后、质量缺陷、安全隐患和成本超支等问题层出不穷,影响了工程的顺利推进和城市功能的提升。
1.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分析
1.1 施工进度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环节,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工期延误问题较为普遍。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进度计划编制不科学,未充分考虑项目的复杂性和外部影响因素,如地下管线迁移、交通管制、气候条件等。此外,施工过程中对进度计划的动态调整和监控不到位,未能及时应对现场实际变化,导致工程实施与计划脱节。项目协调机制薄弱,各分包单位之间缺乏高效协同,导致交叉施工冲突频繁,影响施工效率。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调度不合理,也导致资源闲置或短缺,进一步加剧工期延误。同时,前期准备工作不足,未能及时解决施工许可、征地拆迁等前置问题,致使项目无法按期启动[1]。
1.2 质量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面临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控制不严格和质量监督不到位。部分施工单位对质量管理重视程度不足,未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导致工程质量隐患频发。材料质量控制薄弱,采购环节未严格筛选供应商,导致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影响工程耐久性。施工工艺执行不规范,技术人员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未能有效掌握关键工序的技术要点,导致施工细节处理不到位。施工监理机制流于形式,监理单位未能充分履行监督职责,未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此外,质量验收体系不完善,验收程序不严谨,部分工程未经严格检查即通过验收,埋下质量隐患。
1.3 安全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和安全意识薄弱。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不足,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职责在各层级之间未能有效落实,导致安全管理责任流于形式。施工现场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如高空作业安全防护缺失、深基坑支护不稳固、起重机械操作不规范等,这些问题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不足,部分施工人员未持证上岗,安全操作规程执行不到位。施工现场安全监督检查不频繁,安全巡查制度不健全,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排查与消除。此外,应急救援预案设计不合理,应急物资储备不足,在突发事故发生时无法迅速组织有效救援,增加事故伤害程度。外部因素如恶劣天气、交通流量变化等,也未在安全风险评估中得到充分考量,进一步加剧安全管理难度。
1.4 成本管理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成本管理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包括成本控制不严格和预算编制不科学。施工单位在项目初期未能对成本进行精确测算,预算编制时缺乏对项目实际情况的深入分析,导致预算偏差较大。施工过程中成本控制手段单一,动态成本监控体系不健全,无法实时掌握各项支出情况,导致成本超支现象严重。材料采购和使用管理不到位,部分工程存在材料浪费和采购价格虚高的情况。此外,机械设备使用率低,机械闲置或重复租赁问题普遍,增加了施工成本。工程变更管理混乱,部分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频繁发生变更,未对变更费用进行有效管控,导致追加成本难以预估和控制。劳动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工时管理混乱,导致人工费用过高[2]。
2.市政工程施工管理的解决措施
2.1 强化施工进度控制措施
强化市政工程施工进度控制,需要在计划编制、动态管理和技术支持等方面进行全面提升。首先,应科学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充分考虑工程规模、技术复杂度、资源配置及外部环境影响因素,采用关键路径法(CPM)和网络计划技术进行详细的工期安排,并设定明确的节点目标。施工过程中,应建立动态进度监控体系,通过施工进度管理软件实时跟踪项目进展,及时发现偏差并调整计划,确保施工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加强施工资源配置管理,合理调度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力资源,避免资源闲置和短缺影响进度。加强各分包单位之间的协调,优化交叉施工方案,减少工序间的冲突和等待时间。引入BIM技术进行可视化进度管理,通过虚拟建造提前发现施工流程中的潜在问题,提高计划的可执行性。
2.2 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需要从制度建设、过程控制和技术应用等方面入手,构建全方位的质量保障体系。首先,应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质量责任,细化质量目标和控制标准,确保每个环节均有章可循。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三检”制度,即自检、互检和专检,确保每道工序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环节。加强施工材料质量控制,引入材料供应商准入制度,要求所有进场材料具备合格证明和检验报告,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提升施工工艺控制水平,推广标准化施工技术,确保关键工序如混凝土浇筑、道路铺设等严格按照技术规范执行。引入先进的检测设备与技术,如无损检测技术,对隐蔽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检查。加强监理单位的监督作用,确保监理人员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监督和验收。
2.3 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建设需要从制度完善、技术保障、教育培训及监督落实等多个方面协同推进。首先,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责任,形成“层层负责、责任到人”的安全管理体系。施工单位需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对高空作业、深基坑作业、起重吊装等危险作业实施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引入先进的安全监控技术,如智能监控系统、物联网感知技术,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所有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强化安全意识。现场管理人员需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和安全评估,落实隐患排查整改机制,确保所有安全隐患整改到位[3]。
2.4 优化成本控制措施
优化市政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措施,需要从预算编制、资源管理、动态监控和变更管理等环节加强管控,确保工程成本在可控范围内。首先,科学编制工程预算,通过详细的工程量清单和市场行情分析,准确预测项目各项成本支出,防止预算偏差。施工过程中,建立动态成本监控体系,采用成本管理软件实时跟踪材料、机械设备及人工费用的使用情况,及时发现超支现象并进行调整。强化材料采购管理,实行集中采购和供应商评估制度,减少中间环节和价格波动带来的成本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合理调配机械设备和人力资源,避免资源闲置和重复投入。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严格审批变更申请,评估变更对成本的影响,避免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3.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和成本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强化进度控制、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和优化成本控制措施,可以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水平,确保市政工程按期、高效、优质、安全地完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市政工程管理需要进一步引入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持续提升管理效能,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文慧,刘义凹.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探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1,24(14):118-119.
[2]陈学才.市政工程施工管理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门窗,2019,(11):133-135.
[3]张志诚.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4,(19):166-168.